当社交媒体变得越来越封闭,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是否正在消失?

发布时间:
2025-01-10 01:16
阅读量:
2

这个问题我也深有感触,先说结论,我个人是同意这个看法的,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正在消失,乃至走向反面,极大范围内的开放精神消失已是必然。

的确,就当下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正在消失。不说完全的孤立和封闭,但也可以说目前的互联网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开放精神,并且还在朝着下坡道一路狂飙。

在我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忽然想到之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儿。

上个月,有朋友来杭州找我玩,作为东道主,我请客一起去玉泉附近常吃的烤肉店整点儿。那天正好下着小雨,一路冒雨赶去之后,一杯热茶下肚,抓紧点餐。我到某APP上看了下有几份套餐,让朋友也选选吃哪份,结果发现同份套餐,他的比我要便宜,让我突然想起来那句话「生人宰一半,熟人大满贯」。

还有另一个事儿,是我最近参加了「好物 100」的「Ray-Ban Meta 第二代 AI 智能眼镜」测评,里面的多模态 LLM 限定只能在特定网络环境下使用,而这副眼镜的直播功能也是仅限于 Facebook 或者 Instagram 这俩个社交媒体。

以上两个例子,都可以算是互联网开放精神封闭化的一种切实体验了。

不可否认,互联网曾经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它是一个虚拟的「赛博自由世界」,主打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

然而,就现在来看,互联网精神也只剩下「互联网精神」这五个字了,其余的都在消失。

其实在写回答之前,我还推敲了一下用词,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不能用「消失」,而应该用「背叛」和「走向反面」。经历过这整个过程的人,像是经历了一场赛博版的加速土地兼并。看着美好的赛博田园,一步步沦为荒芜,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有的沦为佃户;有的流亡他乡,成为流民;有的彻底消失。

1987年9月14日,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我们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随后的一段时间,其实是互联网精神的蓬勃发展期,天涯、猫扑、搜狐、新浪和贴吧等陆续涌现,当时可谓是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和田园时代,各类大神和高质量内容层出不穷,信息流通度极高,而且免费共享,简直是赛博共产主义的雏形。

最初的互联网极大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可以说跨世纪地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无数的书籍、图片、影视、以及个人的思考和分享被搬到网上,供人们分享、参考和学习。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过去几十年社交媒体几乎是以指数级的速度发展和增长的。截至目前,可以说任何人都不缺自我表达和输出内容的地方。

然而,当下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

  • 你输出的内容,有多少人能够看到?
  • 你想要搜索的内容,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找到?

最初,社交媒体以去中心化和信息共享为特征,任何人都可以上传内容,发表观点,跨越时间,乃至国界与他人建立联系,交流对话。但如今,这些平台却逐步朝着封闭化发展,通过各种限制来控制信息的流动。

私域生态如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豆瓣圈子和小红书等等,让信息的传播和分享收到了极大的阻碍。如果说朋友圈这种属于个人隐私还可理解,但公众号这种就是故意打造私域、制造封闭、隔绝信息传播与交流、打造信息茧房,并借由此形成了一条条巨大的数字鸿沟和赛博天堑。

自己精心撰写反复修改的文章,往往仅有个位数内容,还都是靠亲朋好友等熟人阅读,随后就石沉大海,隐入尘埃。造成这副局面,固然有写作者本身写作质量和内容排版等等元素的问题,但更少不了这种封闭式私域生态造成的问题。只有关注者会受到推送(甚至只是部分关注者),缺乏公域流量推送能力,最重要的是也无法被浏览器搜索找到,就像扔进大海的石头,光速沉底,无人理会,也无法再被看到。

我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加速了互联网开放精神的消亡。不需要任何干预,只要摆脱浏览器,一个 APP 天然就是一个非开放的信息孤岛,无非是这个岛屿大小的问题。再加上必须注册才能访问,无法在本 APP 打开站外网页等等,算是彻底孤岛化了。再加上拒绝爬虫和分享,无法从外部搜索和浏览,这就把内部外部的双向链条全都斩断了,可谓完完全全的孤独。

更甚者,豆瓣之前还有私密圈子和小组等等,比公共论坛的局限性还要更进一步,你主动下载 APP 去寻找,都未必能加入,还得申请加入,写申请信息,结果小组筛选后才能加入讨论,这种加入门槛的设置使得信息茧房更为严重。一般来说,单个平台如天涯、水木清华和CC98等,其内部信息都是相对开放流通的,不同观点还在碰撞争辩,豆瓣各种小组则更类似微信群聊,这属于是信息茧房plus版本,不仅不提供搜索茧房功能,甚至内部信息都无法自由流通,而是小组创建以及审核者对信息流动和传播的方向拥有绝对的权重和控制,同话题的相反信息绝对无法出现,外人也无法知晓,宛如封闭的邪教,实在恐怖。

不仅整体性的社会共识不存在了,孤岛失去了与外界联系的渠道,甚至一个孤岛内部的共识也被割裂成了一个个小团体,一个个小碎片,一个个小共识。观念分歧愈发严重,人和人相互理解愈发困难,有人和社会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交媒体封闭化的问题。

社交媒体巨头们不断强化自家的生态圈,越来越多的功能、内容和服务被局限在特定的应用程序内,流量垄断严重,具有极强的区域保护主义和排他性。还是拿刚刚的「Ray-Ban Meta 眼镜」举例,我上面说其直播功能仅限于 Facebook 或者 Instagram,然而即便是 Instagram 和 Facebook,其之间的互通性也逐渐受限,用户无法轻松地跨平台分享内容。

此外,付费内容的不断加强也是对互联网开放精神的加速摧毁,平台的部分内容或服务不再是公开的,而是被限定为订阅或会员专享内容,这种封闭越来越明显,例如百度文库收费、公众号有收费文章、付费专栏等等。

另外,这些平台不仅限制了用户在内容传播中的自由,某些敏感话题甚至会被平台审查或删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容的流体、共享和开放。

接着,互联网的开放精神,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自由流动,还意味着背后的技术支持,例如开发者和用户可以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进行创新,开源共享。互联网的早期技术,如HTML和开源软件,都强调了开放的精神。在这背后,是一套源自科技哲学的信念:开放的网络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意,促进公平的竞争和知识的共享。

然而,新时代软件闭源和APP孤岛林立,基于此平台还算法来控制信息流动和推荐,限制用户获取信息的多样性。不仅如此,还对用户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控和干预,进而进行个性化调整,。用户所看到的内容不再是全球范围内所有信息的真实反映,而是根据个人数据、浏览历史和社交圈子精心定制的「局部信息」、「个性化信息」,乃至是「虚假信息」。

例如,把我的烤肉套餐价格设置的比其它人价格高,这就是「个性化」,或者叫「局部」和「虚假」。

正如我所遭遇的「烤肉价格背刺」事件,与社交媒体封闭化并行的,是用户隐私问题的日益严峻,在平台商业化的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变现成为了社交媒体的核心业务。用户的每一条点击、每一个浏览和每一次互动都被平台收集并转化为价值。

平台这样做,名义上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但实际上,精确的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到底是用来做什么,并无人监督,基于此做恶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比如「魏则西事件」就是非常显著的体现。这反过来,又更加重了互联网开放精神的消失,毕竟谁都不想无端泄露自己的隐私消息给平台,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可以说,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正在全方位的被压缩,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社交媒体的封闭化趋势不仅仅是给互联网的开放精神带来挑战,可以说几乎完全击碎开放,全面迎接封闭。

庆幸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少平台依然存在,并且秉持着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顽强生存着,如我经常关注的 GitHub、Stack Overflow 和 Hugging Face 等等。

我相信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无法完全消失,总有杂草在顽强生长。但在很多地方,完全消失乃至走向封闭的趋势已然无法避免,未来更多平台和平台内部还将会被继续分割,对此我持悲观态度。


互联网·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