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那么多的剩女最终的归宿是哪里?
今年家附近的小型商场,春节前办了一个活动,就是脱单心愿墙。
我就不放照片了,反正一侧是女士,一侧是男士,各有将近30个人,都是留下最基本的信息,两句话的亮点介绍,附带一个二维码,如果有人对其感兴趣就扫码,可以得到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有三行: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带不带孩子也会写)。
男的,基本信息特别趋于一致。
26-35岁之间,而且28-30的特别多,占七成,月收入从8000-30000不等,目测平均一万二吧。
在我看来,这是确实需要找结婚对象的那一类男士的群像,起码是带着一定诚意来的,而且对自己的认识很清楚,写的自我介绍也很突出特点,有人就是很明白的写着做饭好吃,还不止一个,有人写的勤劳爱做家务,有的写着喜欢孩子,结婚愿意多带孩子。
而女方,我就大概扫了一眼,一言难尽。
按理说,都是寻找结婚对象的人,应该看上去互相匹配吧,但起码这一墙的女的是和这些男的完全匹配不上的,说的严重点那是完全不搭,简直就是俩世界的人。
首先,这些女士平均年龄大概32岁以上,将近30个人就两个20岁的,40岁以上的居然有7个。
其次,女士们的收入实在太低,3000-5000是常态,8000算很高了,一万以上的也就三四个。
最重要的是,女士们几乎都没有表达男士会看重的婚姻里的优势特质,就只有两个人写了会研究做饭,有一个人写了喜欢整洁卫生做家务,在男的眼里最没用的喜欢旅游,烘焙,摄像三件套倒是每个人都有,40岁的大姐也不落。
甚至有的女士把爱幻想,喜欢仪式感,希望你一直主动写在介绍里。
没一个写喜欢孩子的,甚至有两个女士明确写了不想要孩子,想组建丁克家庭。
可以想象,这些女士的绝大部分会在这一层筛选后(姑且认为这次活动是一个机会,一次筛选)再次剩下,有一小部分年轻点的女士会被人选中结婚成家。
而男士的大部分应该还是会成家的,否则也没法解释为什么没有岁数大的男士参加一轮又一轮的相亲。
男士资源,总是新茬儿。
女士资源,大部分还是上一拨老菜。
听起来难听,但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