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中,为什么只有中国和苏联开发了82mm迫击炮?
美国陆军官方认证:
“苏联人有一个小手法十分巧妙。当有人缴获了美国的81mm迫击炮弹时,依然能用苏联的82mm迫击炮管发射出去。”
(中国人民志愿军:我就喜欢你们不情不愿地夸我帅)
“反之我们的81mm迫击炮炮管就做不到(把苏联的82迫击炮弹怼进美国81炮管)。”
美国“皇军的官方认证”资料来源:《WAL File No.710/930-4. Review of Soviet Ordnance Metallurgy》(已解密)
可见,虽然这个说法有着一股子地摊文学和自媒体营销号味儿——但这反而是经过美军测评文件认证过的官方观点!
我试图从俄方资料寻找当时的苏联火炮设计师和红军军械部门定下82毫米口径——而不是83毫米、80-81毫米或者是114.514毫米(憋笑)的严肃依据和目的。结果也没有找到一个来自苏联官方文件的权威解释。
而在俄罗斯比较流行的说法也是“设计时就考虑到苏82迫击炮能打其他国家的81炮弹,反之则做不到。”
多罗夫列夫小组在研究各种设计方案之后,决定放弃落后的一战杜梅齐尔2号超口径堑壕雷击炮设计,并采用斯托克斯-勃兰特迫击炮的概念。
1931年11月29日,多罗夫列夫将82mm迫击炮的设计图纸提交给炮兵装备总局。这款苏联迫击炮就是法国斯托克斯-勃兰特迫击炮的直接复制品,但口径比法国原型略大,改为82mm。
按照多罗夫列夫的想法,这将使苏联迫击炮使用缴获的炮弹,而敌人无法使用缴获的苏联炮弹。
甚至一些卫国战争期间的汇报文件也提到“得益于多出来的那一点点口径,我军就可以用本国82迫击炮打缴获的德国迫击炮弹。”
- 步兵之友:一门步兵营属82迫击炮打出的炮弹,对暴露软目标的杀伤覆盖面积远远超过了75/76团炮和105/107师炮,几乎和122军/师重炮等同!如果不考虑射程因素,四个大猛子就能扛走的82迫击炮其重量仅仅是一门105榴弹炮的2%!
附冷知识:根据阿伯丁试验场报告,比起美国81迫击炮弹,苏联82迫击炮弹拥有4-8倍的杀伤力——当然这倒不是炮弹口径多了1毫米的缘故,而是因为美国迫击炮弹使用锻钢制造,而苏联迫击炮弹由厚铸铁制成,可以产生更多金属破片杀伤步兵。
一枚苏联82mm迫击炮高爆弹还能再产生大约1600枚2-5格令的、850枚5-10格令的、700枚10-25格令重以及100枚25-50格令的不同规格碎片。以上规格的碎片相比之下对人员杀伤最为有效。
我们在阿伯丁试验场(Aberdeen Proving Grounds)经行了苏联82mm铸铁迫击炮弹和美制81mmM43A1型锻钢迫击炮弹的设计比较测试。射击对象是1分(1分=10mm)厚度的半圆松木板,半径在20-40英尺之间。测试结果如下(测试人员又辛苦了):
此外,苏联炮弹弹壳碎片的“额外”表现如下:
对20英尺板——苏联炮弹是美国炮弹的8倍击中次数;4.3倍击穿数
对40英尺板——苏联炮弹是美国炮弹的9.1倍击中次数;8.1倍总击穿数
每平方码(≈0.836㎡)上的碎片散布如下:
以上数据与结论由阿伯丁试验场实验室/博物馆总负责人G.B.加雷特上校提供。时间195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