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温铁军?为什么他并不是很火呢?
因为他提的三农问题的解决办法被证明走不通。
以前决策层曾经听过他的建议,发现照他的方法走下去要把农村彻底搞垮掉,新时代以后就做了大转向。他那套方案对政策层面就不太有影响力了。
要理解温铁军,首先你要找好对比的参照。当然首先他作为新左派知识分子一员,他的理论肯定是要跟秦晖对比的。秦晖的“关中模式”,说白了就是想说给农民“自由”。啥自由呢?卖地的自由。秦晖那一帮人的想法是联产承包三十年到期以后就不要再土地集体所有了,直接私有,然后允许农民自由卖地。当然这个路子的结果是很显而易见的。所有左派都反对。十六大也没有朝这个方向去走。虽然说三个代表是开了口子,这种刨根的事,上面还是不会干的,毕竟四项基本原则在呢。
那么接下来左派内部的问题,就是怎么振兴乡村的问题了。梁心的《城眼观乡》是个很有意思的著作。她大概讲一个什么事呢,就是自从中国开始接触现代化工业化以来,乡村就逐渐变成了一个“问题”——在此前几千年的历史中,乡村不是中国的“问题”,乡村就是“中国本身”。它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才成为了一个“问题”。
(罗志田的序讲得很有意思,他一开始听说梁心是绵阳来的,就以为她一定熟悉农村生活,所以给她这个题目。没想到人家绵阳也是大城市,梁心一辈子基本上没咋下过乡,走到地里认不出大蒜和韭菜的。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城眼观乡”。)
城眼观乡那么乡村这个“问题”说到底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缺资源、缺组织度。没有钱、人力、组织度的注入,传统小农不可能转型成现代农业。不管你说这个现代农业是生态农业也好、是机械化大农场也好、是农文旅体一体化也好,这个转型都需要资源注入,尤其是需要组织度注入。十七大报告讲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换句话说就是,到零几年那会儿,我们社会的发展就已经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了。这个情况有多严重?那就是《求是》2022年第22期文章总结新时代说的,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就是说到零几年那个时候已经“狂澜既倒大厦将倾”了。《求是》那篇文章是中办政研室主任写的,你猜他这个定性是不是信口胡诌?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 求是网那么到新时代,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和组织度怎么注入乡村?绕了一个大圈子介绍背景,这就回到温铁军来了。你看温铁军给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就俩字:乡贤。你要再问乡贤他作为乡镇一霸他有组织度我信,他钱从哪儿来,那就无非四个字:资本下乡。温铁军他自己是言行一致的,他自己也去农村投资搞合作社,他是真信这一套办法的。
但是这套办法的弊端,到十八大左右其实已经可以从他推崇的若干示范村中看出端倪了。资本是短视的,而农业是个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事,你指着资本下乡来注入资源,过两年农民刚把经济作物种上资本撤了你咋办?他一开始想得好好的销路,到时候发现销不出去,他直接把公司一扣了拍拍屁股走人了,农民几十几百亩地改种找谁哭去?再一个,乡贤固然有一定的组织力,那也有点不多。说白了,中国的乡贤要是有那么好的组织度,当初改革开放的时候为啥主流还是进城打工?毕竟不是个个村都是华西村。
这时候你就会看到,在左派内部跟温铁军形成对比参照的是谁,是吕新雨。吕新雨从早年间跟秦晖论战的时候就已经在想这个解决办法的问题,而她提的方案一直都是党组织下乡。事实证明,脱贫攻坚阶段为什么能获得彻底胜利,当代中国乡村为什么能和美振兴,那不是因为乡贤,是因为每个村都有第一书记、有驻村干部、有对口帮扶。高铁和高速公路修好了,如果没有红色老区和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政策,没有广东对赣州的对口帮扶,没有一大批广东干部到赣州下基层,于都县就搞不了富硒蔬菜,高铁和高速公路就只能用来输出劳务,成不了带动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的大动脉。
所以说回这个问题,温铁军的八次危机是有洞察力的,是敢于直言的。但是八次危机的斗争目标是三座大山,是新自由主义,是秦晖。这个斗争,虽然说十六届领导集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整体方向是明确的,是没打算让秦晖一路成功的。(当然秦晖自己当时很自信,2013年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苏共末日:尚有一人是“男儿”》,搁现在看都难以置信,胆儿咋那么肥呢。)进入新时代以后,需要争论的主要问题就不是走哪条路的问题,而是怎么走的问题。而这个怎么走的问题,其实温铁军的方案,跟当年梁漱溟的方案也就大差不差。而1953年的“大仁政”理论早就已经说明,农业的现代化问题,靠乡贤是办不了的,得靠国家、靠党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温铁军现在不怎么火的关键症结所在。
从评论区提了一段放到正文: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个问题,就,不能以事后之明去要求当时的学者一下子就提出正确的方案,也不能因为一个方案经过实验效果不佳就否定学者当初的工作。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比如说依靠乡贤(和NGO)这个问题,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那个就是当时切合实际的方案。你要搁2005年说要基层党组织给乡村注入组织度,党自己也没这个能力啊。“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十八大才提的,零几年那会儿是基层没有党组织,能不闹群体事件都谢天谢地了,你上哪儿去找基层党组织去。所以温老的工作是值得尊敬的,咱们讨论的是他为什么现在不是很火,而不是他人不行或者他的学术水平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