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民族和阶级叙事都有缺陷?

发布时间:
2025-02-07 21:39
阅读量:
6

你看,地主、资本家、右派.....

就是类似于“犹太人”的存在,

都是用于出气的存在,出完气,社会问题暂时解决了,然后再次出现类似的社会问题。

你觉得民族叙事和阶级叙事都有缺陷,这很正常,因为这两个意识形态是典型的斗争工具,

“我们是同一个民族,你们都听我的,跟我走”,

“我们是同一个阶级,你们都听我的,跟我干”。

劳苦民众并没有能力去做价值判断,如果哲人王想要控制和利用广大劳苦民众的力量,把自己扮演成跟劳苦民众同一个集体,是非常有用的。

初中生都要看一本书,《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对他的小资女友大加否定和贬斥的同时,克里姆林宫的高官权贵们过着酒醉金迷的生活,保尔柯察金其实只是保尔柯察塑料。

法国左翼作家罗曼罗兰受高尔基邀请访问苏联,却看到高尔基住的豪宅里仆人众多.......

民族叙事也好,阶级叙事也罢,都不是为了解决矛盾而存在的,它们只能暂时性的消除矛盾,就像是中国陷入几千年的历史循环里那样,这两个选择都无法给文明以出路,

因为它们只能用于斗争,不能用于建设。

诚然如一些网友所说,不存在完美的意识形态,可是民族叙事和阶级叙事完全是错误的两个意识形态,人类社会根本就不用有这两个东西,它们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说农民离不开地主、打工人离不开资本家,这是因为土地和某些资源是有限的,占有这些资源的人得到了一种权力,可以强制跟农民、打工人组成集体,所以农民和打工人离不开他们。

可是资本家也好、地主也罢不一定能够强制跟农民、打工人组成集体了。

雷军可以自己投资创立小米公司,你为什么不投资创立一个企业呢?

我问这个问题没用,因为你肯定不愿意承认自己无能,也肯定不愿意接受那些承受剩余分配最后拿蛋糕的人比你富有。

这就是为什么民族叙事和阶级叙事明明是垃圾却不会消失的原因。

人是有缺陷的,人自私,所以工人跟工人之间肯定有分配上的矛盾,水厂工人看到自己收入比电厂工人收入低,就会给电厂停水.......电厂工人看到自己收入跟水厂工人一样,觉得说我们有这么多技能要学习、还有劳动风险,动辄被电打死,凭什么跟你水厂工人一样收入,于是给水厂工人停电。

一切的压迫,都来自“集体边界”,如果集体没有边界,比如社会里有很多水厂,某个水厂给电厂停水就没用,如果有很多电厂,某个电厂给水厂工人停电也没用。

从本质上来说,在社会分配中,每个人都是先“雇佣”其他人劳动而得到产品再把自己的产品用于支付报酬,无论这个“雇佣”是瞬时完成的还是持续性的,打一针疫苗或者提供一个星期的保洁服务,都是互相雇佣,这跟时长没有关系。

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分歧,真正的尊重劳动的价值,就需要有人最后获得分配,——获得一个可变的分配。水厂工人按其预期拿一个固定分配,电厂工人按其预期拿一个固定分配,最后剩多少归某个人,水厂工人跟电厂工人之间的分配矛盾就解决了。这个最后拿分配的人当然会得到组织生产的决策权力,否则他怎么可能愿意最后得到分配呢。

如果无法匹配到合适的组合,那就抄家伙干,一直干到大家愿意妥协为止,这时候就是水厂工人、电厂工人、资本家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水厂电厂工人拿自己满意的分配,剩下的归“资本家”。

事实上,所谓“资本家”,既不是马经说的那个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也不是做“雇佣”的人,而是愿意拿剩余的可变分配的人。不会有哪个人拿出生产资料还当打工人拿固定分配的,这种人叫房东、叫出租人,必然是由拿剩余分配的人负责经营决策主导生产和经营。

无论是民族叙事还是阶级叙事,都无法用于社会建设,因为它们是立场先行,而不是价值先行。

而社会建设吧,首先要分配合理,如果分配不合理,社会建设就无法持续下去,而没有拿剩余分配的人,我们就无法定义出一个合理的社会分配规则。

我们如何定义出一个合理的分配规则呢,你觉得你的劳动值20000,那你去找愿意给你支付20000的人组队,你说不公平,那我们找一找有没有人控制了社会、妨碍你找到愿意给你20000的人,如果有人控制了社会的运转(统治者),那我们消灭这个统治者。

如果确实没有一个人愿意给你20000,这就是你自己的原因,你得接受这个现实。

收入上解决了分歧,再看支出上是否有控制者,比如强迫你高价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人,解决他。

收入上没有了分歧,支出上也没有了分歧,社会分配就合理了,如果生活水平差,也必须要接受是自己的问题,不是社会的问题。

无奈很多人没有价值信仰,他们不愿意接受现实,于是会出现很多野心家祸乱社会。

必然有人抱团,然后去打击其他人,妨害社会价值的生产和鉴定,这实在是人类社会无法摆脱的魔咒。

那些前现代国家轴心,就是有这类现象广泛存在的国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