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上半年就高达 840 场,今年演唱会为什么这么火?

发布时间:
2024-07-03 17:30
阅读量:
35

讲一个大萧条时期的故事吧,1938年的时候,有人给罗斯福写信,抱怨他们现在还没有工作,没钱买冬衣,在信中,他们说如果再没有钱,他们冬天就要冻死了。

大萧条一直持续到二战爆发,很多人没有工作,企业的盈利也在下降,私人投资低迷,但有一个行业是逆势上扬的,那就是收音机。

当时很多家庭,即使穷的一塌糊涂也要买一台收音机,不吃不喝也要将家里的收音机修好,罗斯福是第一个通过收音机进行宣传的总统,彼时的胡佛还在通过集会来宣传自己,休伊·朗则在《分享我们的财富》中宣称要让国家提供收音机,在全美3200万家庭中就有2750万家庭拥有收音机。

越是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娱乐性的行业往往会逆势上扬,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各行各业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但是有一个行业不是这样的,那就是伏特加,那个时候,酒精销售是唯一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那个时候很多国营工厂效益都不好,且在十多年后纷纷破产,那个时候诞生了无数下岗工人,但是有两个行业发展很快,一个是舞厅,一个是游戏厅(后来被网吧取代)。

经济虽然下行,但是各行各业,娱乐性的行业都在上升,不止是演唱会,旅游业、餐饮业都没有下滑,那是什么下滑了呢?手机、家电、电脑还有各种实体的消费,这些都在下滑,可见大多数人将消费转移到了娱乐性的行业。

阿比吉特·班纳吉在《贫穷的本质》中研究过这个情况,他得出的结论是,人总是有一些娱乐性的需求的,他发现在印度的一些地方,穷人很喜欢每天喝一杯茶,尽管将茶水钱省下来就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样,在一些地方,葬礼很喜欢大操大办,因为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性的行业,红白喜事是他们唯一能够从压抑的生活中摆脱出来的行业了。

说回演唱会,其实看演唱会的人,很多并不是很有钱,但是生活真的是一件很无聊很空虚的事情,只要活着,人就要劳动,人就要娱乐。

演唱会至少解决了两个问题,演唱会有一种群体性的狂热,歌手和观众互动,狂热的高喊一些口号,这种狂热一方面让人忘记了生活中的痛苦。另一方面则形成一种群体文化,个体在这种狂热中消解了孤独感,感觉到自己和群体是是一体的,压力在这种狂热中得到了释放。

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可以看到,那里的很多人也许不会去看演唱会,但是他们会游行,男性就去争取民主,女性就去争取独立,在英国的公园会有一个演讲角,谁都可以去发表演讲,谁都可以去聆听演讲,在一些特殊国家,无论是演唱会和演讲,都是被禁止的,因此他们会有自己官方版本的释放方法,比如朝鲜的反美集会,或是伊朗的宗教集会皆是如此,在一些战乱的地方,这种情况会演变成一种极端的模式,那就是圣战组织,一些狂热的宗教狂潮背后,往往都是这种极度压抑的年轻人。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纳粹,一些参加过国防军的女性回忆起参军的经历,都认为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很多男性在走上战场以前,也认为那是一段伟大和光荣的时光,在一些老兵的回忆录里,当他们投入真实的战斗以前,也认为战争给人一种田园般的幻想。

我不想说,这种行为是动物性的、原始的本能,因为我本人,在知乎写东西的时候也有这种倾向,我不会去看演唱会,因为我觉得在B站花15块钱买一个会员就够了,但是我会耗费大量时间写东西,因为我也有寻找同伴的需求,如果不在知乎上写,我也会觉得很孤独。

同样,喜欢去现场看演唱会的人,也有同样的需求,他们需要在人群中寻找同类,如果没有同伴,他们也不会去看,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演唱会很火爆,但是很少有人去听音乐会,或是去读书会,因为在演唱会上,你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同演唱、一同发泄,其他的娱乐代替不了这个的。

但话说回来,这才是人性啊,聪明的做法,自然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去学习,去思考,给自己投资,但是在劳动了一天、一个星期以后,人还是会选择通过娱乐恢复自己的精力和状态。

我看过最疯狂的一个情况,一对兄弟,将自己老爸一百多万的抚恤金全部打赏给了女主播,尽管他们住在农村,尽管他们家里很穷,尽管他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尽管手机还是iPhone13。

富人可以更好的克制自己吗?其实富人也克制不了自己的,富人也有自己的娱乐,他们可能会参加酒会,洽谈生意,或是参与各种慈善活动,但是他们也是有娱乐的,正因为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失意人,很多人还干着刀口舔血的活,所以娱乐至关重要。

我在B站上看缅北的一些视频时,我发现很多电诈公司还会组织员工去KTV消费,甚至吸毒,在一些园区的门口,就是各种娱乐场所,可见娱乐时整个社会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释放自己的压力,而演唱会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很显然,今年大家的压力都比较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