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知乎er们客观的分析一下,逆民主义者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是怎么个脑回路?

发布时间:
2025-02-23 02:39
阅读量:
0

“搞不清逆民脑回路” 的原因是对逆民的本质存在根本性的误解。

大部分人把逆民理解成一种真正的自恨者,也就是 “输学家”, 这恰恰是把事实弄反了。 逆民的本质是一种极高浓度的赢学,逆民对 “赢” 的渴求超过其他所有键证派别,只不过这种赢学是以一种极为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称之为 “达利特领班赢学”。

简单概括就是: 逆民完全接受了由日耳蛮塑造并到处传播的 “世界种姓天梯” 体系,认为所有 “外国” 都比中国等级高,这导致逆民基本不可能通过对外的形式来体会 “赢” 的情绪价值,反而一接触到涉及外国的信息就会体会到 “输” 的痛苦。 但逆民又极度渴望享受 “赢” , 所以只能将 “赢” 的对象指向自己的同族,试图从同族身上榨取情绪价值。这里面的逻辑链是:日耳蛮制定的种姓天梯里,中国是最底层的达利特 → 逆民自我想象(脑补)自己是达利特里 “梵化” 程度更高,更听话,更得日耳蛮刹帝利姥爷 “赏识” 的 “领班” → “领班” 对普通达利特具有优越性,普通达利特情况越差,就反衬得 “领班” 情况越好 → 达利特领班开始通过主动贬低其他不具备 “领班” 地位的达利特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优越感,证明自己更 “赢”。

所以,当逆民表现出 “自恨” 的症状时,他其实是把自己从整个民族中拎出来的,他实质上是在通过夸大其他同族的 “输” 的方式来享受独属于自己这个 “领班” 的赢,民族整体 “输” 的越大,他这个 “受到日耳蛮老爷赏识” 的, “觉醒” 的, “与正道世界站到了一个队里” 的领班就越赢。为了享受这种赢,逆民恨不得把中国说成全世界的洼地。

【有少部分逆民更进一步,不再满足以个体的 “领班” 身份来体验这种赢,而是希望自己所在的某个群体(可以是方言群体,可以是键证派别,还可以是某些后现代身份标签形成的群体)以整体的形式被纳入种姓天梯中,获取一个更高的首陀罗编制,来实现对整个中国的 “赢”。 这种逆民可以称为 “编外首陀罗” 式逆民,有别于 “达利特领班” 式逆民。 “姨学” 是个最典型的例子】

为什么逆民一定要通过依附 “世界种姓天梯” 的方式来体验 “赢” ? 原因是在中国这种非种姓社会,获得优越感的难度极高。在中国,“赢” 的状态被接受的前提是肉眼可见的绩效,这绝非所有人都能拥有。正常的中国人也没有那么渴求 “赢” 。但逆民恰恰是中国人里最渴求 “赢” 的那一批,所以他们选择了可以依托于外力的赢。逆民的赢学是一种最廉价的赢学,因为 “证明中国差,外国好” 这种事日耳蛮天天都在干,逆民并不需要自己去搜集素材;而且,这种赢学极难被证伪,因为其权威性来源于世界种姓天梯顶部的美国,除非美国的霸权被打倒,让 “外国更赢” 这个根本前提不存在,否则逆民赢学就能一直圆回去。


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日耳蛮闭环赢学” 实际上是一个基于种姓模因的体系,内部分为很多等级,要彻底理解闭环赢学,就必须接受 “发达国家” 尤其是美国本质上是低配的(更恰当的说,是发育不完全的)印度的事实。由于强烈的种姓模因,日耳蛮对于世界秩序的塑造也是仿照印度社会,弄成一个天梯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每个成员都属于一个固定的等级,且必须扮演该等级对应的角色,不得逾越。注意这个等级完全是先验的,与具体的 “绩效” 无关,而只取决于在日耳蛮脑子里你是哪个等级;换句话说,如果日耳蛮认为你就该是个首陀罗,那么哪怕你通过发展经济,跟随各种 “进步思潮” 的方法把绩效卷到再高,你也不可能提升到刹帝利。另一方面,若你的 “绩效” 远远超出了所属的等级,显得过于刺眼,日耳蛮会设法加以 “修正”, “取消” 你的绩效,把你踢回 “该有的状态”。 20世纪末的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对日本的打压,并不是完全出于 “产业受到了威胁”,事实上美国打压日本之后的去工业化反而加速了;这种打压有很强的种族歧视 / 维护种姓天梯的意味在里面

而中国与这个种姓天梯之间的关系十分奇妙。实际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是游离于天梯之外的,日耳蛮根本无法控制中国的行为。 另一方面,日耳蛮对中国文明有先天的敌视,因此在基于其主观愿望建立起来的种姓天梯概念中,故意将中国安排到最底部的位置。中国人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自己被 “人为地安排到了世界的最底部 ” :比如在好莱坞电影里,非洲人和拉美人可以有正面角色,鹅友和阿拉伯人可以是强大的反角,而华人总是滑稽可笑的 incel 小丑 (而且经常是对剧情走向没有影响的,提前出局的)。 由于日耳蛮,尤其是美国,拥有最为强大的传播能力,这种 “天梯包含中国,而中国位于最底部” 的虚假信息被扩散到世界各地,甚至能渗透到中国内部(比如上面说的逆民就是这种信息的接受者),而那些 “自认是种姓天梯一份子” 的国家更是坚信了这种信息, “中国比我差多了” 几乎是这些国家的基本认知。 为什么一些与中国并无矛盾,而且比中国弱小得多的国家,也经常对中国骑脸,并且其民间歧视中国人? 就是这个缘故。以往中国人经常对自己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国也受到严重冒犯感到困惑不解,并因此产生反思和精神内耗:“是不是因为中国还不够先进发达 / 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对”, 这完全是错误归因。 这些小国民间歧视中国人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完全接受了日耳蛮到处扩散的 “种姓天梯” 模因,并据此认为自己比中国优越多了。 这种优越感是天梯顶部的日耳蛮赋予的,完全是先验的,与中国的 “绩效” 无关,即使中国再富强,这些小国也仍然会认为自己比中国人优越。

当 “闭环赢学” 作用于这个天梯结构时,就会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单向性,亦即,每一个等级都只能对比自己更低的等级 “赢” ,而面对比自己更高的等级则只能输。只有天梯顶部的美国可以享受全方位的,无死角的 “赢”。 天梯中每个成员的赢,其实都对应着其下面的低等级成员的输,是一种单方面的 “情绪价值” 榨取。因此,天梯越往下,情绪价值资源越紧缺,赢学浓度越高。日本就是一个因为等级过低导致国内赢学浓度过高的例子。日本在日耳蛮种姓天梯中事实上位于最底部,承受了来自高种姓成员的大量情绪价值榨取,它仅有的被允许 “赢” 的主要国家只有中国(以及部分情况下的韩国)。为了在心理上找回平衡,日本采取了两个策略: 一是把日耳蛮对日本的 东方主义凝视 和 猎奇心态 曲解为 “日耳蛮喜爱日本 / 日耳蛮对日本文化感兴趣 / 日本文化输出强” (中国的日吹经常采用的话术就是这么来的),这导致日本到处都是 “XX说日本好” 这样的书籍,已经形成 “白人夸日本” 这条赛道了;二是对中国拼命 “赢”。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媒体充斥着对中国的贬低和各种消极信息,日本出了什么坏事都往中国身上推,因为根据种姓天梯,日本就无权对高种姓国家做任何批评和凝视,它唯一被允许主动攻击的有分量的对象就只有中国,所以它只能把所有 “输” 的都从中国身上找补回来。日本民间对中国的极不正常的超高敌意,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就是这种赢学心态(韩国同理)。

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润人高华为什么明明身在国外,却坚持混国内论坛,并且不断发表诸如 “一美元炸鸡” 这样的言论夸耀自己过得有多好。这是因为他们在国外是被单方面榨取情绪价值的角色,唯一能供他们享受 “赢” 的对象就只有国内(而且这个 “赢” 也是脑补出来的),当然要拼命把输的都赢回来。

而身在国内又笃信种姓天梯的人,还要仰视日韩甚至润人高华,承受后者的情绪价值榨取,只能拼命从国内的同族身上 “赢回来”, 那赢学浓度自然是已经高到析晶了,这就是逆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