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中语文作文议论文「掉书袋」现象日益严重?
我写了整整15年的高考作文,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只了解上海的情况,聊一下上海高考语文作文。
上海至少有九成的教师,根本就教不会学生。
我这个月在写一个新的系列。上海高考语文作文,从2009年到2024年,究竟怎么写,能使奇招,得高分。
我站在学生的视角,自己捋了一遍,发现上海高考语文作文,就是在引导学生掉书袋。
我认为,高考作文的写法,无非是两大派。一个叫保守派,一个叫自由派。
- 保守派的宗旨,就是题目给了多少东西,我就用多少东西,绝对不超越到题目之外。
- 自由派的宗旨,就是题目给了多少东西,我用了还不够,必然要超越到题目之外。
这两大派,又涉及到了三个空间。一个叫题目空间,一个叫学生空间,一个叫写作空间。
- 题目空间,就是题目里给的所有东西。在题目的浅表上直接看得出来的,需要从题目的浅表深挖到内里的,都属于他。
- 学生空间,就是学生脑子里储备的所有东西。平时课内学的,课外读的,作业和考试里练的,还有高考前临阵磨枪的,都属于他。
- 写作空间,就是你真真实实写在答题纸上的所有东西。润色过的,没润色的,还有写在纸头上的,记在心里面的草稿,都属于他。
保守派的写作空间,是完全基于题目空间的。浅层的题目空间给得够大,保守派写得越灵活。深层的题目空间挖得够多,保守派也写得越灵活。
所以,题目出得越长,分析题目的能力越强,保守派就越厉害。
自由派的写作空间,几乎不基于题目空间。自由派要了解题目空间,只是为了避免跑题。他们的写作空间,大部分是基于学生空间的。只要能扣题,那么学生脑子里装的东西越多,自由派写得就越灵活。
所以,只要便于扣题,脑子里塞的乱七八糟,这知识、那理论的越多,自由派就越厉害。
接着我们还要再引入三个概念。考试院、教师和学生。很多人没想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 考试院是负责高考命题的。平时的内容,他们不管。
- 教师是负责平时训练学生的。高考怎么命题,他们也鞭长莫及。
- 换言之,考试院和教师是平行的。
- 但是,学生在平时要被教师训练,高考了又要被考试院支配。他们是深刻受到二者影响的。
现在我先粗略的抛出结论。
2009~2019年,保守派还是占上风的。从2020年到现在,自由派是骑在保守派的脖颈上穷追猛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前面11年就没有自由派。这个问题一时半会讲不完,我们之后在其他的文章里细说。
自由派之所以能在2020年攻守易形,有两方面原因。直接原因是叮咚鸡和大狗叫。根本原因是高中语文作文的教考分离。
我们来谈一下后面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把15年的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放到同一时空下比较,我们会发现,作文的难度有很明显的起伏。每一篇具体怎么评的难易度,之后在其他的文章里细说。
- 2009年,简单。(板桥体)
- 2010年,困难。(丹麦人和孟子放生鱼)
- 2011年,简单。(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 2012年,困难。(微光)
- 2013年,简单。(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
- 2014年,困难。(自由——不自由)
这六年,难易度上下波动,整体上还在中等。
- 2015年,困难。(坚硬和柔软——构建和谐自我)
- 2016年,中等。(评价他人生活)
- 2017年,中等。(预测生活)
- 2018年,中等。(被需要)
- 2019年,困难。(音乐的中国味)
这五年,难易度直线上升。
- 2020年,简单。(人对事物的发展是否无能为力)
- 2021年,简单。(时间的沉淀)
- 2022年,中等。(小孩发问——大人看结论)
- 2023年,简单。(探索陌生世界是否因为好奇心)
- 2024年,中等。(认可度)
这五年,难易度直线下降。
很明显,叮咚鸡和大狗叫发力了。因为2020年和2022年,高考都直接被迫延迟了。2021年有幸停了一年。然后从2023年往后数三年,到2025年,他们的影响才算勉强散去。但是就这么算,作文的难易度也足足进入了六年的谷期,完全算得上是一个独立的时代。
除了外部的冲击,作文的内部问题已经成了房间里的大象。因为从2014年到2019年,作文实在是太难了。
我们都知道,高考的命题,一般并非由高中一线教师去命题,而是由大学相关的学者专家来命题。这意味着,高考作文和平时的练习必然是脱节的。而弥补这种脱节,靠的是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考试院的专家要尽量降低难度,一线的教师要尽量增加教学水平。
但是事实上,两方面的努力都没有做到。
先讲考试院的方面。
因为考试院和教师是平行的,所以教师面对高难度,事实上也是叫苦不迭。教师跟不上考试院的节奏,但是两边谁也干涉不了谁。
不过这个问题,在2020年解决了。感谢叮咚鸡和大狗叫发力,作文难度直接跳水。
为什么要归功于叮咚鸡和大狗叫?因为2019年的作文迥异于之前四年的风格。如果没有外部因素,2020年的作文应该基于2019年继续发展下去,延续更高的难度,而非跳水。
再讲教师的方面。
因为高中属于应试教育的延伸,大学属于学术界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如果要跟上考试院的节奏,就要整体向上兼容。但是很多教师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而且民间始终都有轻文重理的风气,导致语文教育的训练时间一再压缩。
这个问题就不是叮咚鸡和大狗叫能解决的。我直接说,以我个人的经验,上海至少有九成的高中语文教师,至少在教作文上,完全就是不够格的。
我给一个指标。假如一个普通班30个人。5个人是尖子,10个人是普通,15个人是混子。那么他至少应该把5个尖子给讲懂。就算这5个尖子里有偏科的,那么他至少也应该讲懂两三个人。尖子班就不止两三个。混子班可能也就一两个,甚至一个都没有。
如果各位还在高中里,那么就请你去你的班上看看,是否存在这么两三个被讲懂的人。如果不存在,那么这就说明这个教师是不够格的。
如果各位已经不在高中里了,那么就请你回忆一下,是否存在这样的两三个人。
我敢保证,至少有九成的人,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两三人。而这反映出来的,是作文教育队伍整体的无能。这个问题,任何外部因素都不能医治。
所以这就是自由派反败为胜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2009年到2019年,整整11年里,一线教师从始至终都没有把保守派的写法完全讲明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所以这11年里,一线教师只能用自由派的写法补救。
这就是教考分离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考试院之前自顾自的出题,才不管你教考分离。一线教师就该眼巴巴的看着你考试院。玩不转考试院的出题风格,是你教师自己的问题。
终于,考试院松口了。但是你教师水平不足的本质没有改变。那么考试院当然只能迁就你教师,放弃保守派,转投自由派咯。
这场转折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2020年直接跳水,大家肯定是欢欣鼓舞。保守派的写法太难了,大家总算不用撑了。一直跳到2022年,也就算了。等2023年回过劲来,大家就发现不对了。
怎么感觉题目变简单了,但是我还是不会写呢?
不会写就对了!之前搞保守派,大家就算读书读的不够多,至少还有出奇制胜的办法。现在搞自由派了,你如果不多读书,不搞掉书袋的这一套,一万个考生写出来的估计也找不出一个鹤立鸡群的。
那么你如果要追求高分,就要更加掉书袋。文辞越来越华美艳丽,内涵越来越空洞不实。大家就一道卷呗!这哪还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