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对泽连斯基有公正的评价?
台湾的蔡正元,唐湘龙等人,曾经说起过中美关系,他们认为,中美破冰的第一推动者是教员,而不是尼克松和基辛格,而这件事,除了教员,谁也做不了,内外的压力太大。
事实也是如此,1970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登上了天安门,照片公开发表,到了12月,教员跟斯诺的谈话公开发表,教员明确说欢迎尼克松访华,无论以什么身份来,谈的成也行,谈不成也行。
只是很遗憾,美国并没有看到这篇谈话,和中国发出的信号。
到了1971年4月,乒乓球世锦赛在日本举行,邀请中国参加,因为越战的原因,柬埔寨和越南都要求中国不要参加,日本右翼还说,要暗杀中国运动员。
教员决定要去,还说不惜牺牲几个人。
期间美国运动员错上了中国队的专车,中国运动员还送了礼物,被记者报道了出来,接着美国代表队申请访华。
中国国务院作出的决定是条件不成熟,不接受申请,并上报给了教员,教员原本批示同意,几个小时后,又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尼克松终于看到了中国的意愿和态度。
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两次访华,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和中国外交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从国际政治的棋子,开始变成棋手。
这件事对于中国的意义,完全不亚于抗美援朝的胜利,长远来看,甚至更重要,否则,中国没有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没有破冰缓和,就绝对不可能改变国家的战略路线,从备战备荒,时刻准备打仗的战备经济,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
因此,改革开放的时间真正起点,应该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尼克松访华。
据说,尼克松访华的消息传了出来,很多社会主义国家都认为中国背叛了社会主义阵营,有越南官员,还追着周总理不放,要求给出解释,总理只能说,尼克松要来,我们也没办法,中国人是好客的,总不能不让人来。
说起中美关系破冰这件事,主要是强调一个道理,那就是政治上的很多抉择,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要真正执行正确路线,没有崇高的威望,资历,和能力,也做不到。
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朝崇祯年间,最好的策略就是跟东北的满人达成停战协定,专心剿灭内部的起义军,避免两线作战。崇祯皇帝,和很多大臣,都明白这个道理,却不愿意承担责任,背负骂名,结果就是明朝只能被内外双线作战给拖死。
乌克兰的情况,跟上述两件事,基本是类似的,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保持相对中立,才最符合乌克兰的利益,很多乌克兰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就是做不到,只能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自从2014年,乌克兰发动颜色革命,推翻了相对中立的合法政府,俄乌战争的爆发,几乎就不可避免了。
2019年,泽连斯基当选乌克兰总统,原本也想跟俄罗斯缓和关系,但根本就做不到,一方面乌克兰国内反俄,已经成了政治正确,另一方面,美国和欧洲又在不断引诱挑唆乌克兰。
泽连斯基对俄罗斯强硬,镇压乌东地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他不强硬,要么被架空,要么被赶下台,甚至还可能被暗杀。
一切的悲剧,在201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的时候,就基本决定了,无论什么人当选乌克兰总统,都必须对俄罗斯强硬,同样,俄罗斯也只能对乌克兰强硬。
很多人都忽略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苏联解体后,在各个加盟共和国有大量俄罗斯族人,当地人排挤这些人,俄罗斯还可以忍,但要镇压屠杀这些俄罗斯族人,俄罗斯政权的合法性,都会遭到严重挑战。
试想一下,如果东南亚国家排挤,镇压,屠杀当地华人,中国会怎么办?
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族人,跟东南亚的华人,可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些俄罗斯族人,很多还有俄罗斯国籍,跟俄罗斯国内的很多人,还有亲戚关系,而且,很多地方,例如克里米亚,和乌东地区,在沙皇俄国的时期,就是俄罗斯领土,只是因为苏联解体,才莫名其妙成了乌克兰领土。
不能保护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人,俄罗斯政府的合法性,普京的权威,都会遭到严重挑战,事实上,俄罗斯国内很多人都对普京不满,认为普京不应对西方抱有幻想,在2014年,就应该派兵进入乌东地区,实行全面控制。
政治决策,关键在于方向,在于路线。
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方向错了,能力越大越糟糕。
从这三年的俄乌战争来看,泽连斯基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也明显比普京更强一些。但是很遗憾,乌克兰从2014年颜色革命之后,方向就错了,泽连斯基不能扭转错误的方向,他的能力越强,乌克兰的命运反而越糟糕。
可以做个预测,泽连斯基能够平安下台,安度余生,就算不错了,有很大的概率,会莫名死掉。
政治,就如漩涡,能够扭转乾坤,改变方向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都只是身不由已,被漩涡所裹挟,甚至最后被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