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星穹铁道》新推出的“差分宇宙:千面英雄”中,方程与祝福的名字都有什么内涵?
注意力不错,其实命途祝福向来是星铁项目组施展才华的地方。
命途有各自的哲学,出典的注疏早就备好。不过里面的东西太过硬核,想要解释清楚是相对困难的。
部分挖掘不到的内容还得借助各位的力量,尤其是欢愉,毕竟我很少看电影。
感谢@提笔忘字的召唤。
毁灭
总结:毁灭祝福涉及物理概念,尤其是天体物理学。
三星级
随机自由程激波
随机:为了贴合分子动力学,这里的随机应该是「布朗运动」(也称维纳过程,详见《随机过程》)。
自由程:分子动力学概念,指一个分子与其它分子相继两次碰撞之间,所经过的直线路程。
激波:流体动力学、分子动力学概念,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中应力(或压强)、密度和温度在波阵面上发生突跃变化的压缩波。
在「激波」一章提到了切向间断和激波两种流体间断,如果我们用方括号表示物理量在间断面两侧值的差:
那么「激波」可以这样定义,切向速度连续,压强与法向速度发生间断(因为懒,向量符号不想标):
无毛超光速暴涨
无毛:源于「黑洞无毛定理」。
任何天体坍缩为「黑洞」后,只需用三个物理量即可描述:
- 质量
- 角动量
- 电荷
光速:传递信息与能量的「极限速度」。真空光速的数值为 ,数值上等于介电常数与磁导率乘积的负0.5次方(
)
暴涨:指宇宙创生之初,一段极其短暂( ~
)的「急剧膨胀时期」。
超高速云际介质
云际介质:指的应该是「星际介质」(ISM),主要成分为氢和氦、尘埃,弥漫于星系间的「雾」。
存在星际介质的区域一般伴随着恒星的「创生」与「毁灭」。
二星级
同步性辐射
同步性辐射:即「同步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基于相对论的带电粒子在外施磁场的作用下进行曲线运动时,带电粒子发出沿轨道切线方向的「电磁辐射」。
受迫性跃迁
受迫性跃迁:量子力学基本概念,也称「受激跃迁」,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波尔量子模型假定
- 电子以特定的角动量关系围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
- 电子在基于上述关系确定轨道上运动而不辐射电磁波,此时原子能够且只能够稳定地存在于与分立的能量相应的一系列的状态中,这些状态称为「定态」。原子能量的任何变化,包括吸收或发射电磁辐射,都只能在两个定态之间以跃迁(transition)的方式进行。吸收能量从低能级向高能级的跃迁称为「受激跃迁」,放出能量从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称为「自发跃迁」。
- 原子在两个定态跃迁时,发射或吸收的电磁辐射的频率由下式给出:
其中,等式左边是普朗克常数与频率的乘积,右边是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
连续性谱区
连续性谱区(Continuous Spectrum):在能级间隔不确定的情形下,从束缚态跃迁到自由散射态所产生的宽泛光谱。
我们也可以将光谱分析应用到天文学,大多数恒星光谱特征是连续谱背景上有许多吸收线。
恒星光谱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恒星各方面特征信息,例如表面温度、光度、化学成分、质量、直径、磁场、自转乃至表面气体压力等等。
因而光谱相当于生物DNA,通过对恒星光谱的系统研究,我们甚至可以了解恒星整个演化过程。
遮蔽性隐带
隐带:即隐匿带(Zone of Avoidance),因「星际介质」阻挡与吸收可见光(遮蔽效应)、自身星系所阻挡,导致以银河系平面附近存在无法被观测的区域。
灾难性变星
变星:宇宙间有些恒星的光度、光谱特征、磁场等物理特性随时间做周期性、半规则或无规则变化,这种恒星称为变星。
更广义地说,一切亮度有变化的恒星,都可以称作「变星」(太阳就是变星)。例如一对双星围绕公共质心转动,但由于距离遥远,观测者不能把两颗星区分开他看到的只是一颗星。如果双星中一颗较亮而另一颗较暗,观测者可以看到双星互相掩食传质,这颗亮星的亮度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这类变星称「食变星」。它的亮度变化不是由于恒星本身的物理原因,而是双星轨道运动的结果。
变星可以按照根据光变原因,分为「爆发变星」和「脉动变星」两大类。
「爆发变星」由于一次或多次的爆发所引起光变,同时伴随有大量的物质抛射的变星。例如新星和再发新星(激变变星类)、超新星等。这里的「灾难性变星」大概率是「爆发变星」。
「脉动变星」则是指星体不断地产生径向脉动,通俗讲就是大气层发生膨胀或收缩,从而引起半径、光度、温度乃至磁场发生非常规变化的变星。
作为占比最多的类型,脉动变星大多分布在赫罗图主星序上,以造父变星(Cepheid,下图黄色区域)以及天琴座RR型星(RR Lyr star,下图绿色区域)为代表。
致密型闪焰
致密:这个词在天体物理与「致密星」挂钩。在恒星演化的晚期,当中心核的核反应停止之后,就会经引力坍缩而形成致密的天体,通常称为「致密星」。(如:白矮星、中子星以及黑洞。)
我们很容易把「致密星」望文生义成体积小、密度大的天体。的确,中子星的物质密度高达14个数量级。但实际上,密度只是衡量星体是否致密的参数之一,并不是决定性的参数。
从本质上讲,致密一词最根本的指向是其表面的引力场非常强,以至于「广义相对论效应」不可忽略。
闪焰:一种活跃在色球层的太阳活动,通过爆炸释放出大量能量和高能粒子。
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衰变:1896年,贝可勒尔在研究铀矿的荧光现象时,发现铀矿物能发射出穿透力很强、能使照相底片感光的不可见的射线。利用磁场可以将它拆成三种成分:
射线:高速氦核流,强电离作用,弱贯穿性。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与正电离子流一致。
射线:高速电子流,中电离作用,中贯穿性。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与负电离子流一致。
射线:短波长高能光子流,弱电离作用,强贯穿性。在磁场中不发生任何洛伦兹力偏转。
我们将发射对应射线的转变称为(?)衰变:
衰变后,剩余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相比,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多出氦核。
衰变后,剩余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相比,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本质是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各一个,电子被放出。
衰变与跃迁相关,电荷数与质量数不变,只是内部状态不同引起电磁波激发。
放射性衰变基本规律满足衰变率 与现存量
成正比:
(这个微分方程太容易了,对它使用分离变量。)
一星级
互食联星
互食联星:很眼熟对吧,再发一遍。
例如一对双星围绕公共质心转动,但由于距离遥远,观测者不能把两颗星区分开他看到的只是一颗星。如果双星中一颗较亮而另一颗较暗,观测者可以看到双星互相掩食传质,这颗亮星的亮度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这类变星称「食变星」。它的亮度变化不是由于恒星本身的物理原因,而是双星轨道运动的结果。
在食变双星系统中,我们将较亮的称为「主星」,暗一点的称之「次星」。
传质次星
(抬头看看上面)
双极喷流
双极:指双极扩散,等离子体的正负粒子在电场中由于相互作用等速远离的现象。
喷流:天体附近喷射出的定向、狭长、准直、高速的物质流。
「双极喷流」(Bipolar Jet)一般呈「双瓣结构」(下图),是构成行星状星云外型的主要原因。
双瓣结构
(同上)
绝对星等
绝对星等:天文学基本概念,我们把恒星自身的发光本领称为光度或绝对星等,光经过传播到达地球时,我们看到的恒星亮度称为视星等。
恒星是指自身能够通过核反应而发光的天体,是形成各种宇宙结构的基本组元。既然恒星会发光,我们本能会进行恒星间的亮度比拼。
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Ἳππαρχος}在编制星表时,把恒星按亮度分为6个等级,最亮的星为1等,肉眼勉强可见的星为6等。(把一根蜡烛放在1km外近似1等亮度)
1850,普森(Pogson)基于1等星刚好比6等星亮100倍的测量结果,提出了他的公式:
这就是视星等普森公式,这个公式的左边是星等差,
是亮度,
是以10为底的对数。
这个公式虽然很简单,但它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观测距离!
为了比较恒星的实际亮度,必须把它们放置在同一距离。这在客观上是无法做到的,天文学的做法是:
想象待测的恒星与一条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线段所成的三角形,分别度量待测恒星到太阳及到地球的边长、与这两条边的夹角。当这个夹角为一角秒时,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可视为相等,那么这个边长即称为一秒差距(1pc约等于3.26光年)。
接着把一颗视星等为 的恒星移动到10秒差距的距离,并把此时的视星等定义为它的绝对星等
。
由于光度与距离 的平方成反比,移动后的亮度与原来的亮度满足下列关系:
套用普森公式立刻得:
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视星等和观测距离(暂不考虑星际消光),就能计算一颗恒星的绝对星等。
标准烛光
标准烛光:天文学“量天尺”其中一种(另一种是标准尺子),亮度已知且变化有规律的天体。一般有造父变星和天琴座RR变星两种。
其中,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较长,而且光度和光变周期之间有一种确定的关系——即光度越大,光变周期越长。(即「周光关系」)
相接双星
相接双星:我们将两颗恒星依靠两者间万有引力环绕着共同中心、在各自圆轨道上稳定运行的恒星系统称为「双星系统」。
一个双星系统存在五个拉格朗日点,小物体在这五个点上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我们将两颗子星中间的那个称为「内拉格朗日点 L1」。两颗恒星引力平衡点形成的等势面为「洛希瓣」,代表了两颗子星的引力范围。
接下来就可以解释「相接双星」了。如果两颗子星都充满了洛希瓣,通过L1的等势面为两个相接的闭合曲面、形成了一个酷似水滴的8字,这种密近双星就是「相接双星」。它们能够进行双向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新星爆发
新星(Nova):在天文观测中,有时候在天空本没有星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颗很亮的星星。其亮度在几天之内暴增,达到极大后又逐渐减弱,在几个月或几年内有起伏地下降到爆发前的状态。
这就是「新星」,少数新星在最亮时能从天空中脱颖而出。我们现在用这个概念解释某个领域中突然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新星爆发」诞生于一颗白矮星和一颗巨星组成的「密近双星系统」。白矮星的强大引力把巨星的外层物质吸积过来。这些主成分为氢的物质在白矮星表面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氢核聚变。氢核聚变导致大量物质被抛射出去,形成膨胀气壳;气壳使得亮度急剧增加,我们因此观测到新星爆发。
「新星爆发」虽然规模巨大,但还不至于把双星的基本结构破坏掉。因此有些新星爆发一次后还可以再爆发,这种焕发第二春的新星称为「再发新星」。
与「新星」相近的概念是「超新星」,「超新星」是恒星「球生」中最激烈的爆发。当超新星爆发时,大部分能量转化为外壳抛射的动能以及中微子携带的动能。当然了,超新星是重元素的主要贡献者。
当一颗恒星步入超新星节点时,它也会面临不同的「球生」节点:
- 物质完全抛散,沦为星际介质,恒星演化戛然而止。
- 抛射掉大部分质量,遗留下的部分物质坍缩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进人恒星演化晚期与终结阶段。
(不重要的是,超新星一般分为两大类:光谱不反映氢的「I型」,带有氢壳层导致光谱反映氢的「Ⅱ型」。)
巡猎
总结:巡猎祝福均在赞美弓、箭、車等与军队相关的事物。
赞美原因无他:「帝弓司命」。我们稍微捋一捋。
首先需要知道「三垣」,我国天文学概念、指北天极附近的三个天区:
- 紫微垣,天帝之宫。
- 太微垣,辅佐之府。
- 天市垣,集市之地。
从观感上看,「紫微垣」是不是长得像「弓」。天帝之宫、「弓」合起来就是「帝弓」
再者,「紫微垣」的星官共有三十九个。我们熟悉的北极,太、天、地三乙,文昌六星以及北斗都在这里。
北斗在我国道教是北方之神「真武荡魔大帝」的神格化,全称为:
北极镇天 真武玄天上帝 玉虚师相 金阙化身 荡魔永镇 终劫济苦 天尊
在《史记·天官书》中,是这样描述北斗:
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车,必不可缺「轮」。
最后一个:「司命」
前面提到文昌六星,他们分别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其中就有「司命」。司命,字如其名、掌管生命的神。
三星级
万乘之变,可堪试勇(未识别)
白羽奔湍,星海俄空(未识别)
弹铗枕弓,世路干戈(未识别)
二星级
可使寸寸折
可使寸寸折:出自白居易《李都尉古剑》。
将领不要有愧于自身的职责,要凭浩然之气荡涤污秽、铲除奸邪之徒。
……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chóu]。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nìng]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炯然耀电光
炯然耀电光:出自柳宗元《咏荆轲》,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秦王打开燕国地图,突然间闪过电光,卧槽,匕!
……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宿昔秉良弓
宿昔秉良弓:出自曹植《白马篇》
和下一个祝福选自同一句,意思是“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射向靶心竟不差毫厘。”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楛矢何参差
(同上)
连星入剑端
连星入剑端:出自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行军之迅速,可击敌一瞬: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激箭流星远
激箭流星远:出自李世民《咏弓》
嗯……李氏皇家亲口认证: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腾骑纷往来
腾骑纷往来:出自谢朓《隋王鼓吹曲十首·其六 校猎曲》
皇家狩猎气势汹汹,猎物已无处可逃,杀气随猎人的箭矢而来:
凝霜冬十月,杀盛凉飙衰。
原泽旷千里,腾骑纷往来。
平罝望烟合,烈火从风回。
殪兽华容浦,张乐荆山台。
虞人昔有谕,明明时戒哉
一星级
青枝朱弦
青枝:可能是展新的弓臂,也有可能指展新的箭杆。
昭质既设
昭质既设:「昭质」指显眼的箭靶,这四个字出自屈原的《楚辞·大招》。
箭靶已然树起,目标就愈发鲜明:
……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执弓挟矢,揖辞让只。
魂乎徕归!尚三王只。
秋月行天
秋月行天:出自吕布「辕门射戟」
吕布开弓如秋月一般优雅:
酒毕。布教取弓箭来。玄德暗祝曰:“只愿他射得中便好!”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著!”
正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帐上帐下将校,齐声喝采。后人有诗赞之曰:
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
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
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翎飞箭到时。
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拜师淯水)
卷手一挃
卷手一挃[zhì]:出自《淮南子》第十五卷《兵略训》。
团结对行军至关重要。5个手指的响度,比不过重拳出击的力度:
是故伤敌者众,而手战者寡矣。夫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挃;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
今夫虎豹便捷,熊罴[pí]多力,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通其知而壹其力也。夫水势胜火,章华之台烧,以升勺沃而救之,虽涸井而竭池,无奈之何也;举壶榼[kē]盆盎而以灌之,其灭可立而待也。
矢摧月支
矢摧月支:同样出自《白马篇》
这里的“月支”也是一种箭靶: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排檠则正
檠[qíng]:一种矫正弓弩的器具,后用「弓檠」表示正道与规矩:
壁上雷鸣
壁上雷鸣:出自李贺《猛虎行》
正义凌然的侠客拔刀相助,佩刀出鞘如雷声震耳: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百夫决拾
百夫决拾:出自《国语》第十九卷《吴语》
只要有一人精于射箭,就会带动一群人拉弦习弓。好榜样犹如迅箭一般,指引靶心所在:
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
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
同协
总结:同谐祝福大部分取自音乐、韵律术语。
三星级
第一乐章:鸣蛙与骑士
可能在NETA海顿的弦乐四重奏《青蛙》以及布格缪勒的舞曲小品《骑士》
第二乐章:牧神与早餐
可能在NETA德彪西的前奏曲《牧神午后》
第三乐章: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由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和插入在其间的若干对比性质的新材料部分构成的结构,其中反复出现的部分称为叠部(M.T.),各插入部分称为插部(S.T.)。回旋曲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包含五个以上的相对独立部分
- 叠部A至少出现三次
- 有两个各不相同的插部 B和C
- 循环交替 A+B+A+C+A……
二星级
通奏的低音(Basso Continuo)
通奏低音:巴洛克时期常用的一种简略的记谱方式,也是巴洛克音乐的特征之一。作曲家只写作高声旋律线和低声部,同时在低声部的上下方标以各种数字,用来指示演奏家应奏出的内部和声,又称「数字低音」。
共晓的时期(Common Practice Period)
共晓时期:指1600 年到1900年这段时间,彼时的西方古典音乐遵循一套共同的和声、调性惯例,这些惯例构成了古典音乐的基础。
正直的诺姆(Righteous Nome )未识别
(埃及城邦?)
酒神的汲器(Goblet of Dionysus)
英文翻译为「狄俄尼索斯的高脚杯」,狄俄尼索斯为古希腊葡萄酒之神,以他命名的「酒神精神」指从生命的绝对无意义性中获得悲剧性陶醉。
日冕的悸动(Coronal Pulse)未识别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弦乐四重奏:指使用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的室内乐体裁。
抑扬五步格(Iambic Pentameter)
抑扬五步格:也称五步抑扬格,英语诗歌格律。
英语一般将二个音节称为一步,五步就是十个音节;抑扬意味着句子重音交替进行,即「轻重轻重轻重轻重轻重」
一星级
直行旋律(Linear Melody)
直行旋律:想表达夹在「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的「线性进行」吧。
交叉节拍(Cross Rhythm)
交叉节拍:指多声部音乐中不同节奏分组的同时发声,比如四四拍交错八六拍。
自由调性(Free Tonality)
调性:调的主音和调式类别的总称;而调式是以一个主音按照特定的音程关系排列的音乐基本要素。以勋伯格为代表的现代主义音乐冲击了原先的调性音乐体系。
凝滞织体(Stagnant Weave)
织体:音乐基本要素,指音乐作品中各音纵向结合(和弦)和横向进行(曲调线)的组织形式。
厄运爵士(Duke of Omens)
好怪,英语翻译为什么不是爵士"Jazz"
原始陈述(Original Declaration)
原始陈述:音乐发展手法之一,乐思的原始形态,其他手法的基本形(重复、模进、变奏、再现……)
崭新乐想(Novel Motif)
乐想:音乐曲式分析中整体表达内容的最小单位,或具有特征性的旋律片段。
宁静风暴(Serene Storm)
宁静:我们有专门的表情术语"Tranquillo"。
丰饶(无)
作者很懒,什么也没写。
存护(无)
(这次更懒……)
智识
总结:智识祝福与脑科学、机器学习、计算机科学相关。
三星级
ELO-536式黑质
ELO:只能看出“脑组织”(Encephalon),其他的……运算器(Operator)?
黑质(SN/Substantia Nigra):位于大脑脚底与中脑被盖之间、基底核内最大的黑色核团:
黑质由黑质网状部(SNpr)和黑质致密部(SNpc)组成。
"SNpc"能够分泌「γ-胺基丁酸」(GABA)。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抑制下游神经元放电,从而调节神经活动。
"SNpr"除了调节神经活动,还能产生「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兼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大脑奖赏回路」重要原料,学习哪些行为可以导致奖励。
当多巴胺神经元在动物获得的奖励大于预期时将发出冲动,这些冲动可以用来更新动物对于奖励的期望,以达成正反馈的效果。
TR-303式海马体
TR:个人认为"TR"的全称是"Transcranial Resonance",意思是“经颅共振”。
海马体(Hippocampus):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类似海马的结构,主要负责长期记忆形成、短时记忆存储转换以及定向。
DBS-45式伏隔核
DBS:全称"Deep Brain Stimulation",也就是“深度脑刺激”。
伏隔核(NAc/Nucleus Accumben):位于基底核与边缘系统交界处,腹侧纹状体的一部分:
伏隔核是大脑奖赏回路的核心,接受来自前额叶,多巴胺能神经元,海马体,杏仁核等重要脑结构的信息输入。
伏隔核具有的编码与情感释放功能,可以根据个体的经验,对外界刺激进行评估和编码,并释放相应的情感冲动。
二星级
开放:直接通路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既不会在某处断开(断路),也不存在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正负两极连接的情况(短路)。
迭代: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大脑从过去经验中构建的代表外部环境的内部表象,或指贮存在人的记忆中的现实世界的事物和关系的抽象表象。该理论由符号学习说之父托尔曼提出,与平常地图一样需包含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共五个要素。
衍生:分野细胞
分野细胞(Splitter Cells):源于2014年诺贝尔生物学奖,这一年将奖项颁发给了约翰·欧基夫、梅-布里特·莫泽、爱德华·莫泽,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取得的成就。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也就是「内置GPS」,它使人们可以在空间中进行自我定位,也为更高级的认知功能提供了细胞意义上的基础。
约翰·欧基夫发现:在大鼠的海马体里,有一种神经细胞总是在大鼠处于房间的某个特定位置时被激活。
该种细胞就是分野细胞,它激活取决于动物的近期经验(回顾性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或是期待即将的未来(前瞻性记忆,prospective memory)。
解析:程序记忆
程序记忆:即「程序性记忆」,心理学概念;对附带步骤、有程序,具备动作性的技能进行记忆。
与记忆「概念」的陈述性记忆不同,陈述性记忆表达的是“这是什么”,程序性记忆表达的是“该怎么做”。
稳定: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不是那只曼波)又称「非快速眼动深度睡眠」(NREM),快速眼动睡眠(REM)的下一阶段,通常在入睡后几个小时内发生。
在这一阶段,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心率和呼吸频率减缓,肌肉张力降低,梦境较少且不易被记住。
执行: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机器学习方法。让智能体像生物一样,通过与环境持续交互、不断试错来学习如何实现特定的目标或最大化某种累积奖励。
重启:终末神经
终末神经:指「末梢神经」,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与其他组织结合形成的结构。
按生理机能的不同,末梢神经可分为:
- 感觉神经末梢:能接受外界和体内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
- 运动神经末梢:把神经冲动传导至肌肉或腺体组织等效应器上,使之运动或进行分泌活动。
一星级
晶体谐振的灯塔
晶体谐振:应该是指「石英晶体振荡器」,一种利用石英晶体振荡原理,产生精确频率的电子计时元件。
宏块抹除的航路
宏块抹除:闪存作为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写入和擦除操作是以块或页为单位进行的。这意味着在新数据进行一次抹写之前,可能需要先擦除整个块或页中的数据。
固态存储的甲胄
固态存储:即「固态硬盘」(SSD),一种基于闪存技术的存储设备、与机械硬盘(HDD)相比,SSD没有机械部件,数据存储在NAND闪存芯片中,体积较小。
顺序写入的轨道
顺序写入:指数据按照预定顺序进行的写入操作,为后续的顺序读写构建了一种物理存储顺序。
安全擦除的舆图
安全擦除:将已有的所有数据清除,并防止被恢复的手段。
分区对齐的包裹
分区对齐:指在磁盘分区表中将分区起始位置与硬盘的物理扇区进行对齐,用来减少不必要的运算、延长磁盘寿命以及维持系统稳定度的技术。
投影闪烁的旌旗(未识别)
光学导引的透镜(未识别)
虚无
总结:虚无祝福取自哲学书籍,这些书多为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类型。
星铁的书单,看出来这次是布朗肖的书迷。另外,我没看过的以后再看,这里先一笔略过。
三星级
《从存在到存在者》(De L'existence a L'existant)
该书出自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列维纳斯师承海德格尔,并将现象学带回法国。书中认为「存在」(ilya)意味着重负、令人压抑、窒息的在场;而虚无是最纯粹的存在。
《来自别处的声音》(Une Voix Veue D'ailleurs)
该书出自法国作家布朗肖,布朗肖的作品特点是:将人物描写成在虚无与存在之间充满恐惧之感的异乡客、用平凡心与自我安慰去怀疑人的内在价值。
《不可言明共通体》(La Communauté Inavouable)
该书同样出自布朗肖之手(「共通体」这个概念由吕克·南希提出)
布朗肖认为「无共通性的共通体」或「否定的共通体」触及了共通体经验的终极形式,在此之后它只能通过对其自身的忽视来认识自身。其中的问题不在于隐退到无名和秘密之中,共通体应当是存在不该忘却之物:
如是的共通体潜行于死亡的晦暗之域,不可言明,始终是已然消失的,又始终是有待来临的。
它在其几乎不可能性之中提出或强加了对不可认知之物的认知(经验):这“自身之外”或“外部”就是不断地作为一种独一关系而存在的深渊和迷狂。——《不可言明共通体》
二星级
《最后的言者》(The Final Speaker)
这本书也是有布朗肖的身影的。
《启蒙与灭尽》(Enlightenment and Extinction)
该书出自英国哲学家布拉西耶的作品《虚无的解缚:启蒙与灭尽》
在该书的开篇,布拉西耶站在「排除型唯物论」的激进立场,将虚无主义视为「投机」。研究了西奥多·阿多诺和马克斯·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将其视为欧陆哲学中谴责 「不受约束的科学理性主义 倾向的典范。
最后,布拉西耶通过对弗洛伊德关于死亡本能的推测进行“宇宙论重塑”,形成了他的虚无主义概念——一个没有任何生命形式的宇宙:
灭绝是真实的,但不是实证的,因为它不属于经验的范畴。
它是超验的,却并非理想化的,因为它与思想在特定历史节点上的外部客观化相吻合。
《眼泪与圣徒》(Lacrimi și Sfinți)
该书出自罗马尼亚哲学家齐奥朗。(没看过)
《失眠之礼赞》(Insomnia's Praise)
该书还是出自列维纳斯,但并非同名。
列维纳斯在1974 年发表的论文《从意识到清醒:从胡塞尔开始》一文中论述了失眠问题,该文与《上帝与哲学》及其他论文一起收录在《论来到观念的上帝》一书中。
1976 年,列维纳斯在索邦大学进行最后一次系列演讲,其中在主题为「失眠之礼赞」 (In Praise of Insomnia)的演讲中再次谈到了「失眠」与背后的哲理,收录在《上帝与时间》和《上帝与本体神学》。
(实际上,《从存在到存在者》也提到了失眠。)
《在绝望之巅》(Pe Culmile Disperării)
该书还是出自齐奥朗,写于齐奥朗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
在孤独中生活意味着放弃对生命的所有期望,孤独中的唯一惊喜便是死亡。
《灾异的书写》(L'Écriture du Désastre)
该书又是布朗肖的作品,可惜没看过。
一星级
《内在体验》(L'Expérience Intérieure)
该书出自法国小说家巴塔耶,借助消解自我、耗费和献祭,人可以进入一种癫狂状态。
这是超越传统道德和目的论的内在体验,它不依赖于任何外部权威或救赎,而是通过文学和共通体的形式来表达和延续。
《活的隐喻》(La Métaphore Vive)
该书出自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
解释的世界和加以说明的世界,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
事物本身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有在成为“像什么”的时候,才是存在的,无论是界定还是描述,都是在呈现一个现象的世界,像不像由你而定。
《超越善恶》(Beyond Good & Evil)
该书出自德国哲学家尼采,这本书也译作《善恶的彼岸》。
真实与虚假,善与恶都是由人类在生活中所赋予的,是人类理性的必然结果。但人类应该超越善恶对立观,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超人」。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疾病致死》(Sygdommen til Døden)
该书出自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作品《致死的疾病》
「绝望」就是书中最「致死的疾病」。
无希望就是连最后的希望,即死亡都没有。
当死亡是最大的危险时,人希望生;但当人认识到更恐怖的危险时,他希望死。
《他者之死》(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该书出自韩裔瑞士籍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作品《他者的消失》。(没看过)
《模棱两可》(Unclear Opinions)未识别
《黑色太阳》(Soleil Noir)未识别
《无存在者》(The Non-Existent)未识别
繁育
总结:繁育祝福取自生物概念,尤其是昆虫学和真菌学。
三星级
弹射孢子
弹射孢子:真菌大约出现于9亿年前的元古宙晚期,由三大类组成:
- 接合菌:Zygomycetaes
- 担子菌:Basidiomycetaes
- 子囊菌:Ascomycetaes
真菌无性生殖以分支菌丝的顶端产生分生孢子(conidia)来完成,这三种门类有各自的有性生殖特性,接合菌的有性过程是通过「配子囊」的接合而完成的,担子菌存在「布勒现象」。
而「子囊菌」是借助有性生殖器官——「子囊」完成有性生殖。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菌丝顶端膨大生成多核的精子囊和产囊体,产囊体产生出的产囊菌丝和单核的营养菌丝共同形成「子囊果」。在子囊果中,产囊菌丝分枝的顶端会不断产生出「子囊母细胞」。
子囊母细胞的雌雄核又经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后产出子核,每个子核周围的细胞质彼此分离变成「孢子」。此时的子囊母细胞因变成含有8个子囊孢子的子囊。待子囊成熟时,囊内发生很大压力,将子囊孢子射出释放,这就是「弹射孢子」。按照压力的来源类型,又可以分成主动释放和被动释放。
布勒水滴
布勒水滴:接下来,我们换另一门真菌——担子菌,它的生命周期要从孢子开始说起:
- 初生菌丝由孢子萌发形成。
- 初生菌丝经过质配形成次生菌丝后扭结成子实体。
- 子实体成熟后,会在顶端形成子囊。
- 子囊内含新的孢子。
同种菌株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质配方式:单核的初生菌丝会被双核的次生菌株「双核化」、接受次生菌丝的细胞核完成交配。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布勒现象」,也称单双核杂交。
穆式拟态
穆式拟态:自然界的拟态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 贝蒂斯拟态(Batesian mimicry):可食性物种为了规避捕食者,刻意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品如的衣服)
- 穆勒拟态(Müllerian mimicry):发生在两种无亲缘关系、均具有警戒色的不可食、有毒物种间的互相模拟。(危险借鉴)
- 进攻性拟态(Aggressive mimicry):模仿猎物、宿主等其他生物、以方便接近进攻对象。(披着羊皮的狼)
二星级
担孢子
担孢子:大型子实体真菌产生的有性孢子。
真菌的担子果(子实体)上部为伞状菌盖,菌盖下为菌柄。在菌盖下侧的表面为子实层,由棒状的担子和不育的侧丝组成。
在有性生殖中,担子中的双核融合形成二倍体「合子核」,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性的核。担子的顶端产生4个突起,每一个核分别流入一个突起中,独立发育成一个「担孢子」。
「担子菌」和「子囊菌」都有担孢子,主要区别是:子囊菌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形成,担子菌的担孢子在担子外部。
结构色
结构色:与「色素色」不同,结构色是生物体表面精细结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光泽。像孔雀羽毛和乌鸦羽毛其实都是结构色在起作用。
端感棒
端感:一种昆虫感觉器,指复毛类须肢跗节端部的一种荆毛。
棒:可以联想到「棍棒状触角」,例如蝴蝶。与飞蛾的线状或羽毛状触角不同,蝴蝶触角细长,棒状鞭节的基部和中部大多数鞭小节细长如丝,而近端部数个鞭小节先是逐渐膨大,然后逐渐缩小,其形象如一棒球杆。
子实体
子实体:我们前面其实已经提到,在高等真菌中由已组织化的「菌丝体」组成的「产孢构造」。在担子菌对应「担子果」;子囊菌对应「子囊果」。
飞溅蛊(Splash Hex)
飞溅蛊:指鳞翅目昆虫(如飞蛾)身上常见的「粉末」。这种鳞状物能起到迷惑敌人、调节体温等作用,还可以使其在被蜘蛛网等有粘性的物体粘住时更容易脱身从而自保。
几丁质
几丁质:即壳多糖、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几丁质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因几丁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故几丁质又称做「动物性纤维」。
自由蛹
自由蛹:完全变态昆虫由幼虫转变为蛹有被蛹、离蛹、围蛹3种。像这种附肢和翅不固定在蛹体上,腹节可扭动的蛹称为「离蛹」,因为它能自由扭动,也称「自由蛹」。
一星级
唇须
唇须:指下唇须,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构成部位。昆虫口器一般由上唇、上颚、舌、下颚及下唇所组成,下唇各具分节的附肢称为「下唇须」。
悬丝
悬丝:应该是指完全变态昆虫借助体内能分泌粘液丝质物的丝腺,形成的囊形保护物(茧)。
芽殖
芽殖:真菌无性生殖的一种,真菌细胞通过母细胞长出芽体,这些芽体最终会与母细胞分离,形成新的个体。
眼斑
眼斑:指昆虫翅上类似眼睛的大斑点,起到恐吓与保护作用
背翼
背翼:通常将蝴蝶翅膀的正面称为「背面」,反面称为「腹面」。
厚垣
厚垣:指「厚垣孢子」,无性孢子的一种,藻类、菌类具有厚壁而不能运动的孢子,能抵御不良环境。
跗节
跗节:指昆虫肢体足部结构的远端小分节。
蕈托
蕈托:指真菌菌柄基部的菌幕残余。
记忆
总结:记忆祝福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感,从感知到领悟,再将印象「保存」成故事。
- 季风的故事:精炼晨曦▶编织云朵▶溶解夕阳▶深渊礼赞。
- 岩石的故事:兽爪的形状▶锋刃的温度▶赤骨与红叶▶缝合山峦。
- 潮汐的故事:白发与珍珠▶装订波浪▶螺壳的纹理▶浅海悼词。
或许有更好的排列,唯一不用一个个解释的系列;记忆命途,奇妙吧。
每个人的感知各不相同,用自己的纸笔写下来的事迹也就异彩纷呈。
三星级
未曾出错的直觉
历久弥新的回忆
恒常平和的梦境
二星级
领悟:装订波浪
领悟:浅海悼词
领悟:深渊礼赞
领悟:精炼晨曦
领悟:编织云朵
领悟:溶解夕阳
领悟:缝合山峦
一星级
感知:锋刃的温度
感知:赤骨与红叶
感知:兽爪的形状
感知:白发与珍珠
感知:螺壳的纹理
感知:季风的故事
感知:岩石的故事
感知:潮汐的故事
欢愉
总结:██████████,██,████████。
三星级
《日出黄沙•单人舞团》
《甘草披萨•薄荷刨冰》
《海洋上校•昨日世界》
二星级
《海洋里的西蒙》
《屋中寂静的一月》
《白日漫漫路迢迢》
《少尉深爱鱼子酱》
《你知道,你的柜子很漂亮》
《神圣奇异果之种》
《银河系的猫叫声》
一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