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普通人的出路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5-03-26 15:12
阅读量:
3

告诉大家一个真相,60年一甲子的经济周期,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能不能看懂现在的趋势,将直接决定你和你下一代的财富。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基本的常识,人这一辈子能赚多少钱,和你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真正决定你财富多少的,是你有没有踏对趋势,为了防止有人来抬杠,我用更严谨的方法来表述,假设你的成功用100%来概括,那30%取决于你的家庭背景,50%取决于时代趋势,剩下的20%才是你个人努力的结果,对于咱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看懂趋势远比盲目努力更重要,否则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应该是咱们的农民工兄弟,因为没有人别他们更努力,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如果你家里有人做过生意,你可以去问问他们,零几年的时候,做生意几乎就等于给你送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个时候是中国50年的工业和财富沉淀,遇上了全球化的黄金周期,两大趋势碰到了一起,直接造就了无数的财富神话,你就算是一头猪,站在风口上都能起飞,这就是零几年生意好做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越是没有背景,没有能力,就越是要认真研究经济周期,因为这可能是我们人生逆袭的唯一机遇,这样说大家能理解我讲这件事的重要意义?

那我们现在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周期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目前处于化债期,去年10万亿化债规模大家也看到了,那什么叫化债期呢?根据国内外经济学家的研究,化债期往往出现在经济衰退期和经济速度期之间,在这个周期里,整个社会所有阶层,都在拼命的甩掉身上的债务,具体表现出来就是:

第一, 企业拼命地修复资产负债表,通俗点说就是不扩大生产,有钱了就赶紧拿去偿还以前的债务。

第二, 个人储蓄率上升,老百姓拼命的存钱。

第三, 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刺激经济。

第四, 社会的投资和消费越来越保守。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在化债期,投资理财获得的收益很低,比如说你在银行存定期,3年期才2.1左右的利息,但是你的房贷利率却高达3.5附近,那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赶紧把存款拿去提前还贷,这是利率差决定的。

当我们进入化债期的时候,往往整个社会不管是买房、炒股、存定期还是做生意,能获得的稳定收益,都会低于贷款利息,所以这个阶段,很少有人愿意去扩大生产和扩大投资,因为赚钱的概率极低,正因如此,所以这个阶段大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手里的钱拿出来赶紧去化债。

表现出来就是:

企业不招人了,甚至还裁员,老板也不愿意从银行贷款,他们把省下来钱全部拿去偿还以前的高息贷款,因为经营收益还赶不上还款的利息。

同时咱们老百姓也不愿意从银行贷款了,不管是房贷和车贷,都不愿意背负,因为化债期,自己可能会面临裁员降薪的危机,同时还因为找不到更好的投资理财项目,为了降低以前贷款的利息,而把大量个人财富拿去提前还贷,这就是消费降级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老百姓把手里钱都拿去化债了,或者拿去对抗未知的风险了(失业),所以导致在消费领域的投入不足,比如说以前可能每个月花4000块钱,结果现在连2000块钱都不愿意花,当所有人都这样做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出现整体性的消费萎靡。

我研究世界历史,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国家身上早就发生过很多次,基本上每一次的剧情都大差不大。

比如说美国,1929年经济大萧条来临之后,美国也经历了一段化债期。

当时美国国内的情况是:

企业大量破产,扛过来的企业开始赶紧甩包袱,让自己无债一身轻,美国的福特公司开始关闭工厂,并大规模裁员。

而美国的老百姓,则是拼命的存钱,消费也开始降级,现在有个非常流行的词就是那时候产生的,叫口红效应,因为口红是当时最便宜的一种“奢侈品”,当口红大量畅销的时候,说明美国其他奢侈品的消费大幅降低,这是消费下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同时,在美国裁缝行业开始蓬勃发展,以前大家衣服破了都是直接换新,但在化债期,大家开始找裁缝,或者自己补衣服。

还有种菜也开始成为普遍现象,归根到底是因为手里没钱,所以只能想各种办法降低生活开支。

看完美国再来看日本,日本从90年代开始也经历了一段化债期,在那段时间,日本发生了这些事情:

第一,企业有钱了也不敢投资,而是赶紧拿着钱去偿还以前的债务,比如说大名鼎鼎的三菱重工,他们每年赚了钱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投资新项目,而是拿去还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日本经济缺乏活力的原因,因为没人愿意投资,大家都在还债。

第二,日本的老百姓疯狂的存钱,储蓄率从1990年的15%暴增至 2000年的25%,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缺乏信心,所以不敢过度消费,现在全球流行的优衣库就是那个时候诞生的。

第三,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开始把利率降到了0,倒逼日本人把手上的钱拿出来消费,以保持经济的基本增长。

这就是美国日本两个国家的真实案例。

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事情,那就是日美两国又是如何走出化债期的呢?

现在看来,只有三条道路:

日本走的是第一条道路,用一代人的时间去消化债务,简单说来就是,房贷30年周期,死扛30年,债务就还清了,下一代人的消费能力就会复苏,这就是日本经济失去了30年的真相,因为一直在化债。

除了这条道路之外,还有两条道路。

一条是进行债务转移。

另一条是进行产业升级。

我以美国为案例进行说明,美国开始走出化债期,是因为二战的爆发,战争的结局本质上就是战败国替战胜国背负了更多的债务,同时,由于战争导致世界各国产能被消灭,而美国则趁机进行了产能大扩张,这一增一减,就达到了化债的目的。

同时,由于二战的原因,大量科技开始军用转民用,在二战之后出现了一波科技革命,新增的生产力消化了以前的债务,这才让美国在二战之后彻底走出化债期,经济重新进入到了黄金时期。

这就是目前世界各国论证可行的三条道路。

那我国又是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方面是前面我提到过的10万亿化债计划,由中央政府出面进行债务替换,再说直接点就是,假如以前地方政府的债务利息是5%,那置换后利息就变成了2%,甚至更低,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债务压力。

另一方面是一带一路产能输出,这本质上也是债务转移的方式之一,这里不展开,因为不便于展开。

最后一方面就是进行产业升级,通过提升收入的方式,来稀释债务,再说直接点就是,以前你月薪3000,房贷2000,压力很大,现在月薪涨到了6000,那压力就小和很多,这就是现在咱们的重要方向,但完成这个目标还需要时间。

明白了大体方向之后,我们再来看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首先是一个,我们一定要清楚,在经济高速发展期,投资才是有价值的,比如说买房,经济繁荣时期,房子你可以自住,也可以转手出售,对于你自己而言,房子就是一个投资资产,本质上和股票没有任何差异,因为你100万买的房子,转手卖出去能卖120万,20万就是你的投资收益,但是在化债期,房子就是纯消费,因为几乎没有转手盈利的可能,当你以120万的价格买入,以100万的价格卖出的时候,本质上就是拿出了20万的钱帮其他人化债,甚至如果考虑到房子本身的价值与实际不符,你可能拿出来化债的钱,远远不止20万那么简单。

然后是第二个,孩子教育。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为什么所有的家长都会拼命的让孩子考大学?因为考上好大学,孩子毕业之后就能月薪几十万,用不了几年就能收回你的投资成本,但在化债期,当你投资上百万培养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大学毕业之后很可能还要家里蹲,那对于你个人而言,你上百万的教育投资,就是属于给城市建设、教育建设化债了,因为你培养的孩子无法给你带来应有的收益。

所以在化债期,往往很多国家的鸡娃现象会得到一定的好转,归根到底是因为投资与收益不匹配,看到这里,所谓学区房要不要买,孩子要不要拼命补习之类的问题,大家心里应该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最后是给个人的建议,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个特殊时期?

首先第一个是减轻债务,非必要,不要背负任何类型的债务,除了你百分百能够保证,借了钱能回本,甚至盈利。

然后第二个是投资理财要量力而行,化债期大概率会出现一个基本格局,那就是经济增速趋稳,不会出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同样的,你手里的现金也不会快速贬值,整体的环境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一个阶段,不要相信任何暴富的项目,也不要担心自己手里的钱会光速贬值,这不符合客观现实。

最后就是要学会沉淀财富,如果你现在手里有一部分资金,不要着急花出去,因为一个人的赚钱能力不可能永远处于上升期,当你找不到合适的投资理财项目的时候,稳住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同时把自己的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因为化债期过后就是经济复苏期。

如果你自己没有在这60年的经济周期中抓住机遇,也不要急,现在守住财富,然后锻炼好身体,不要给自己的下一代增加负担,让你的孩子在下一轮经济复苏期来临的时候可以轻装上阵,到时候如果你有可能给他们一定的资金支持,那肯定是更好的局面,因为在经济复苏期,赚钱的机遇会比现在多很多。

总而言之,在这轮化债期,只有能稳住、守住财富的人,才有机会在下一轮周期中抓住新的机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