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时的德国深陷军国主义,整个国家几乎毫无理性可言,但科学技术水平却不低呢?
因为负责毫无理性发疯的和负责科学技术的不是一拨人。
二战时代的真大佬是普遍是40-60岁,正在当打之年的中年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生长在德意志帝国时代。而辣脆德国是一个在20世纪30年代才成立的年轻政权,辣脆为德国培养的是扛着铁拳,磕着冰毒,扫射“叛国分子”的疯狂童兵,而那些设计出BF109和Pak40的,冷静和优秀的工程师并不是纳粹德国培养的。
从普鲁士时代开始,德国的普遍公立教育和职业教育是让他们拥有大量的一般工程人才,这是他们快速工业化,在工业革命中赶超英法的重要因素。而在二战几个主要工业化交战国中,他们的士兵平均学历和每100人中拥有工程师也是最高、最多的。然而,这一传统不仅没有被纳粹德国有效继承,还用青年团等形式加以破坏,他们不再试图广泛培养产业工人,而是试图培养“野蛮、强壮、有纪律”的“日耳曼青年战士”。
除了公立基础教育,德国境内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学,许多大学的历史比“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这个概念都要更久。从自然科学到文史哲学的著作早已汗牛充栋,他们才是那些在尖端方向探索的超级大脑。而他们也并不是纳粹德国培养的,甚至为大屠杀提供服务的“颅相学家”,设计毒气的化学家,也不是在纳粹治下的纳粹德国完成学业的,设计他们那些招笑坦克的工程师也至少是在魏玛时代完成学业的。
所以德三表现出的科学技术实际上和德三关系不大,德三的牛逼体现的是德二的牛逼。
回看德三,他们实际上是在用一种剧烈燃烧的方式把德意志地区过去数百年,至少是近80年间积累下来的各级人才资源进行了一次伤筋动骨的粗暴“折现”,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建立所谓的“千秋霸业”,最后只是把他们送到大炮下面挨炸,然后被捉到西伯利亚挖冻土,最后毫无价值的死掉。而那些顶尖的大脑则被战胜国所瓜分,不再为德国服务。
这实际上打断了德国的脊梁骨,德国自此之后不再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