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如何才能避免死后全族被诛?

发布时间:
2025-03-26 15:50
阅读量:
3

霍光得知许平君之事,当然二话不说,毒死刘病已,以霍光对宫廷的掌控程度,想做到这点轻而易举。

然后呢,霍光宣布皇帝意外病卒,然后再另找个年轻宗室即位,再把霍成君和霍家未出嫁女儿,统统塞进新皇帝后宫,等生出几个有霍氏血统的皇子,有了足够备份后,过个两三年,就再让新皇帝也如出一辙的暴毙。

在此之后,只要坐稳江山传袭后嗣的新皇帝,身上能留着霍家血脉,就可以保证霍家再怎么作死,再怎么飞扬跋扈,那么就算等小皇帝长大后,成功夺权了,霍家至多就是被诛杀几个国丈国舅,但绝不至于被诛灭满门了。

皇权之争,从来都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霍光已经连身为人臣、废立天子的事都干出来了,已经当了大汉朝二十年的实际君主,杀皇子(燕王刘旦)杀公主杀国丈的事都干了,其他辅政大臣(桑弘羊/上官桀)也杀了,

还能妄想自己身后,在汉朝新皇帝没有霍家血脉的前提下,自己家族竟可以“平安着陆”?——确实是太傻太天真。

至于某些论者鼓吹,霍光如果预知霍家下场后,应该「约束家人,谨言慎行」?把子孙后代的性命,都寄托在新皇帝是否良心发现,是否有一念之仁恻隐之心?

别搞笑了!也只有那些皇权崇拜者,满脑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满清式奴才思维,才会这般要求一个执掌帝国二十年、担当实际君主的权臣,居然选择坐以待毙。

这些皇权崇拜者,还口口声声“杀皇后”是何等大罪?——别搞笑了!

没有霍光抬举,刘病已就是个连爵位都没有的平民,祖父犯了谋逆大罪的普通宗室。

许平君更只是一介民女,一个有罪阉人兼狱卒的女儿,——就算给霍家公子当个侧室,怕是都没资格。

汉高后吕雉去世后,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与齐王刘襄及刘章、刘兴居兄弟,内外勾结,不但杀尽了吕雉一脉,更是勾结代王刘恒,一起弑帝屠王,把后少帝刘弘、连同他三个弟弟,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恒山王刘朝,全都杀了,

他们同时也把吕家小皇后、各诸侯王的吕氏王后,连同她们所生的诸侯王子,统统杀了。

代王刘恒继承皇位成为汉文帝,他的代王后生下的四个嫡皇子,在他登基几个月时间就全都莫名其妙死了。连个追封谥号都没有。——若非如此,刘恒岂能取信于周勃陈平这群开国功臣?

即使如此,弑帝篡位、杀妻杀子的汉文帝,还不照样是文景之治,千古明君?

刘病已明明就是靠着霍光扶持,从平民一步登天变成了皇帝,却不肯效仿先祖汉文帝,不肯立霍家女为皇后,让下一任皇帝留着霍家的血脉,交出自己的充分保证,让霍家得以从此安心。

却非要玩弄什么“故剑情深”把戏,非要立许平君为皇后,让发妻幼子都充当了活靶子,——本就证明他就是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

——如果刘病已真心实意要保全他的发妻,最好的做法,明明是直接立霍成君为皇后,示好霍氏绝无二心,保证后世皇帝一定有霍氏血脉,才是给霍家最好的安全保障,才能安霍氏满门之心,

同时让许平君当个婕妤,等其长子长大后就去封地就国,那么许平君母子不再和霍氏的根本利益冲突,是完全可以安然无恙,当一个诸侯王太后,善始善终的。

更不用说:刘病已诛灭霍氏的残忍程度,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数得着的,毫无底线到了极致,远远胜过了后世著名的权臣奸相,昏君暴君

刘病已之残忍,不止是杀尽霍光、霍去病两位社稷功臣的两脉子孙后裔,甚至连霍氏出嫁女与其子孙都不放过,

只有他平素就宠信的近臣金赏,金日磾的儿子,霍光的女婿,主动上书休妻,得以被赦免。但金赏的妻子霍氏、还有她所生的子女,可是一个都没赦免。

相比之下,

司马懿诛杀曹爽、王凌三族,被当时人视为残忍,但司马懿至少放过了曹爽的弟媳,守寡的夏侯令女,允许她给曹爽的从弟曹文叔过继嗣子,继承曹真一脉,又在郭淮求情下,放过了其妻(王凌之女),更从没想过诛连她所生的四个儿子。

司马师诛杀夏侯玄三族,是其最残忍的恶行,哪怕夏侯霸都叛国投蜀了,夏侯霸的儿子也只是被流放乐浪,他的兄弟也就是夏侯渊诸子,更完全不受牵连。

司马昭诛杀嵇康、钟会、邓艾等人,而他们的子孙后裔、兄弟亲族,绝大部分都没有被牵连,至少保得性命。

甚至连赵构杀害岳飞后,只同时杀了岳云,流放了岳飞其余子孙与妻眷。

朱元璋灭门李善长时,李善长的儿子,娶了公主的驸马李琪,还有李琪的两个儿子也都被放过了。

朱元璋灭门飞扬跋扈的蓝玉,但蓝玉的女儿照旧在当蜀王妃,她生的儿子照样是蜀王世子,

明英宗朱祁镇没有灭于谦的三族,明神宗朱翊钧也没有灭张居正的三族,都只是流放其家人。

所以,相比于后世君王的处理,基本都会网开一面,刘病已他究竟是有多大脸?非要对霍光与霍去病两大社稷功臣去斩草除根?

别忘了,西汉王朝彻底打残匈奴的关键战役,就是霍光执政时期,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

霍光分遣五路大军共十万余骑分进合击,出击匈奴各二千余里,先锋军斩首数千,获牲畜八万余头,又派遣常惠督乌孙兵以逸待劳,大败匈奴军主力,俘斩近四万级,获牲畜七十万余。

匈奴单于率万余精骑再攻乌孙,天降大雪,匈奴军人畜还者十不及一之后数年,在汉使调度下,乌孙和丁零、乌桓三面围攻匈奴,令匈奴户口折损三成,畜产折损五成,匈奴国力大衰,附庸属国纷纷独立,自相攻杀。

汉军仅以三千骑分三路出击,便捕虏得数千人而还,匈奴单于竟不敢追击报复,只得哀乞和亲,北疆边塞,再无虏患,从此得到长久安宁。

霍光指挥的这场北征匈奴之战,是百余年汉匈战争中耗损最少、战果最大的一战,也是霍光二十年执政生涯最辉煌的一幕。积蓄十余年国力后一击必杀,彻底打垮匈奴,令其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配成为汉朝的对等敌手。

这也是汉武帝使张骞通西域“断匈奴右臂”的大战略,历经半个世纪经营终于收获的丰硕成果;霍光同样证明了他没有辜负身为骠骑将军冠军侯亲弟弟的血脉。

因此,刘病已所谓收降匈奴、都护西域的那份历史功绩,“明犯强汉虽远必诛”的历史成就,完全就是建立在霍光执政二十年的基础上,坐享其成罢了,和霍去病为大汉王朝立下的不世之功,更是全无可比性。

说白了,不过就因为刘病已自己就是个“巫蛊之祸”的幸存者,自以为是废太子刘据的唯一后嗣,就能当仁不让当皇帝,根本从来没有真正感恩过:霍光白送给他的泼天富贵和万里江山。

刘病已不止是屠灭霍氏,甚至在长安城大开杀戒,一次株连数千家,屠掉几万人,【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西汉时一户平均5人),

多少汉朝官员仅仅是正常工作业务,当过霍光的属下,多少跟随霍光大破匈奴的功臣,就被诛杀了九族,——更证明刘病已这个人,天生的狼心狗肺,和他的曾祖父和祖父一样的凉薄冷血。

——昔日“巫蛊之乱”,刘据这个装了整整三十年“仁义爱民”的皇太子,不惜释放狱中死囚,裹挟城中百姓,短短几天就在长安闹市横尸数万人,为的不就是和他亲爹去争皇位么?——如果刘据“子弄父兵”侥幸赢了,刘彻除了“被去世”,难道还能有活路么?

刘病已作为造反失败的废太子余孽,竟然能“死灰复燃”,将扶他重登帝位的权臣霍光一族灭门,血腥株连数万人的前例,更提醒了所有后来人,对于争皇位的对手,就是必须要斩草除根、赶尽杀绝!

如宋明帝刘彧,弑杀其侄刘子业夺取皇位,把兄长宋孝武帝刘骏的十七个儿子,大部分都只有几岁大,全部杀光了。

如后赵武帝石虎,废杀太子石宣的同时,把他的妻儿九人一并处死。石宣的最小儿子才几岁大,石虎平素非常喜爱这个幼孙,抱在怀中痛哭,正欲赦免;

但石虎身边所有的亲信大臣,全都激烈反对,竟然不惜硬顶暴虐成性的石虎,当场把这个孩子从石虎怀里抢来处死,就是生怕这个孩子将来做了刘病已第二,反攻倒算,那么这些大臣全都要祸延九族了。

杀人如麻的石虎竟然不能制止,因众叛亲离而伤心气急,一病不起。

如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诛杀权臣尔朱荣,却被尔朱家族反攻倒算后,尔朱家族同样毫不客气地将元子攸之子,留着自家血脉的皇太子活活摔死。

如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杀掉襁褓之中的十个侄子,此等残忍之举,其实都是常规操作了。这些小娃儿,就算李世民自己英明神武,根本不用忌惮。

但跟随李世民发动政变的天策府诸将们,却不能不为自己子孙而忌惮,所以李世民为了安抚诸将,还是只能一杀了之,但至少放过了同样年幼的侄女们,恩养了李建成的妻眷。

如明太宗朱棣靖难夺位后,不止是将建文帝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囚禁,还把嫡长兄朱标一脉的所有儿孙都囚禁至死。

只因他们如有任何一人,如刘病已一般“死灰复燃”,那就不止是朱棣儿孙、更是所有靖难功臣的灭顶之灾。

当然,朱棣不止是将侄孙囚而不杀,对朱标所生的三个侄女,没有囚禁,仍保留她们郡主待遇,同样证明了他是一个远比刘病已更有底线的政治家:必要时残忍无情,但尽量不为“不必要之恶”。

而后世这些无辜枉死的年幼皇族,让他们小小年纪当了冤死鬼的元凶,都可以间接算到刘病已的头上

曹操之所以放弃了当“大汉忠臣”的初衷,帮子孙改朝换代铺平道路,决然终结四百年炎汉,又何尝不是看到了从霍光起,两汉王朝一个个权臣大将军的下场,是如何被一个个小皇帝反攻倒算,赶尽杀绝的?

最最可笑的是,很多自以为“三观正”的论史者,

每当提起李世民杀掉十个年幼侄子,就能充分理解他是“迫不得已,杜绝后患”,

可提起刘病已诛灭霍光与霍去病满门,连半点香火都不肯给社稷功臣留下,株连数千家数万人的暴行,

居然能反过来理解刘病已是「故剑情深、为报妻仇、快意恩仇」了。

这种〖双标〗说白了,本就是【皇帝永远正确,永远站在皇帝立场】的〖皇权崇拜〗与〖慕强〗罢了,说穿了不过如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