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姐弟组合对姐姐的伤害有多大?

发布时间:
2025-03-26 17:22
阅读量:
1

伤害真的很大,我就是二胎姐弟组合的姐姐,在高一时父母瞒着我生了二胎,弟弟比我小15岁,伤害如下:

1、信任崩塌

念初中那几年,爸爸的朋友同事总是怂恿他生二胎,说那么年轻完全可以再要一个,爸妈在我面前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模棱两可,在我的追问下,他们说不会的,都快四十岁的人了还要什么二胎。直到我念初三那年,外婆忽然来到我家每天都给我妈顿鸡汤,正当我觉得奇怪时,无意中在家里发现说明书上写着有安胎功效的药,才意识到父母骗了自己。

2、尝试接受,但父母对自己的态度逐渐变了

被我发现他们的秘密后,爸妈说兄弟姐妹其实是父母给的最好的礼物,多一个血亲,于是我接受,并用自己所有的零花钱给妈妈买牛奶,觉得孕妇需要喝牛奶养身体。 当时正念初三备战中考,每天晚上一般学习到九点半,有天晚上结束学习后看见我妈边看电视边干呕了几声,于是调皮的学了几声,万万没想到激怒了她,忽然就是一个巴掌加掌掴打的我一脸懵,觉得非常委屈就赌气不吃她电饭煲里的宵夜(那时候每天晚上学习累了会有加餐),然后我妈直接把汤端过来,按着我的头逼我一定要喝掉才罢休。

当时我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啊,实在是想不通为啥,但从那以后本能的有所疏远了,玩笑不太敢开了。

3、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偶有摩擦,但总体相安无事

血缘是个蛮神奇的东西,高一时弟弟出生了,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之前所有不愉快在那一刻好像都消失了,很激动很亲近的感觉,就这样一直看着他、轻轻的摇摇摇篮,导致上学都迟到了半小时。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放假了会带着他玩、他被邻居小伙伴推在水泥花坛上, 头上磕了个鸡蛋大小的鼓包,我比我妈还担心有没有摔坏,一直说服我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在外地上大学时总是很想念弟弟,寒暑假回来了会给他买吃的、甚至是买衣服,那个阶段弟弟也和我感情很好,离开家的时候他还会哭。我爸妈对我大体上也还好,给我做一日三餐,供我读书,只是小细节不如以前了,比如我多吃几个核桃,我妈会说这是外婆买给弟弟吃的,比如我大三大四时候多给我打了二百块生活费,我妈会说谁谁谁家的儿子,才多少多少钱。

4、当我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后,亲子关系开始变味

毕业第一份工作月薪大概三千块,拿到工资后兴冲冲给弟弟买了套衣服寄回去,结果被我妈吐槽说不好看!从那以后,我妈隔三差五让我帮她在淘宝买个家用针灸、买个烘衣柜什么的,并不会把钱返给我,当时我也是非常好面子,觉得毕业了给家里买点东西是应该的,宁愿自己省吃俭用。当时和高中同学合租在徐家汇,房租水电每月一千多,加上吃饭、交通、日用品通讯什么的,三千块的工资捉襟见肘。为了省交通费买了辆二手自行车,每天上班从万体馆骑车到徐汇田林路附近上班,吃饭几乎不舍得点外卖,下班自己做晚饭加第二天中午带的饭,荤菜也不怎么舍得买,导致那时候身材是我二三十年来最好的时候,冬天穿着毛衣大棉袄才93斤。

记得有一次手机欠费停机,但身上没多少钱了就一周以后发了工资才充话费,充好后当天晚上就接到我妈的电话,说我怎么一周都联系不上(当时我妈没有微信没有联系我的其他方式),以后不许这样让她担心,话费要及时充。当时我一个22岁的小姑娘就是心思单纯,还觉得挺感动,直到几年后我妈他们也有微信了,有天看到她在家族群里和小姨们说外婆手机停机了打不进去,她给冲了话费就联系上了……我才猛一下想起当年这件事,原来我妈真的担心一个人,是可以帮忙充话费的。

工作的头两年,我妈要回报的心思越来越明显,比如第一年国庆回去会蛐蛐我中秋节没给她发红包,即便知道刚毕业工资低,也不提在外面够不够用,只提谁谁谁家大我数十岁的姐姐今年给了家里多少钱。类似的事情多了,后面几年我也就渐渐和他们离心了,他们感觉到后又开始来亲近我,大老远的带大包小包的吃的来上海看我,我妈来后一个劲的吐槽我住的太远了,去趟市区要一个多小时太折腾了(搬出徐汇到外环住不合租了),我回怼她市区的房子我租不起啊,郊区才能租独立一室一厅啊,如果还住徐汇合租的话可接待不了你啊!然后她不说话了,但隔上半天又开始吐槽住的偏,我真的忍无可忍再次回击,你赞助吗?赞助我现在就搬去市区!她再次不说话。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和父母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毕业的第四年国庆我没回去,我爸忽然给我打电话,说家里表姐国庆在老家市区买房了,表姐父母借的钱给她,问我要不要买,买的话首付不够他也借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让我有点懵,就问了下大概多少钱,自己一合计觉得老家的价格好像和上海周边价格差不多,就和我爸说打算看上海手边,于是就自己找中介带去嘉兴这些地方看房子,看好了给爸妈打电话说房子的情况以及首付大概还差多少钱,结果我爸忽然就翻脸了,都不说来看看房子,就咆哮说我26岁了不快去找男朋友,女孩子家家的买什么房子,没钱、不借!我听完脑子一片空白,这不是他自己先问我的吗?这是在逗我玩呢?当时特别想不通内耗了很久,渐渐的才想通也许当时我爸是希望我的房子买在老家,美其名曰是帮我买房子,实际上是为弟弟以后的婚房谋划,这样我首付出一部分,月供让我供着,如果当时足够听话真的在老家下了定金,进行到房本写谁名字这个步骤的时候估计就要露出真实目的了,谁曾想我居然打算在上海周边看房子,所以套路不成提前急眼了。

那几年我妈估计不停地在她娘家姐妹跟前说我坏话,导致我的姨妈、外婆都说我工作后就变得冷血,开始还委屈到大哭解释。过年回去挺尴尬的,看到我爸微信给弟弟的备注是小猪猪,给我的备注是全名;记得有一年过年那天早上我给父母、弟弟包大红包还笑嘻嘻,到了晚上看春晚的时候,我爸给弟弟发微信小红包然而我没有,我问为啥我没有,我爸说他要留着交话费呢,那一刻我再次破防,几块钱的小红包不过是一点点情绪价值,我弟都看不下去了央求爸爸就发一个给姐姐吧,才不情不愿发给我。然而这样的弟弟仅限他年龄小的那个阶段。

5、姐弟关系也渐渐变味

前面说了,弟弟从出生到上小学年龄还小的时候,我真的很疼爱他,会给他买东西,过年给他发红包,我想爱都是相互的,他小时候也喜欢时刻黏着我,跟屁虫。可是你永远不能低估父母的观念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他长大到小学五六年级以后开始变了。有次回去带他和我妈逛街,我看中一件毛衣,我妈先把钱付了一下(我工作后如果垫付了什么钱我都会拿回给他们的),弟弟看见就一路从街上大吵大闹回家,说妈妈不该给我买毛衣。回家吵架时他小小年纪竟然说,楼下邻居家的姐姐嫁人了还给父母买房,你没给爸妈买房还要妈妈给你买毛衣,一边说还一边帮我妈倒水,我妈很欣慰的看着一幅母慈子孝他们才是一家人的样子。这些话是从一个小学五六年级的小孩子嘴里说出来的,难道不是父母时常念叨灌输的吗?印证了一句话,兄弟姐妹不和,往往都是父母造成的。

那年我生气没给弟弟封过年红包,但后来觉得没必要和小孩子计较,第二年就把上一年的红包一并补发给了弟弟。但心软并没有换来弟弟的懂事,现在他快二十岁了,依然是只进不出,连一杯奶茶都舍不得请我喝,现在对父母也并不大方,我妈自己吐槽的,说让我弟给她点个外卖,都不愿意拿他自己钱支付,所以爹妈这是自食其果吧。

先到这里吧,二胎姐弟组合对姐姐的伤害罄竹难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