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华为的本质的区别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5-03-31 22:21
阅读量:
3

正好两家公司都工作过,不请自来回答一下。两家公司的本质区别是企业价值观,没错,就是听起来最虚浮的价值观。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两家公司做出完全不一样风格的产品,对待员工和消费者不同的态度。也是两家粉丝最大的分歧。

其实单看国内市场的份额,华为在被制裁之前,与小米不是一个量级,小米在国内的份额基本一直是垫底,中间隔着OV。然而你却几乎看不到互联网上OV的用户与米粉或者花粉针锋相对,都是花粉和米粉喋喋不休的骂战,这其实就是两个阵营粉丝的价值观分歧。

小米的价值观是真诚热爱,和用户做朋友,以性价比为纲,做最好的机器,只卖一半的价格。这是雷总的愿景,也是小米的愿景。性价比是小米胎带的基因,这样的价值观注定小米是为C端用户服务的。会有人争论小米的产品好还是不好,但是几乎从没有过“值与不值”的争论。因为从纯粹理性角度来看,一家正规企业,他的毛利空间越小,他的产品一定是越值的。小米所做的一切都在围绕它性价比的纲领,以至于旗舰系列,也会卖出3999的价格。

华为的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自我奋斗,坚持自我批判。其中第一点就是以客户为中心,这就是与小米“与用户做朋友”最大的分歧,这注定华为是为B端服务的。造就了华为强大的渠道能力,一批死忠的渠道商。在华为被制裁之后,荣耀逐步接管了华为的渠道商,但是还是有一批商户宁可没有产品卖,亏钱,也不愿意换掉华为的门头。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这些商被华为画过饼,也真真切切的吃到了华为的饼。

——————————————————1.5日更———————————————————

没想到有人看,那就再说几句。评论区说公司都是为了赚钱,不是做福利的。这句话没错,我没有说小米不追求赚钱,只是客观探讨一下价值观造成的两家公司在各种维度上的差异。企业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世界观一样,他是指导你行为方式的方法论,还请各位理性讨论。

那么再说一说我在这两家公司体验下来,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小米,小米的优势是

1.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更早的全球化布局(小米的全球销售激活是世界第三,国产品牌第一),这点使得小米的软硬件成本几乎可以摊到全行业内最低,也成就了小米的极致定价优势。

2.手机+生态链产品的护城河。小米的生态链产品是行业内最全、品类最多,也是目前行业内占比最高的。这也是雷军造车的一大原因,车是小米全生态的最后一环。

3.雷军的个人魅力。其实雷军就是小米最好的代言人,妥妥的爽文小说男主的配置,米粉很多都是雷军粉。

小米的劣势是(性价比是一把双刃剑):

1.中国区渠道单一。在中国区小米只做自己的米店渠道和电商渠道,这与小米的性价比策略也有关,因为这两种渠道都是渠道成本最低的。

2.产品经销商毛利低。这与第一点劣势是相呼应的,小米的产品毛利旗舰机往往也只有10个点左右,而友商都是15-25个点,造成在运营商渠道、传统的专区专柜、下沉市场夫妻店都无法流通。支撑不起传统渠道的店面和人工成本,只能在自有渠道操作。

3.产品没有溢价能力。产品的溢价能力除了大家常规印象中的产品自身实力,供求关系影响外,与产品的渠道策略也强相关。华为荣耀的渠道分层分级策略,通过控制旗舰机的分货使二级市场持续溢价,一方面是饥饿营销,另一方面通过溢价来牵引和控制经销商。而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产能问题。

4.员工综合水平较低。小米在员工方面也是贯彻极致性价比。小米的薪资待遇在行业内几乎垫底,招聘的几乎都是友商淘汰下来的人,堪称“华为荣耀员工的难民营”。这就造成了没有精兵强将,无论单兵作战还是组织协同能力,都与友商有极大差距。跳槽小米几乎没有涨薪,小米跳出去double都有可能。对于校招的培养,社招的晋升,员工关怀这些方面都做的很差。小米成立只有13年,在组织能力建设方面还有极大差距。

5.品牌调性太低。性价比成了冲击高端的最大阻力。高端机的用户人群往往不追求参数,他们更追求体验,追求情怀,追求超出产品本身的“附加效应”,例如商务需要,例如心里满足。小米的品牌标签就是“低端、low、学生、屌丝”,这成了高端机用户人群不会选择小米的最大原因。

再讲讲华为的优势,华为的优势基本上就是小米劣势的反面。

1.行业内最强大的渠道能力,高毛利的定价策略,产品强溢价能力。举个例子,核心商圈的广告牌,电子屏小米都是花钱投的,华为都是白嫖客户的。这是由于华为客户分层分级制度,和高包高打的策略,让经销商能吃到大肉。商户才会死心塌地跟着华为干。

2.强管控的市场秩序。在高毛利的玩法上,oppo和vivo一样是这样玩的,但是之所以没有达到华为的渠道管理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市场秩序的管控能力。华为对于乱价、窜货、违规分销的打击是行业内最严的,这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商户的利润。一旦市场秩序不受管控,价格体系就会崩盘,OV就是这样的,二级市场的价格满天飞,商户不敢囤货。

3.企业成果全员共享。业内最高的员工待遇,最强的单兵作战和组织协同能力。华为利润的30-40%拿出来给员工发奖金,而小米这个数字仅仅10%左右。(且华为的利润要远远高于小米),这样的薪酬待遇吸引全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

4.业内最强的营销能力。与大家直觉不同的是,营销玩的最好的并不是小米,而是华为。高端品牌形象除了产品实力支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靠营销。高端的营销方法并不是请流量明星、炒作热点事件。而是精准的抓住用户的心理,讲好品牌的故事。这里不展开说,展开的话被喷又是不可避免了(我真的很怕喷子,各位嘴下留情)

5.不上市。华为不上市的策略,意味着不需要优先保证股东的利润,这造就了华为持续的战略定力,高端品牌的建立需要持续不断地烧钱,投入研发和形象宣传。这也是小米难以做高端的一个核心原因,小米需要优先保证投资者的利润,保证股价和市值的稳定。华为最开始打开国际市场,高端部持续亏损,但是华为还重奖该部门的人员,因为华为有持续的战略定力,不追求短期利益,眼光更加长远。

5.国家背书的民族品牌。无需多言。

最后说说华为的劣势。

产品的高价低配。与小米从供应链的牙缝里省钱追求极致定价不同的是,华为需要保障利润空间以牵引客户和战略研发投入。这就会产生高价低配的产品。这类产品对于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是极其不友好的。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nova11se,这类产品最受诟病的就是有蒙骗中低收入群体的嫌疑,对那些对手机不懂的中老年人,花两千块钱买了一台电子垃圾。华为曾经孵化荣耀,来承接自己在中低价位段的市场份额,同时不影响华为高端的品牌调性。但是由于被制裁导致分家,造成现在华为的中低价位区间的尴尬。

——————

评论一关,世界都清净了哈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