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快三十的女性还会很幼稚?
因为被剥夺了成熟的权利。
我这边很多独生女,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自己做过什么大型决策,几乎全是父母代劳。初中高中父母选的,这就不说了毕竟未成年。大学也是父母选的,通常就是本市,美其名曰离家近。毕业后工作是父母找的,通常就是国企,因为稳定。结婚是相亲的,男的是父母看上的,婚期是父母定的,婚礼是父母定的,买房买车是父母买的。
然后什么时候生孩子,生几个孩子,全是父母定的。
她们一个个三十多了,老幼稚了。无论是常年待在国企的思维僵化和社会脱节,还是因为三十多年来没有自己做过什么需要承担代价的大型决策,这都使得她们非常“单纯”。
就像《再见爱人》里的黄圣依,杨子为什么说她”单纯”?因为人要变得成熟,是需要自己主动权衡利弊去做选择,然后再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这样循环往复,人就会变得成熟。
这种成熟,既不是很多回答里提到的社会化,也不是所谓的“知世故”,而是在“做决策—担责”这个过程中,逐渐明白自己是什么人,以及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因而承认了很多事实,洞悉了很多真相。
一个成熟的人,完全可以非常不社会化,非常不世故,却非常的纯粹。
但一个成熟的人,绝不会单纯和幼稚。
很多回答并没有说到这个问题的本质,反而再给读者提供情绪价值。
幼稚不是被保护的好,幼稚只是剥夺了一个成年人本身的权利。
一个生命,是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过什么生活,做什么事的。这是天赋人权。
当然,这个过程就会吃苦。
于是很多人为了不吃苦,选择让渡自己的权利,代价就是失去自由。
被保护的反面就是没有自由。
被保护的幸福,反面就是没有选择权的憋屈。
有的人选择了被保护,有的人选择了自由。都是等价交换。但这中间并不存在一方幸福,一方不幸福。得偿所愿都是幸福的。
补充一下
评论区争的你死我活,这就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两个巴掌拍不响,谁也别说谁。一笔烂账谁都有责任,却也谁都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