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宣布达达员工今年升级至 19 薪,明年升级至 20 薪,这在业内处于什么水平?涨薪会带来哪些影响?
先别着急喊良心雇主,京东的每次加薪,是有人力资源功底的。
这么说吧,京东是我见过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最善于活用人力资源激励手段的企业。
我们经常说,人是激励的动物。
东哥没学过系统的人力资源知识,但他还是很懂人性的。
2023年东哥回归之后,高调给员工涨了好几拨薪水,但你注意到他给谁涨薪吗?
采销运营员工(类目运营,相当于阿里的小二)。
互联网圈戏称东哥换兄弟了,但实质上,这恰恰是京东善于用薪资激励员工的表现。
东哥回归时做了一场演讲,其中有一句经典:
只有那些长期业绩优秀、愿意拼搏的员工,才是真正的「兄弟」。
媒体一听,懂了,上标题:《他不开除兄弟,但他重新定义兄弟》。
但事实上,这次内部演讲,很受员工的欢迎,如果你有机会去听那场演讲,你会听到,在演讲过程中,不停传来员工的欢呼声。
为啥呢?
因为京东大幅大幅度涨薪,主要措施包括:
- 全员涨薪,从 16 薪涨到 20 薪
- 去年涨了一波后,今年再次调薪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涨薪针对的主要是采销员工(类目运营,相当于阿里的小二)。
23-24 年之间,京东密集安排了几波涨薪,合拢在一起,一线运营的薪水最少涨 50%,最高能涨到 200%。
这就是京东在用人力资源的激励手段,实现组织的战略转型。
须知,京东之前最看重的兄弟是谁呢?是快递,是配送小哥。
早年,京东是唯一自建物流体系的平台,而且也给快递小哥们全员上社保的公司。
在这里送快递,不但薪水高,有机会住 2人一间的宿舍,而且时不时,老大还会下基层和配送小哥们把酒言欢。放在早年间,这是其他物流公司根本给不出的待遇。
是不是给太多了?
没有。
这也是当年京东的差异化竞争路线,当年的行业老大淘宝,给了京东太大的竞争压力。
想要生存,京东必须要做出一点不同之处,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物流服务就成为了 突破口,早年在淘宝下单可能要等 3 天,但京东隔天一早就到了,在那个经济不断起飞的年代,很多消费者愿意拿出额外的钱,去享受更好快捷也更体贴的物流服务。
但是到了今天,环境变了,京东物流的优势逐渐消失,原因有三:
- 基建好了,其他家的自营超市也能实现部分产品的当日达/次日达了;
- 外卖成为了意外的新对手,原先追求速度买个鼠标,京东次日达是最快的,现在外卖小哥 30 分钟给你送来了。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消费降级成为了主旋律,京东的核心地盘是 3C 数码,这种标品也是拼多多「百亿补贴」的重点项目,真金白银的补贴,消费者只会喊真香。
所以回归的东哥一看,原有的激励机制玩不下去了,于是重拳出击,全面拥抱「低价战略」。
实操做法非常直接,也是很高明的人力资源手段:高管降薪,一线采销员工涨薪。
你可能会问:
为啥给采销涨薪,不给快递小哥涨薪?
一方面,京东的快递小哥本来薪资福利待遇在行业里已经算很不错的。另一方面,给采销(类目运营)加薪,才能真正打赢低价战。
这些采销员工,在这轮战略转型中,成为了东哥的新兄弟。
只有他们在采销两端下功夫,才能真正给到消费者最低价。而如今,诸位采销兄弟薪水涨了100%了,GMV目标涨50%不过分吧。
东哥出身贫寒,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更懂人性。
这是一个可以写进哈佛商学院的经典企业管理案例——如何通过果断频繁的人力资源激励手段,刺激组织迅速转型。
今天我们看达达的案例也是如此。
一方面,并购后达达员工的收入,是低于京东员工的,在同一个企业内不患寡而患不均,补足达达员工的收入,是提升员工对公司归属感的有效手段。
另一方面,达达是京东接下来应对美团饿了么挑战的核心武器,只有这把剑用得趁手,京东才能把丢给美团的业务给拿回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给达达员工加薪,激励员工士气,才能帮助京东在外卖市场撕开一道口子,找到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