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中国有什么优势?

发布时间:
2025-04-03 13:34
阅读量:
0

你只要是中国人,你的政治敏感度天生就在全球的前20%。

不是因为你天赋异禀,也不是你多么关心天下大事,而是因为你从小就活在一个充满政治空气的环境里,哪怕你从来没看过新闻联播,没关注过国际局势,你也早就被一套极其系统的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改造过了。

我小时候最怕政治考试,那时候根本不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什么意思,只觉得这句话念起来特别费舌头,像谁发明出来专门整人的。

历史课也不怎么感兴趣,觉得那些朝代的更替、谁造了反、谁灭了谁,跟我生活完全没关系。

语文课还好点,但像《曹刿论战》《触龙说赵太后》这种一看就很古板的东西,我当时巴不得快点背完应付考试。

但成年以后,你会开始不断地“返场”回忆这些课本。

像是那些小时候被你随手丢在教室角落的破铜烂铁,突然在某个节点被生活打磨成了锋利的刀剑。

你忽然明白,《曹刿论战》里说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实说的是斗争时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社会结构的质问;

马哲课讲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实能解释你为什么小时候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长大后才发现有些荒谬原来一直在那里,只是你当时没有看清。

这些不是你努力去理解的,是这个国家的教育,悄悄地,把这些东西灌进了你的脑子里。

它不像西方国家把“批判性思维”挂在嘴边,而是用极其强悍的“结构性信息输入”,从小到大地塑造你,让你具备了一种特别的理解力。

你也许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政治人,可你在看待新闻、评估风险、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几乎本能地带着“政治脑”。

因为你从小看惯了“王朝的兴衰”,你知道权力不是永恒的,你知道任何看起来强大无比的机构或国家都有它的漏洞和软肋;

你知道“胜者未必正义,正义未必胜利”,你甚至知道“谁控制了话语权,谁就控制了叙事”。

这不是哲学课告诉你的,是你十二年义务教育,从“鲁迅是怎样批判国民性的”到“毛泽东为什么能搞定蒋介石”一路输送给你的。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叫“洗脑”,可你真把国外的基础教育拿来比,你会发现这反倒是某种意义上的“开窍”。

你知道为什么美国人普遍地理差吗?因为他们很多学校压根没把地理列入必修课,学地理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学的东西极其浅薄。

我们呢?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指出非洲几大板块裂谷的分布,能在空白地图上标出中东的石油产区。

我们从小就被教会“世界是一个整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合态势,而不是“我们是好人他们是坏人”这种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

你在中国生活,哪怕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对“国家”和“体制”的感知能力,也远超全球大多数人。

比如你知道什么叫“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你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你甚至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些兵法不是拿来打仗的,而是活在我们日常生活的逻辑里。

你在公司跟领导博弈,在市场上与客户周旋,在朋友圈刷舆论场,都用得上这些智慧。

哪怕你没有意识到,你早就被训练得有点“将军思维”了。

你懂得不动声色地分析形势,懂得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寻求突破口,懂得在困局中保留退路。

你知道什么时候该硬碰硬,什么时候该绕道走,什么时候该做局,什么时候该认输。

这种素养,在其他国家,是精英大学的政治学院才教的内容,而我们是初中必修。

再说白一点,这种教育让你拥有了极强的“防骗体质”。

你看到某个国家在打仗,不用查资料,你就知道这背后有资源争夺、有地缘政治、有意识形态操控;

你看到某个明星塌房,不是跟风骂,而是会问:是谁在背后推动、放风、带节奏?

你不容易被煽动,不轻易站队,不轻信“正义”的口号,这不是你冷漠,是你知道,“立场”往往是被制造出来的,“真相”从来都不是赤裸裸地摆在面前的。

我记得很清楚,我上高中的时候,历史书上有句话,“因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和妥协,注定资产阶级革命无法拯救中国”,当时我完全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后来我进公司,看到我领导平时骂我像骂孙子一样,结果一见甲方爸爸就堆笑递烟,连敬酒的姿势都比我熟练,我一下子想起了这句话。

原来那本书不是讲过去的,它是在讲我们身边的现实。

这种反应能力,不是我特别聪明,而是我从小被训练出来了。

就像我现在刷到一条关于某国政变的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他们真惨”,而是“是谁的代理人推的?”

我不觉得这是阴谋论,我觉得这是对复杂世界的基本敏感。

你甚至可以说,中国教育教你在看一个国家兴衰时,会本能地套一遍“亡征”的清单。

比如乌克兰这几年,政策急变、权臣横行、外援为主、地理脆弱、国内舆论被掌控,这些事,在《韩非子》里面都有对应。

不是说中国人更会预测未来,而是我们从几千年的历史中提炼出了一整套判断体系,而这套体系,在今天依然适用。

可能你会说,那我们就没缺点了吗?

当然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也很多,比如死记硬背、应试为主、缺乏创造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最底层给了我们一种“看破不说破”的能力,一种不轻信、不跟风、不容易被裹挟的生存本能。

也许我们没有那些西方国家那么自由的言论空间,但也正是这种环境,让我们比别人更懂得信息的复杂性。

你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声音,也不会把任何一个“事实”当作不容质疑的真理。

你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立场和利益的碰撞。你知道制度从来不是用来满足理想主义,而是权力妥协的结果。

说到底,出生在中国,是一种“政治觉醒”的前置条件。

你可能从来没意识到自己在学这些,但你早就内化为一种世界观,一种面对变化不惊的稳定感。

所以我常常想,那些动不动就想移民、想去别的国家寻找“更好生活”的人,真的明白自己要面对的是怎样一个认知重启过程吗?

你以为你要的是自由,但你其实不知道那种自由的代价和本质。

你以为他们看得更清楚,其实你在他们眼里才是那个看得更透的人。

只是你不说而已。

而我,感谢我在中国出生长大。

感谢那一套我曾经嫌弃、抱怨、死记硬背的教材,它们让我在成年之后,活得更清醒,也更有抵抗力。

不是因为我比别人多聪明一点,而是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得彻底。

而这种洞察力,就是这个国家,偷偷教给我们的屠龙术。

这就是出生在中国最大的优势!

出国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