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迷信所谓的疯狗拳?

发布时间:
2025-04-03 16:21
阅读量:
1

上周在7号线地铁上,我旁边穿西装的男生手机亮着,屏幕上全是疯狗拳的踢裆教学。

他领带松了半边,电脑包上还贴着幼儿园接送卡。

我看着他收藏列表里防身十二招的播放量,比收藏的育儿视频多二十倍。

我也是挨过拳头的人。

二十年前在县城读高中,巷子口的混混抢钱从来不会喊我要打了,都是突然一砖头拍过来。

后来我学了七年心理学,看着疯狗拳视频底下的留言越来越疯狂,才明白一件事:

人越害怕什么,就越想找个简单答案。

先讲个真实故事。

去年有个外卖小哥来咨询,他在城中村送餐时被醉汉打过一次,现在每天花三小时练疯狗拳步法,媳妇闹离婚都不管。

我问他练了半年有没有用,他愣了半天说:有次在电梯里遇见醉汉,我怪叫一声,那人真被吓跑了。

这就是疯狗拳最可怕的地方——它确实能缓解焦虑,但就像用酒精止疼,喝多了会要命。

人遇到危险会本能找控制感。

大脑受不了“不知道拳头什么时候来”的恐惧,必须编个理由骗自己。

有人求神拜佛,有人天天看星座,而看疯狗拳视频的人,是在告诉自己:“只要学会这招踢裆,我就安全了。”

但现实就像我高中遇到的混混,真下死手的人不会提前摆姿势。

公安局的朋友跟我说,他们整理打架监控,发现70%的冲突都是突然抓头发、抡酒瓶,那些练过“插眼绝招”的人,真打起来还是王八拳。

为什么这么多人信?

我接触过多个疯狗拳学员,发现三个致命心理陷阱:

第一,人更容易记住特殊事件。

有个大哥总说“陈师傅徒弟用剪刀反杀三人”,但他不知道那年当地有两千起打架,就这一起用剪刀的。

大脑天生对刺激的故事敏感,就像谁都记得飞机失事,却忘了车祸更危险。

第二,练招式时的安全感会上瘾。

有个女学员跟我说,每次练完“掏裆手”就特有底气。

其实这是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跟打游戏通关一样,但真遇到事,肾上腺素一冲,练的招式根本想不起来。

第三,暴力幻想能转移无力感。

工地上的小工白天被包工头骂,晚上对着沙袋练“疯狗嚎叫”,心里就舒坦些。这种替代性满足很危险,就像憋气太久的人突然深呼吸,容易伤肺。

去年有个事特别痛心。

建筑公司会计老张被欠薪的人围着,他包里常年带着疯狗拳推荐的战术笔,那天一紧张扎伤了人,现在还在吃官司。

他哭着跟我说:视频里都说这是正当防卫啊。

真想防身,不如学学楼下小卖部王婶。

有次流氓来收保护费,她抓起电话按了110外放,喊得整条街都听见:张警官!您说的扫黑除恶奖金还作数吗?

流氓转身就跑。

这才是现实世界的智慧。

说几个能救命的心得:

1. 遇事优先扩大动静。

抢包贼最怕你喊“着火了”,比喊“救命”管用三倍。

小区保安教过我,看见可疑的人,马上大声打电话:物业吗?这边有三个穿蓝衣服的兄弟在巡逻啊?

坏人听了就知道你难缠。

2. 随身带防狼哨不如带儿童警报器。

淘宝上三十块的迪士尼联名款,一拉绳子就响警铃加闪光,比练什么“震耳吼”实用。

火车站派出所的姑娘说,她们测试过,这种警报器能让坏人逃跑时间快两秒。

3. 练短跑比练拳有用。

我大学同学在城中村开便利店,墙上挂着全区短跑冠军证书。

有次小偷进来,他追出两条街,边跑边喊人,最后真有人帮他堵。

他说练反应速度比练招式靠谱,歹徒看见你能跑,追你的欲望就少一半。

4. 在家门口装摄像头贴警示,比练“杀人技”管用。

心理实验显示,贴“您已进入监控区”能让70%的小偷放弃。

电子城老板教我买假的摄像头模型,二十块一个,效果一样好。

5. 最重要的保命技能:认怂。

水果摊老刘有次被醉汉找茬,他马上说:大哥我认栽,这筐杨梅您拿走。

事后他跟我说,一筐杨梅35块,去医院缝针要花三千,还得疼半个月。

我知道有人会说:这样太憋屈。

但公安局数据摆着:及时认怂的冲突,90%不会升级成重伤。

真碰上亡命徒,你练什么拳都没用,赶紧跑才是正道。

疯狗拳视频里不会告诉你,他们最厉害的徒弟,当年反杀歹徒之后,在ICU躺了半个月。

要是能重来,他那天肯定宁愿那天绕路走。

心理咨询师抽屉里都有个秘密:给暴力幻想严重的人开“社会支持处方”。

比如要求他每天和邻居打招呼,参加社区巡逻队。

当人感受到真实的安全感,就不需要暴力幻想了。

上次同学聚会,当年打我的混混也来了。

他现在开早餐铺,跟我说:最厉害的防身术是早上四点起床和面,累得贼都没力气抢你。

这话糙理不糙。

别在手机上看那些血腥视频了,去菜场看看卖鱼的老陈怎么用抹布制伏醉汉,去学校门口看看保安老李怎么用一支笔登记吓退闹事家长。

真实世界的智慧,比所有必杀技都有用。

我花了七年时间才明白,与其研究怎么踢别人的裆,不如学会在危险来临前,看懂巷子口野狗夹尾巴的信号。

这才是活明白的人该练的护身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