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吕芳陈洪黄锦这样的人物为什么晚饭这么寒酸吃清水面条就咸菜?

发布时间:
2025-04-03 16:23
阅读量:
3

呵呵,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个问题,忽然想起来我姥爷跟我聊天的内容。

姥爷姥姥都是土八路,一起活到了新中国建立,在北京吃过国宴,参加过第一枚原子弹爆炸的工程,也算是经历满满。

他们的话题当中,非常多的涉及到吃。

我把回忆中的事情讲一讲,大家当故事看,不必认真,不必考证,权当一乐吧。

中央领导中,张春桥补入中央委员之后,得以参加很多重要的会议,其中经常会在中南海开会到深夜。

有的时候,会议会延续很长时间,数个小时,从上午开到第二天凌晨都会有。

时间长了,张春桥发现,服务员给自己上的是白开水,但其余的委员,就有茶叶喝。

另外,在深夜之后,会议会休息一会儿,这时候服务员会端上来一些饮食给大家吃。

一般吃的东西,都是稀面条,面叶,稀粥,或者是小馄饨之类的东西,有的时候甚至每人还不一样。

因为参加会议的人员,比如主席,朱老总和总理,年纪都不小了,长时间的开会,精力实在是不寄,尤其是开到夜里十一点之后,不吃点东西垫一垫,老人真扛不住。

(这里添一句无关的,大家都称呼朱老总,但我姥爷一直称他委员长,估计是因为当时朱德同志担任人大委员长一职。)

但是这些饮食,从来没张春桥的。

张春桥开始的时候,也没说什么,毕竟他刚增补成中央委员,不愿意计较这些吃喝方面的事情。

但是,次数多了以后,张春桥也难免有意见,毕竟都是中央委员,这吃个点心,别人有他没有,啥意思嘛。

再一个,开会时间长了,他也熬不住啊,一个中央委员,饿着肚子开会,看着人家吃点心,心里好委屈的说。

所以有一次,他就说,这中央委员,也不一样啊,待遇各不相同啊。

主席就问他,怎么不一样?

他就说,有喝茶的委员,有喝白水的委员,有吃馄饨的委员,也有没吃的委员。

主席听了哈哈大笑,说委员都是一样的,怎么可能待遇不同。

请恩来给你解释一下吧。

总理也笑,说你还没注意到,有吃黄豆的委员,还有嗑瓜子和吃花生的委员呢。

原来中南海的会议,从来只提供开水,想要喝茶可以,自己带。

人家喝茶的委员,自己带茶叶来,开会前交给服务员,服务员会给泡好茶叶,谁的茶就给谁端上去。

至于吃的,开会实在晚了之后,厨房会给执勤的警卫人员和服务员做夜宵,一般是小包子小馒头或者面条之类的。

想要吃的话,就给服务员报告谁谁谁要吃一份,吃什么,然后把钱和粮票交了,服务员就会给多做一份儿,休会的时候端上来。

总理呵呵笑着说,你以为面条是白吃的,你不给钱,人家谁给你吃面条。

晚上的宵夜是给人家夜里执勤的警卫战士吃的,中央委员也是沾人家的光才有的吃这一口,当然钱还是要交。

这些老领导年纪都很大了,好多人还有各种慢性病,有的人就自己带点零食来,一边开会,一边往嘴里填点吃的,一方面避免低血糖,一方面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可以集中注意力思考,缓解紧张心情。

所以有的时候,国家最高规格的会议,其实是一群大烟鬼猛抽烟(虽然烟是抽自己的,但让烟情况常有,脸皮厚的,可以白嫖主席的烟),其中还有些人不时的吃零食。

当时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的,朱老总年纪大身体不好,有时候会撑不住,在沙发上打盹,但是一定要坚持到会议最后,不肯回去休息。

因为好多事情,要民主表决,而且这些老政治家军事家的经验水平,是非常了不起的,没有他们把关是不行的。

张春桥这才知道自己多心了,于是下一次就自己带了一罐茶叶来,交给服务员,贴上自己的名字,以后开会,就有茶喝了。

而肚子饿的话,早点交钱报饭,就不用看别人吃自己饿着了。

另外说一下,中央领导中,吃零食的人有几个,但最有钱的人,当属主席,因为他有稿费,有专门的秘书给管理,所以成为大家打秋风的对象。

但是,最舍得吃的人,是朱老总,因为他年纪大,身体多病,再熬夜,不吃点实在不行。

吃的最科学的人,应该是总理,据说是邓大姐专门找过服务人员,叫他们给总理弄吃的,因为总理总是高度紧张的工作,所以得见缝插针的给他塞两口吃的。

有的时候,一个人发言,总理一边看着报告,一边有人给他送一两口吃的,他一边吃着,一边用笔在报告上做记录,等人家发言完了,他也吃完了,立刻就根据发言做出反应,有的时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这是一件关于吃的事情,再说一件。

彭老总有一次去视察旅长的防区,旅长听说他来了,就想给他搞点好东西吃。

当时八路物资供应十分困难,就算是师旅一级的干部,吃不饱吃不好也是常有的事情。

尤其是彭老总,别的领导来,一般是加一个菜,也不是说搞什么特殊化,一个菜还是搞的出来的。

但是彭老总来了,就没有了,他不让搞,跟大家吃一样的。

所以旅长就打算给他弄点肉吃,补一补。

之前先给彭老总打预防针,说我们这里出产鲫鱼,河里就有,我们战士自己在河里捞的,战士们也经常能吃到,不是专门给你搞的。

彭老总说可以,既然有那就吃。

旅长还挺高兴,觉得老总去了一次西安,在大城市见了世面了(哈哈哈)。

第一道菜红烧鱼老总吃的没问题,还说好吃。

旅长一看,就上第二道菜,鲫鱼丸子。

彭老总脸色就不高兴了,旅长赶紧解释说这也是鲫鱼,只不过把鱼肉做成丸子罢了。

接着第三道上来,鲫鱼肉饺子,老总就发作了。

把筷子一扔,说道,陈赓同志,你这是向西安看齐还是向延安看齐啊?

好歹给旅长留了点面子,没再说什么,起来直接走了,把旅长一个人丢在那里。

你们以为旅长吃了挂落,这就算了?

不不不,旅长是谁啊?

第二天,旅长和彭老总一起跑来跑去,忙了一天,都过了饭点了。

等吃饭的时候,上来就是普通的战士标准。

旅长说老总你自己吃,我还有点事,忙完了我再来陪你。

老总说你忙你的,拿起窝头就吃。

吃了一会,忽然觉得不对劲,这个陈赓,耍心眼呢吧。

我都这么饿了他能不饿,他忙什么呢?

老总出来问:你们旅长呢?

小战士不敢说,只是使眼色。

彭老总一脚把门踢开,旅长自己端着个盆子,盆子里面一盆鸡肉,吃独食呢。

彭老总气的,好你个陈赓,你让我吃窝头,自己躲起来吃鸡肉,不行。

鸡肉没收,你给我吃窝头去。

来来来,几个警卫战士,咱们一起吃,把你们旅长的鸡肉分着吃了。

于是,彭老总看着旅长蹲在屋檐下吃窝头,自己带着几个战士,把一盆鸡都吃完了。

等到盆子见了底,彭老总正想教训旅长几句,就看见旅长一脸憋不住的坏笑。

他一下明白了,旅长略施小计,骗得他吃了一盆鸡肉,那几个警卫战士,都是配合旅长演戏的托儿。

很多年以后,彭老总还说旅长不老实,连他都敢骗。



说到彭老总,再说一个彭老总吃海参的故事。

当时延安物资匮乏,啥都缺,连总理都自己种地,朱老总自己养了一头牛产奶。

当然有很多人算计朱老总的牛奶,还有人骗他的牛奶做面包,结果烤失败了。

有一次彭老总回延安开会,到杨家岭康生那里去,一进门就看见康生正要吃海参。

彭老总说勤俭节约,你们还吃这么好的东西。

康生说我们平时哪能吃到,这不开会,有同志给带了一点来,大家吃一点,加强下营养。

彭老总端起个碗来,就自己装海参,拿起筷子就吃。

康生说勤俭节约,你怎么也吃上了。

彭老总说加强营养嘛,光兴你们加强,不兴我加强?

要加强大家加强,谁吃的多谁加强的多。

猛吃了一碗海参。


再说一个以讹传讹的故事。

红军长征,打下遵义之后,大家都改善生活,弄好吃的。

主席和一群同志,弄了一桌红烧肉(主席最爱吃这个,他用脑多,能补充蛋白质)正吃的香,忽然李德等人经过。

主席就招呼他们说你们没吃饭的话就在这里吃吧,这里有肉。

李德很高兴,就坐下来一起吃了个尽兴。

本来长征期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后来这事传来传去,变成主席说李德,啥都不会,只会吃,见肉就走不动道,是个吃货。

也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


先讲这些吧,大家知道什么故事,欢迎增补,切勿对号入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