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认为老人该去死,这是反社会人格还是普遍现象?该如何引导?

发布时间:
2025-04-10 13:16
阅读量:
4

现在的风向导致的。

我们现在的核心思路是“人要有用”,你要么对社会有用,要么对家庭有用,要么对公司有用,反正你这个人必须得对什么东西有用,才配活着。

从这个角度来说,老人能有什么“用”呢?没有用的。

又吃养老金,又不干活儿,平时还指指点点,他的孩子还得照顾他,纯纯的累赘,有什么用?不如杀了。

成年人混过社会,吃过苦,自然知道“有用”本身其实就是人类工具化的一种体现,是一种畸形的思维。

人应该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哪怕一个人不产出,他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与思考,有着自己的人际关系、人生经验,和有用的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孩子很单纯,你教他什么,他想了想没问题,于是就会信。

加上很多家长喜欢利用这种思维,用来激励孩子考高分,很容易这事儿就走偏了。

至于如何引导,其实挺困难的。

人这东西就是犟,尤其是新手期最犟。

刚开始只知道一个理论的时候,那真是恨不得把理论拿出来供着,把反对这套理论的人都打成反派,你说这理论不好比说他不好还严重。

等接触的多了,各个派系都看过了,思考过了,这股劲儿就下去了,就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了,你才有机会和他探讨理论问题。

孩子基本上啥理论都是第一次见,真的形成了某种固定看法之后就会供起来。

你这时候和他探讨理论,提出相反意见,基本都是不会听的。

所以这种事儿一般都是事前引导,成型之前赶紧纠正。

已经成型了,那只能慢慢来了。


看了下评论,更新一下。

我发现确实现在人素质都很高,虽然可能他没意识到,但是他已经半只脚踏入了哲学的范畴里面。

所以接下来我说的这些基本都有点抽象,可能会有一些难懂,我尽量讲的清楚一些,当然也会很啰嗦。

我们来探讨下“人应该怎么做”这句话。

我觉得要把这个事儿讲明白,要先说一下“对”这个字。

很多人其实从来没思考过这事,因为这字儿太常见了,而且大家其实有一种隐性共识在里面,所以一般也不用讲具体是什么意思。

但是涉及到这种抽象问题的时候,这些定义一下子就变的关键了起来。

我不想说很多专业名词,所以我会举例说明,不会说那些特别抽象的词汇,就当看个故事就行。

什么叫“对”?

数学上来讲,“对”就是合逻辑。你有一些基础的约定,比如10个罗马数字、一些运算符号、一些运算规则,然后你可以使用这些约定进行逻辑推导。

所以,能推导出来的,过程没问题的,就是“对”,也就是“合逻辑”。

但是到了具体事情上,“对”其实是符合期望。你做了一件事情,它符合你的期望,达到了你的目标,满足了你的标准,它就会是“对”的。

所以,主观上认可的就是“对”。

你会发现,虽然我只说了两种情况,但是“对”这个字的定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前者是客观的,是基于约定的一种逻辑推理,表达的是客观上逻辑通顺。

后者是主观的,是基于自身想法的一种打分,表达的是主观认可。

到这就会有人问了,虽然后者是基于自身想法,但是我的想法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啊?区别在哪?

区别就在于“约定”,你其实根本没有和他人进行任何约定,达成任何共识,却在使用这些约定,所以这是一种主观的认可。

所以,在使用“对”这个词的时候,不同场景下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回到问题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开始探讨“人应该怎么样”。

“应该”是什么意思?具体到这个问题上来讲,可以认为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如何能够做“对”的一种认识。

人应该怎么样,就是你认为人如何能够达到一种“对”的状态。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什么叫“对”呢?或者说你表达的是那种主观的“对”,还是客观的“对”呢?

你会发现,两种说法都是不通顺的。

主观的对,也就是你对他人应该怎么做有一个认知,认为他人应该符合这个认知。

这很明显有问题,人家要怎么做你不应该插手,这是他自己的事儿。

客观的对,也就是人怎么做有一个标准答案,认为他人应该按照标准走。

这也不太对劲,人生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呢,我们好像没有这种约定和结论。

除非你是在说你自己,不然就没有“对”这种说法。

所以,你会发现,在人身上讨论问题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应该”这回事,不存在“人应该怎么做”这种表达,这表达本身不成立。

基于这些,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说“老人应该去死”是一个畸形的说法,是一个工具化人类的说法。

这种说法它规定了一个“对”,然后用这个“对”来否定你的个人意志,进而得出一个“应该怎么做”的结论。

任何“人应该”的事情,本身是对人的意志的一种否定。

所以,在“老人应该死”这个描述里,不是说只有“死”不对,而是整个描述都是不对的。它本身是一种工具化人的描述,而且还使用了恶意的结论。

哪怕你说“老人应该活”,这描述也是有问题的,本身就没有什么“应该”的事情。

当然,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应该”,这些“应该”是人类博弈的一种结果,是群体、个体冲突和合作的一种表达,真往下想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论和结论,细说起来那就没完了,就不展开了。

就…我不经常讲这种理论上的事情,可能讲的不太清楚,不过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