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华为mate70pro+性能测评,为什么小白测评和极客湾测出了两个不同的结果,谁的测试真实?

发布时间:
2025-04-10 13:22
阅读量:
6

极客湾对麒麟9020的评测已出,你怎么看?

怎么看?我用200包邮的国产CPU主机看

我没啥可说的,这代麒麟9020的超大核跑分已经可以吊打3A6000发布会上的PPT跑分了。

该说不说已经恢复了当年麒麟990吊打3A4000的水平,手机吊打PC,就是这么NB。

只不过19年是TSMC 7nm DUV对ST 28nm,优势在我

24年是7nm水平国产DUV对TSMC 12nm,这时候工艺的差距就已经不是很大了。

该说不说有海思在即使半导体产业全面脱钩了消费级产品也轮不到龙芯一点,可以说以现在的差距龙芯一点机会都没有。

对于华为来说用实力碾压就是对于这种打不过就骂买办的企业的最好回报了(《龙芯的足迹2015》将任正非与柳传志马云并列 《龙芯的足迹》2017攻击国产同行X86 ARM产品为买办CPU)。

不过咱最近仔细对了一下去年麒麟9000S跑分的截图发现好像不太对劲:

你这给我干哪来了,我就记得麒麟9000S跑分没这么拉吗。

相比去年的跑分今年的图表里麒麟9000S的整数浮点均有下降,其中浮点下降明显,约为13%。功耗下降了30%以上。

就算换环境了这功耗也不对啊,偷偷改分这事可不是什么好事。

没必要学龙芯为了体现这代提升多大硬踩上代跑分吧,毕竟以前的PPT可不是没人存着。

龙芯的送测跑分咱还存着呢,发布会上PPT直接改跑分,单核浮点原地提升30%,这已经不是误差能解释的了。

你要觉得这跑分编译环境有问题你可以不送测,也可以让KOL注释出来。发布会上啥也不说直接改分数原地拔高30%强行超过麒麟9000S让人看了很难不乐。

总之无论什么原因极客湾这次这活整的不行,让咱想起一位故人了。

极吧湾每次出视频同样手机芯片的跑分都不一样,差距不大可以理解为误差没问题。

但是这次9000S跑分相比去年同手机直接差13%功耗差30%我觉得不行。

该是什么跑分就是什么跑分,没必要为了节目效果强行提升的。

毕竟就算华子一直在用SMIC14nm出麒麟710A也是突破制裁封锁的进步,何况现在能用7nm DUV水平的自有FAB一直生产迭代5G芯片,有进步就是好事。

咱都知道国产EUV就这几年的事了,现在华子能挺一天算一天,就算开摆性能没提升也不会有人说啥,到时候国产工艺追上之后国产芯片就能直接全员起飞。

搞测评还是得实事求是,不能为了情绪价值强行整活。

就这样,谢谢朋友们!

原视频:华为Mate70 Pro+性能分析:麒麟9020来啦!

省流:无开核大神万文友的DIESHOT

9020超大核的SPEC17跑分单核浮点单核整数已经吊打3A6000发布会上的PPT跑分









麒麟9010S应该说是9000S的一款新步进或者可选方案吧,可能是前废案转正



我倒是更好奇你这手机咋立住的



next没法跑分吗?那出厂自带NEXT的机器将来怎么办,强刷吗















之前的A510表示华为可以用ARMV9,这个自研小核表示华为自研架构可以出大小核











顺序执行没那么可怕,各位常用的A53小核默认都是顺序的,主频拉上去了一样能出麒麟659 澎湃S1之类的中端U,直到现在还能用











当然相比超线程来说乱序执行还是更有用的











ARM SOC的小核其实一开始提出的时候是解决低负载功耗的问题的,但是现在很多低负载场合并没有过去那么严重的功耗问题,尤其对于先进工艺想上高性能的SOC来说自然也就用不上公版小核了。

而解决待机功耗的问题现在已经可以从协处理器到NPU解决问题,同样也不需要小核挂机











2宽小核



划重点:测出ROB队列深度







所以2宽小核怎么打3宽小核,就是靠的顺序执行→乱序执行

牢英那边小核不断加宽已经快和大核能比划比划了,而ATOM小核产品线引入乱序是在22nm Baytrail时代,也就是J1900时代,那时间就已经能吊打大核下放的低功耗核心比如1037U 2980U之类的了






华为手表现在还在用麒麟710H吧,是该升级了





依然是8宽超大核









别大概是工艺上有所改进,没准又凹了物理设计







这个分数是什么水平呢?

作为对比,这事3A6000的SPEC17跑分



无论单核浮点还是整数9020的超大核都用手机吊打了电脑





能效略有进步

但是功耗本身也不高

相比3A6000四核8线全核2.5G就有80W的TDP还是低很多的





大核也改了







大核功耗也降了



L3和SLC都加了

互联架构也改进了











稳步提升



从888水平已经恢复到了麒麟9000(5nm EUV)的能效了



而且往高走还有8+甚至大于8+的水平了





和最新旗舰平台依然有差距



今日乳鸽(谷歌)

笑点解析:没人制裁GOOGLE



GPU不止是超频









CPU GPU以外还有达芬奇5.0 NPU 麒麟ISP8.0和modem,IP全线升级







这台居然还不是媒体机

顺带一提,好像极吧湾之前的9000S也不是媒体机,而是特挑大雷









原神还没上NEXT?MIHOMO是不是没金币了



软件功耗各有出入,和软件水平有关







这曲线有人撞墙了吧,要么就是卡调度了







果然是撞墙了



原神接近8G2















游戏能玩就得呗,真要凹画质凹帧率不如直接上台国产CPU主机,300块钱原神1080P拉最高画质不是问题



代差主要来源于工艺



实际体验即使是游戏体验也小于跑分差距



续航也完全不崩,next还会继续优化



全自研IP这事不难,KX5000那年头就有了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还能强推全自研系统我觉得不是一般的NB了。

所以华为最NB的地方我觉得不是被制裁了还能出芯片还能稳步进步,而是这个时候还有这么多人愿意买单,人多到足够另立门户开一套生态,咱要不是捡垃圾都想弄台看看了

字幕提取:

今年各家的旗舰手机平台我们都测过一遍了

但是还剩下一家非常重磅的我们还没聊到

那当然就是华为了!

前一段时间

华为总算是拿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

最新一代旗舰机 Mate70系列

其中Mate 70 Pro和Mate 70 Pro+

都搭载了一颗全新的处理器——麒麟9020

大家肯定还记得

去年的Mate60带来的是

华为首颗自研CPU内核架构的麒麟9000S

当时突然听到有这么个产品存在时的震撼感

还历历在目

半年后的Pura70系列搭载半代更新的麒麟9010

引入了超大核

改善了单核表现

而今天

又时隔半年

这Mate 70 Pro上的麒麟9020

他到底是个啥呢?

哎 我告诉你

华为这次借着鸿蒙NEXT登场的机会

给这颗一起上任的9020也带来了相当多的改进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下!

作为NEXT时代的第一台华为旗舰机

Mate70系列倒是没有操之过急

目前出厂预置的系统依然是鸿蒙4.3

这给了我们最后的机会去测试

各种处理器层面的细节

毕竟NEXT上要做深度的性能分析

对我们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你想要体验NEXT系统也很简单

在“我的华为”APP里选升级尝鲜报名体验

很快就会收到NEXT的OTA推送了

这期节目的重点还是放在麒麟9020的硬件设计

还有Mate 70 Pro+的能效表现这些方面

主要还是在鸿蒙4.3下进行测试

但我们后面也会来看看NEXT目前的情况

之后同样会有NEXT专题的节目

来单独聊一聊这个新系统

好 那么进入正题

这次的麒麟9020到底改进了什么呢?

首先

它的CPU部分

最大的一个改动

就是引入了全新的自研小核!

终于完全摆脱了ARM公版IP设计

这样一来

从超大核到大核再到小核

华为总算集齐了三种规模完全不同的

自研CPU内核

那我们先深入挖掘一下小核来看看

以往ARM的A5xx小核

其实有一个被诟病多年的设计

就是“顺序执行”

什么是顺序执行呢?

假设现在CPU要执行多个操作

这里的1操作需要跑整数单元

2操作需要跑浮点单元

那么对于顺序执行CPU来说

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就是固定的

必须先跑1

再跑2

再跑3

如果这个时候后端的整数单元空不出来

1就进不去后端

而2就必须等1

这2很着急啊

明明旁边浮点单元是空着的

1不走 2也只能干等着

这个效率对我们强大的现代CPU来说就有点太低了

你要知道

现代CPU是具有超标量特性

高并行度的设计的

它有各种各样的执行单元

如果很死板地按顺序执行

很多单元就会被闲置

因此在90年代

为了提高效率

我们就设计出了“乱序执行”处理器

在前后端之间多了一步重排序

既然浮点单元是空着的

那么需要做浮点计算的2操作

他可以插队排到1前面来执行

这样后端的各个执行单元就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起来了

避免处理器摸鱼

但是乱序执行处理器由于要增加不少单元同时工作

所以它的复杂性和功耗也会比顺序执行更高

这也就是为什么A510这种内核会选择顺序执行

毕竟手机和PC的场景从全行业来看

都算是高性能的

很多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大小电子产品

冰箱 彩电 洗衣机

手表 手环 无人机

还有各种工业产品、IoT产品

他们根本不需要多少CPU性能

绝对的低功耗和低成本才是他们对芯片的诉求

ARM还没法放弃这部分市场

所以A5xx小核才一直很难有性能提升

当然 绝对功耗虽然不高

但他实在是太弱了

所以高通联发科自然是用不下去

决定放弃ARM小核了

他们提出的方案是直接消灭小核

拿大核来替代小核的生态位

他们觉得全大核能效更好

可华为这次

却走了另一条路

既然ARM的小核烂

那我们做个更好的小核不就行了吗?

哎 麒麟9020就是这个思路的产物

这颗全新的自研小核

与A510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

它是一颗乱序执行的小核

所以它从根本上

就比A510这样的顺序执行处理器

性能上限高得多

具体到核心架构上

华为这颗全新的小核

前端拥有2-wide的解码单元

而在后端执行单元部分

则是2组整数+1组浮点的设计

显然这是一颗规模非常精简的乱序执行小核

但有意思的是

这么小的一颗核心

我们居然测出了241的ROB队列深度

那么华为这颗新的自研小核

它的性能到底怎么样呢?

我们拿出行业标准SPEC2017来测试看看

这颗小核跟上代用的A510比起来

确实要更强一些

作为一个只有1.6GHz的小核

他在Clang编译器下

能跑出1.13分的INT和1.37分的FP

整数比上一代的A510强38%

浮点是强了47%

这差不多是接近2GHz的A510的水平

功耗上的话

小核用主板功耗来测是很难测得准的

我们又没有芯片级的接口能测

所以就仅供参考吧

总体来看

华为这颗小核确实还是真小核

哪怕性能比A510更强

他依然还是A510的直接替代品

并不是苹果、高通和联发科那种

拿大核下放当小核的方案

那为什么华为不像业界其他人那样

做全大核方案呢?

我觉得吧

主要还是因为

华为并不只做手机芯片

他们还有很多IoT的产品

包括还有手表、耳机、眼镜等可穿戴的产品线

这些产品里的芯片迟早也会用上自研AP

如果都用大核

就会非常占面积

绝对功耗也比较高

所以设计一个真小核

既能用在手机里

也能用在IoT和可穿戴设备里

商业逻辑上确实更合理

相比全新的小核

9020的超大核跟大核架构变化算是比较小的

但也不是完全和9010一样

他们在延续9010基本设计的同时

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优化

9020的超大核继承了上代的

8-wide解码+6组整数 4组浮点执行单元

但相比9010增加了访存的调度器深度

应该可以提升一些访存性能

我们曾经说过

这颗超大核规模上接近以前的Cortex-X系列

最重要的是

9020的超大核把最高频率提到了2.5GHz

大概也是工艺上有所改进

这可以给单核性能带来一些提升

我们跑了一下超大核的SPEC能效

果不其然

9020的超大核整数跟浮点峰值性能

相比9010的提升已经超过两位数了

相比9000S更是有30%的提升

还蛮显著的

虽然更高的频率也会带来更高的功耗

但从能效曲线来看

尤其是结合低频来看

9020的超大核能效确实有些进步

并不只是单纯超频

可能也有工艺上的改善

现在这颗超大核能效会比8 Gen1的X2强一点

但离8+的X2还有不小差距

再来看看大核

9020的大核也延续了前代的

6-wide解码器+6组整数 2组浮点的设计

但是相比9010的大核加大了浮点调度器的深度

并且大幅增加了ROB队列深度

这个大核的改进明显比超大核更多一些

从SPEC 2017来看

这个大核是有一定的性能提升的

并且峰值功耗还低了不少

能效进步还是蛮明显的

除了核心之外

9020的L3缓存也加大了一些

从上代的8M增加到了10M

SLC也从4M大幅增加到了8M

算是给得很慷慨了

另外 CPU大中小核与缓存之间的互联架构

也做了重新设计 来改善体验

超大核略有改进

大核跟小核都有显著进步

并且似乎有工艺上的迭代

这个CPU表现还是有点看头的

不如我们现在就拉出Geekbench 6

赛博斗蛐蛐一下吧

GB6的单核性能

9020可以跑上1600多分

相比9010的单核提升11%

单核峰值性能介于888和8Gen1之间

而多核能效上

从9000S到9010再到9020

你可以看到基本上是稳步提升

按照一年的迭代周期来说

从9000S到9020这个进步幅度还是不小的

9000S差不多只有888的能效

而9020多核已经达到了麒麟9000的能效

往高频走的话其实可以接近8+的能效

甚至峰值性能已经超过8+了

它GB6多核是能跑到5300分以上的

虽然这个峰值点功耗也会比较高

总体上CPU一年来的能效提升还是挺大的啊

当然 和大多数最新旗舰平台依然有较大的差距

这点我相信大家应该也都是有数的

那我为什么要说“大多数”呢?

因为当代旗舰平台里确实有一款

是连9020都没打过的

那就是谷歌在最新款Pixel 9中使用的Tensor G4

你知道吗 它的CPU能效甚至还不如9020

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啊?

看完CPU

我们再来说说GPU

在年初的9010上

GPU是完全没升级的

直接沿用了马良910

但这次的9020

总算更新了马良920的新款GPU

从规格上看

依然是4CU

1024组ALUs的设计

峰值频率提升到了840MHz

乍一看好像只是超频而已啊

然而 我们实际测了一下GPU

马良920性能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GFXBench阿兹特克峰值性能提升了超过25%

能效上总算干过了麒麟9000

我们认为它很可能是跟今年的ARM一样

在GPU的驱动层面

尤其是像剔除等方面做了优化

不过GPU作为高通的优势项目

9020和8+的差距就比较大了

比起CPU来说依然算个劣势项

比较有趣的是

马良920似乎在Vulkan的特性支持上

相比上一代也有了进步

至少这代已经可以跑3DMark最新的

Steel Nomad Light这种PC级别的测试了

不至于像马良910那样完全不支持

SNL的成绩跑下来551分 5.4W

能效略强于888

除了CPU和GPU之外

麒麟9020这次据我们所知

还配备了全新的达芬奇5.0的NPU

和麒麟ISP8.0

以及新的Modem

基本上SoC里的重大IP都做了一遍升级

可以说麒麟9020才是9000S的完整续作

是华为真正的下一代平台了

各种能效数据看完

我觉得你应该对麒麟9020有个大概的认知了

不知道这代的进步有没有达到你的预期呢?

我觉得吧

每一代华为的旗舰机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

还不是芯片本体

而是他们的软硬件的联调能力

Mate60系列和Pura70系列

都能做到和有限的芯片能效完全不符的续航表现

那我手上这台Mate 70 Pro+又如何呢?

我们用5G循环机械臂测到死流程跑了一下

结果差点没把我看傻了

Mate 70 Pro+在电池容量5700mAh

加上芯片能效也不算很强的情况下

居然能做到11小时55分钟的超长续航!

比起Pura 70 Ultra又长出了1小时40分钟

这甚至已经赶上很多大电池的8 Elite机型了

你要知道

我测的这台Mate 70 Pro+甚至都不是媒体机

而是我4号在线下自购的零售机

这个续航表现

真的完全没想到啊

感觉确实如很多同学预料的

不玩游戏的情况下

Mate系列的实际体验

会比芯片能效所体现出来的好不少

不过也有些同学关心

新的NEXT系统下

续航表现会不会跟鸿蒙4.3会不一样?

NEXT上的软件能效优化会更好吗?

我们也做了下测试

由于原神还没有登陆NEXT

我们就专门把两边续航的游戏环节

都换成了中画质的幻塔来对比

看起来目前NEXT下的续航

综合来说是基本上和鸿蒙4.3是差不太多的

长个几分钟你可以认为是误差范围

现在这个阶段 我们测下来啊

有些软件在NEXT上的功耗啊

反而是比它在4.3的版本上来的更高的

但是也有优化好的软件

比如说像幻塔

它在NEXT版本上的功耗呢

就要比它的4.3版本要来的更低

考虑到NEXT目前还在不断优化能效

软件的开发者们也都在不断打磨

我相信过个一段时间再测

续航可能还会更长

好了 我们是时候进入很多观众关心的游戏环节了

对于前几代华为旗舰来说

游戏性能算是软肋了

所以我们也没有报太高的预期

但是测完Mate 70 Pro+的游戏性能之后

我发现他还是带来了相当大惊喜的

我们来看原神

大家都关闭补帧

都跑极高精度须弥城

实际800多P分辨率下

从Mate 60 Pro到Pura 70 Ultra再到Mate 70 Pro+

它这个帧数是一路从30帧

涨到40帧

再涨到这代的50帧以上

同样6W的整机释放

性能可谓节节攀升

一直在进步

甚至Mate 70 Pro+在前14分钟

已经可以做到60帧满帧的原神了

只是这段的整机功耗会达到7W

确实不太可持续

所以会开始间歇性地降频

掉到30帧运行一段时间

等温度下来再跑回60帧

那我觉得它的这种策略还有优化的空间吧

对于玩家来说锁30帧感知有点太强了

并且从温度上看

直接跑回60帧又有点太激进了

最高温度接近48度

感觉也许可以试试采用缓降的策略

温升和观感都会好很多

但不管怎么说

麒麟9020这个游戏能效还是蛮让我意外的

它在原神里的表现其实已经接近一些8Gen2机型了

再多测几个游戏看看

像鸣潮的话

Mate 60 Pro和Pura 70 Ultra都是只能跑30多帧

而Mate 70 Pro+是能够跑40帧以上的

能效上甚至能打平8Gen2机型

鸣潮其实对于Mate 70 Pro+来说

性能是够到60帧的

只是过热后会锁在40帧并且不会恢复

所以温升反而远远好于上两代机器

限制一下帧率

发热果然好了很多

崩铁目前还存在补帧关不掉的BUG

测不出准确数据

所以我们最后来看一下王者荣耀好了

这个算是麒麟的传统强项了

60帧极致2.6W的整机功耗

120帧高清3.7W

这个能效确实也比他的芯片能效所体现得更给力

当然 咱们现实一点讲

这个游戏表现肯定和最新的苹果高通联发科旗舰比不了

但咱们也没指望能比得过

游戏本来就是麒麟的最短板

一年时间能有这样的进步

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接下来就要继续努力

争取在重载游戏上缩短差距

单从麒麟9020的性能能效上讲

大家对这次Mate 70 Pro+的升级满不满意呢?

其实买华为旗舰之前来看我们分析的同学

我相信大多数对他的芯片都是有合理预期的

大家都知道它有代差

只是想知道差距到底有多大

能不能接受得了这个差距

单看芯片能效的话

9020和最顶级的旗舰大概是这么个差距

游戏的差距会比跑分测出来的更小一些

而续航上凭借非常牛逼的优化甚至已经没什么差距了

我觉得总体上还是好于我们预期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麒麟9020这一代

是华为首次做到SoC内的主要IP全自研

这算是非常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颗芯片了

而在这个时候

华为又在软件层面准备上马自研的鸿蒙NEXT系统

告别安卓体系

这两者结合起来看你就可以看出他们的野心

Mate 70 Pro这一代

其实就成了华为软硬件全链路自研的开端

这对于关心国内科技行业的同仁们来说

还是挺振奋人心的

不过对于这一代华为旗舰来说

我最感兴趣的其实还是另起炉灶的鸿蒙NEXT系统

这个部分我们就另开一期视频

专门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吧

包括这次新加入的红枫影像

我们也会在后面的影像横评里给大家对比评测的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Mate 70 Pro+性能分析的全部内容了

测试不易

大家一定要给我们点赞加关注

那我们就下次再见了 拜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