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以身殉国就罪减一等这一观点?
大家说的都是正面的例子,即坏人因为以身殉国而变好人的
那我就说个反过来的吧
1944年4月至12月,日军发动了豫湘桂会战,投入的总兵力达51万。是侵华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战役爆发后,日军来势汹汹,在河南37天连下38城,很快就打通了河南。日军在湖南境内最初也是一副势如破竹的态势,就连之前三次未能攻破的长沙城,此次也被日军攻破。
在这之前,薛岳在长沙城下一连三次打败日军,可是这次面对敌人的进攻,未能实现第四次打败日军的目标。
1944年6月下旬,日军兵临衡阳。
当时衡阳是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税收居全国第二,被称为‘小南京’和‘小上海’。
此时的日军士气正盛,从四月开始军事行动后,还没有哪个城市能阻挡住日军,尤其是长沙城的失陷更给了日军强大的自信,但是让日军没想到的是,小小的衡阳城却让日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负责防御衡阳的是国民党的第10军,军长是方先觉,自抗战以来,该军以打防守战著名。
然而他们面临的是一场几乎不可能取胜的战斗,此时的第10军兵力严重不足,仅有约1.7万人,且武器装备落后,弹药、粮食等物资储备也十分有限。
而进攻的日军则是精锐尽出,由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总兵力达到10万余人,这些日军师团装备精良,拥有大量的火炮、坦克、飞机等重武器,且士兵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
在当时的情况下,国民党高层也认为衡阳城不可能阻挡住日军,所以蒋介石最初命令方先觉是坚守14天。
为了保卫衡阳,方先觉利用衡阳附近的地形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方先觉先是下令将凡属正面对敌的高地,都削成不能攀登的90°断壁绝崖,绝壁上方设手榴弹投掷壕。
然后两侧高地之间马鞍部前面也构成密集交叉火力网,火网之前布置坚固复杂的障碍物和连环的地雷区。
在绝壁前,中国守军还挖出来一条沟壕,壕底还会放置倒刺。
这还不算完,第十军还事先将阵地前面的水田,放满了水,以迟滞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
战役开打后,日军虽然进攻猛烈,但是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
日军先是被守军炮击,活着越过火炮防线的日军在水田里还无法快速行动,成为重机枪的靶子,千辛万苦,突破地雷、铁丝网到达绝壁下,发现还有一个壕沟,只能先跳入壕沟,结果下面全是扎脚的铁钉,而日军上面是雨点般的手榴弹。
日军虽然对衡阳外围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并一连多次冲锋,但日军都没占到什么便宜,整个战场都是日军一片哀嚎声。而且刚开战没几天就出现了日军师一级指挥官伤亡的情况。
1944年6月28日,日军第68师团长带着师团部主要参谋和所属各联队长观察地形,结果被中国守军炮击,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重伤,师团参谋长原田贞大佐以及下属各联队长、师团部参谋非死即伤。
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在这里也得提一下,日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差,硬是靠着“武士道”不怕死的精神,一步步的逼近衡阳的外围阵地。
而中国守军也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与日军血战,双方多次展开白刃战。
比如标高仅25米的张家山,在7月14日之前,日军对这个小山头的冲锋就多达近20次冲锋,中国军队硬是靠着非凡的勇气,用刺刀和手榴弹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直到7月14日中国守军才放弃张家山,退守肖家山、打线坪二线阵地。
这时张家山上的草木全为炮火所荡尽,弹坑里积满鲜血,阵地前布满了尸体,山头土壤因为饱吸了大量的鲜血,颜色尽为骇人的赤色!
就在这块小小的阵地上,中国军队有7个建制连的官兵整连牺牲在此!而日军进攻部队133联队也付出巨大代价,3个大队长全部战死,6个中队长被打死5人,有一人受伤,伤亡之惨重可见一斑。
这还只是一个普通阵地的惨烈情况吗,其他阵地也同样惨烈。
7月12日夜间,日军200余人钻隙渗入两阵地中间,分向两阵地北侧席卷。双方奋战3个小时,日军全数被歼灭。霎时之间,湘桂铁路机修厂铁路两侧,日军尸体满谷满坑,其身上枪弹等物被守军收走,尸体无暇顾及掩埋。
13日凌晨,日军组成百人梯队,施放毒瓦斯后,攻入张家山阵地。敌我双方在尸体中纵横拉锯,激战中的人常被倒在地面上的死者、伤者绊倒。一名倒地的伤兵,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格斗群敌同归于尽。天明之前,百人梯队已经全数阵亡,守军以尸体加盖沙土,作为避弹的胸墙。
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日军要选择如此复杂的地形进攻,而不是选择从衡阳西北方向地形平坦的地方发起进攻。
这个问题方先觉也分析过。
方先觉认为,日军来犯的主攻方向要么从西北,要么从西南。
西北地形平坦,而西南多山丘地形复杂,方先觉认为日军主攻方向必定是西南,因为西北地形平坦固然利于机动,但此时中美空军已掌握制空权,陈兵西北,无疑将成为空中打击的活靶子。
更重要的是,如果从西北主攻,即便攻下衡阳城,也还得再攻西南山地,因为衡阳的公路铁路都从西南山地经过。而从西南主攻,不仅可以在战斗一开始就切断衡阳与后方的公路铁路联系,而且只要拿下城区就大功告成,根本不必在意衡阳西北。
这一判断相当准确,日军主攻方向就是在西南。
双方都在比拼意志力,7月27日和8月2日,中国空军两次向衡阳城内空投蒋介石手令,命令方先觉坚守待援。
可是援军却迟迟未到。
1944年8月4日,日军发起了第三次总攻,这次总攻日军也是拼尽了最后的力气,因为前两次总攻日军伤亡太大,但是依旧没有拿下全部的衡阳外围阵地。
从6月23日战役打响开始,都一个多月了,师级及以下将领都伤亡极大,队长之类的基层指挥官更是快打没了,可是日军却连衡阳城都没进去。
日军指挥官横山勇气的咬牙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第三次总攻横山勇把最后的家底都拿出来了,集中了火炮100余门,8月4日这天发射的炮弹就达4万发以上,日军叫嚣“一天之内攻下衡阳”。
虽然日军的炮火猛烈,但是中国守军依然在浴血奋战,青山街、西禅寺、天马山、五显庙、岳屏山、接龙山、五桂岭、外新街,每一处阵地均反复争夺。
8月6日,更让日军郁闷的消息传来,激战到6日中午,第68师团第57旅团旅团长吉摩源吉少将进入城中指挥作战,遭到守军一发迫击炮弹袭击,吉摩源吉少将被迫击炮弹贯穿腹部而死。
横山勇快崩溃了,8月7日,日军第11军司令横山勇亲自来到前线督战,当天日军终于突入衡阳城内。
中国守军虽然退入城中,但是依然坚持巷战。
在日军的战报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日本帝国陆军最后决战篇》里有这样的记载:“敌人之守将方先觉将军,为一号骁勇善战之虎将,其第十军之三个师,皆以必死之决心,负隅顽抗,寸土必守,其孤城奋战的精神,实令人敬仰。亘四十余天之激战中,敌人尚无一卒向我投降。”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日军已不敢继续与中国军队打巷战,失去了与中国军队决战的勇气。
而中国守军也处于弹尽粮绝的阶段,几乎无力再战。
根据衡阳会战的参战者葛先才将军回忆:当时衡阳城里有7000多伤兵,但是没有营养品,药 品,血库和手术条件。伤员们伤口发炎红肿如丘,脓血如泉外流,且有伤员身上已经生蛆,痛苦难当。忍受不了痛苦自杀的超过百人。战斗中衡阳城内屡次遭到日军 空袭和重炮轰击,全城仅存五栋房屋残存。多数全毁少数半毁,数千伤兵就躺在残垣断壁中,风餐露宿,被大批红头苍蝇包围。时值盛夏,气候炎热,伤兵们难以洗 澡,更有些人大小便不能自理,尤其悲惨。
方先觉军长见大势已去,以悲痛欲绝的心情,向军委会发出最后一电:“敌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该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职方先觉率参谋长孙鸣玉、师长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饶少伟同叩。”
蒋介石接到这封电报,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悲痛之切,实为前所未有也。”
虽然方先觉决心以死报国,但是最后为了剩余的几千伤兵,方先觉选择放下武器停战。
8月7日晚,方先觉和日军的68师团长堤三树男正式进行了谈判,日方对第十军的坚韧战斗精神表示敬意,并完全接受了所有的条件。
第10军预备第10师师长的葛先才在回忆录中写道:
“8月8日11时,中国守军放下武器后,城内“是一阵一阵传来的哭泣之声,或远或近,或号哭或低泣,时有所闻。我走向阵地,想去安慰已停止战斗的官兵,老远就看见他们满面泪痕,有的抱枪坐泣;有的泪水盈眶,正在埋葬战死的同伴;有的在为负伤者裹伤;有的将枪用力向山石上摔去,口中骂着:‘你拿去。’还有人自言自语:‘老子的枪不缴给敌人,将它埋入地下。如有机会,老子挖出来再与他拼个死活’……”
衡阳战役,据《日本帝国陆军最后决战篇(衡阳战役之部)》中称,日军伤亡19380人,其中军官伤亡910人,军官战死者就达390人。
这是日本战史中记载的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的战例。
其实日本战史关于日军的伤亡一向缩水都是很严重的,数据不足为信,但即使日本统计人员再缩水,这伤亡数据也高于中国守军。
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中国军队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而日军则付出了超过7万人死伤,其中4.8万人被击毙。
还有个例子可证明日军的伤亡,《日本战史》中有明确记载,衡阳保卫战结束后,日军向横山勇的第11军一次性补充了约10万人用来攻打桂林。可见日军的伤亡有多大。
曾亲历过衡阳之战的日军士兵:和田丈夫在其著作《长沙—常德—衡阳血战亲历记》中,声称衡阳一战日军:
“大约战死了2万名,受伤者将近6万,以京都、大阪为中心的两个师团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见《衡阳抗战铸名城》,P243
这一数据是极靠谱的,有众多日本资料的佐证。比如:
按日军病院长谷野谦少佐等人的回忆,光是衡阳郊外杨家坳野战医院一个地方,日军伤病员就死去4000多到5000余人。再加上另一处野战医院(黄茶岭),这个医院是68师团的收容所,收容4000多伤病员,最终也有90%的死亡。也就是说,按日寇的原始档案资料,就承认光两所野战医院即死掉日军达8000多!还不包括战场阵亡、失踪,其它野战医院死亡者、痊愈后大量死在追赶部队的路上者。
而且与以往七年侵华战争不同的是,这些日军死鬼因医院“卫生人员不够,又加营养不良生病,都顾不上确认死者姓名,制作死亡报告书。尸体就那么放在那里烂。”连名字都没被日军方面记下来!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谷野谦它们还在文献记录中留下一个更惊人的荒唐事:即使是有幸痊愈的日军,依然大量在离开医院后死在了追赶部队的路上,这些死者已经不可能纳入医院的统计范围内,同样也不可能纳入部队的伤亡统计内,更麻烦的是,因为医院缺乏输送工具,很多病历资料都被就地烧毁,也有在空袭中被烧毁的,甚至因为没有纸张,索性就不写了,总之,有太多战死的日军被遗漏了姓名,这在过去是根本想象不到的! 因此,这上万的日军死亡炮灰,其死亡记录连医疗部门都没存档,自然更不会被列入日军部队所修战史的伤亡统计中。所以,光看日军68、116师团的正式战史,你根本无法查觉它们被衡阳守军打得有多惨!
还有第58师团,该师团只参加了日军对衡阳的第三次总攻,却也横遭重创,战斗结束后,该师团向上峰汇报中叫苦,虽然补充了数千兵力,却仍缺员3000人。由此看来,仅仅这场十余天的战斗,就打掉58师团约一半兵力。
据日军森金千秋的著作:《湘桂作战:大陆纵贯2000公里》一书中更批露,衡阳战役打到7月末,日军主攻的68、116师团在发动第三次总攻之前,两师团所剩兵力竟只有当初编制兵力的10分之1了! 而且其中还有4分之1的轻伤员。而经历了惨烈的第三次总攻后,这两个师团的原班人马还能活几个人,就可想而知!
衡阳之守过份杀伤了日军有生力量,挫伤了整个侵华日军的士气,力主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日本第11军参谋岛贯武治引咎下台。当日寇终于用尸体堆下衡阳时,连日本主流媒体《每日新闻》报记者井益康一也黯然写道“没有比这更空洞的胜利了!”。狂热的日本陆军省全体高官,除去作战部之外,都认为再这样放血打下去已没有意义,建议放弃继续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陆军大臣秘书官井本熊男也在战后的著作中承认:“经过衡阳攻击战后,我方对于支那军士气之旺盛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不仅是实施了攻击的11军,包括支那派遣军司令部以及大本营都改变了看法。”
可以说,这一战,方先觉将军和他的第十军的将士们真的尽力了,他们圆满完成了蒋介石下达的保卫衡阳城10-15天的任务,成功击毙和击伤日军超过6万人,创造了抗战史上敌我伤亡比例最为悬殊的纪录。尽管日军占领了衡阳城,但他们却无法再完成打通交通线的任务,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然而,只因为在最后一刻,为了剩余的几千伤兵,方先觉选择放下武器停战。
于是在中文互联网上,方先觉将军和他的第十军便被诸如 @TomCat团座 @图城狂魔石田介雄 @牛戈 @工农结合 @黄埔之父斯大林之流大肆诋毁,谩骂,甚至说他们是懦夫,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