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真的精明吗?

发布时间:
2025-04-15 18:22
阅读量:
0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这八个字才是湖北人的底色。

以张居正和铁道部长为例。

大明内阁首辅,与富国强兵搞改革,

这两样东西之间,

你说没关系吧,它确实有关系,毕竟首辅要对国家负责任嘛;

你说有关系吧,确实又没什么必须干的关系。

大明那么多首辅呢,安安稳稳做官,舒舒服服享受退休待遇的,占绝大多数。

可张居正呢,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搞改革,给大明续了50年寿命。

海瑞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工与谋国,拙于谋身”。

连一个举人都能看明白的事情,我不相信少年神童、二甲第九名、还在翰林院深造过的张居正看不清楚。

无非就是机会难得,天时地利人和聚齐,

现在不干,以后更没机会干了,自己不干,别人更不可能干了。

无数次利弊权衡之后,湖北人最喜欢做的是:

心一横,胆一壮,去他妈的,爱咋滴咋滴,老子先干了再说。

几百年后的铁道部长,也是同样的情况。

国家好不容易重视了,铁路要大干快上,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是错过了,以后再等到这个机会,不知道要多少年。

权力与责任从来都是平等的,权力越大,你背负的责任就越大,被反攻倒算的可能性就越大。

无数次午夜梦回之后,湖北人也做了同样的选择:

心一横,胆一壮,去他妈的,爱咋滴咋滴,老子先干了再说。

出事前的最后时刻,铁道部长马不停蹄地将各个重点铁路全都跑了一遍,也算是自己给自己的交代吧。

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时候,湖北人看起来好像很精明,很滑头,啥事都精打细算,喜欢用谋。

可一旦下定决心,湖北人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脾气刚烈,作风霸道,宁折不弯,天王老子来了,这事我也必须干。

用老话来说就是:“不服周”。

湖北湖南本为一体,到湖南,“不服周”就变成了“霸得蛮”,个顶个的倔,个顶个的犟。

所以你去看两湖的历史人物,完人是没有的,圣人也是没有的,全都是优点缺点极其突出,争议极大,多少年后还得吵。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两湖人这种性格,在国家处于顺风局的时候,是显露不出来的。

必须得国家陷入逆风局,出问题了,千难万难了,功我罪我其惟春秋了,两湖人才有可能大放异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