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是怎么被废掉的?

发布时间:
2024-07-04 19:24
阅读量:
41

《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

1立志篇


1.1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


1.2失败的思维方式


1.2.1高考思维


1.2.2被动思维


1.3悲壮的学习方式


1.4你的身价是多少?


1.5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


1.6总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1.7做研究的兴趣


1.8关于工作


2访谈集


2.1为了留学而出国


2.1.1为什么要出国?


2.1.2出国读什么学位什么专业?


2.1.3出国都有哪些步骤


2.1.4为了申请出国,大学期间需要准备什么


2.1.5警惕出国中介


2.2做真正的研究


2.2.1合理的研究态度


2.2.2区分上学与研究


2.2.3知识积累


2.2.4衡量学术价值


2.2.5一些常见误区


2.3管理者的智慧


2.3.1御人先御己


2.3.2培养团队


2.3.3重在参与


2.4认识设计类课程


2.4.1进度控制


2.5保研者说


2.5.1明确目的


2.5.2需要做些什么


2.5.3硕士之后


2.6小心项目的陷阱


2.6.1辨别项目的质量


2.6.2选对导师


2.6.3团队与合作伙伴


2.7破解留沪政策


2.7.1面对户口,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


2.7.2户口审批制度是否规范?


2.7.3分!分!学生的命根!


2.7.4其他琐碎问题


3生存技巧


3.1选课原则与选课技巧


3.1.1我是否一定要选二专?


3.1.2选课选什么


3.1.3广占坑,占好坑


3.2人文、经管类课程


3.2.1必修类


3.2.2选修类


3.3突击备考


3.3.1注意复习范围


3.3.2三天冲刺


3.3.3考试结束后


3.3.4复习箴言


3.4正确解读成绩算法


3.4.1GPA制度概览


3.4.2伟大的选修课


3.4.3理性挂科,合理重修


3.4.4风险与收益并存


3.5旁门左道


3.5.1开学前两周的点名


3.5.2理解“免听”


3.5.3形势政策考试


3.5.4物理实验


3.5.5学术灌水


立志篇


1.1欢迎来到大学


You trust in the lord ;your ass belongs to me. Welcome to University.


各位同学们,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在此,我无意争论是否复旦、中科大、或者清华、北大是否比我们崩溃的更少一些——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我只是看到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在当今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就像廉价的零件一样被生产出来。因为数量巨大,没人会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质量负责。


领导不会为你负责。对于一个争做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学校,管好科研,管好实验室才是当务之急。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学显得无利可图。教授也不会为你负责。拉到足够的经费发表足够的论文,满足学院要求才是生存大计。要说管学生,也肯定先要管好自己实验室的硕士博士,而非那一百多人大课堂里的某个本科生。就算是科研任务不太重的一些任课教师,他们也不会为你负责——学不懂?那是因为你智力低,要么就是自己底下不用功。为什么跟你一个班上的某某某同学,人家就能懂?诚然,就算是老师上课说孟加拉语,一个班上也非常有可能冒出一两个翻翻书看看图就能学到八九不离十的同学(或者根本就是以前学过)。真正在课堂上口传心授的教学,其质量是不会有人过问的。教学评估会考察实验报告式是否合格,出勤率是否够,但是绝对不会考察上百人的班上到底有几个听懂了的。


试想一下,每个学院每个系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每人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接受力,我们怎么可能去指望一个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强制应用在每个人头上的时候,能够产生效果?好比说食堂师傅炒一大锅菜给上千人吃,我敢说我分到的那盘,不是炒糊就肯定得夹生。


所谓“教学培养计划”,其科学性必须经过教育权威的论证。然而现实中塞给我们的推荐课表,却让人失望。且不深究选修课的分类、学分、毕业条件每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使得不少同学毕业前夕竞相奔走;甚至连两门相依赖课程的教学先后顺序都搞错过,这样的教学培养计划,实在让人难以信任。


而对于具体课程,教学大纲的陈旧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当然,以“教学经验”的名义,十年用同一本教科书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我们可以容忍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广受诟病的古典残留物(例如《线性代数》中的Cramer法解方程)。但我们无法容忍对于一门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兴学科,我们的教科书竟然可以只涉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技术”!这样的课程,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延续下去,从根本上讲是因人设课——开设相应课程是为了不让部分教师下岗。这也无怪国外有华裔学者实在看不下去了,拍案疾呼道:“中国大学,怎么那么盛产‘活化石’!”。


1.2失败的思维方式


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被一路教育过来,内心中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独立理性思考能力早已是消耗殆尽。失败的思维方式有无数种,我们在此只列举一些在周围同学中最广为存在的想法。


1.2.1高考思维


我们的体制总倾向于用一个量化的分数来概括衡量一个人。这一体制在高考中登峰造极。在大学里,我们也会面临无数定量的评分机制:从各科考试、综合测评、到毕业出国、读研、留沪工作...都少不了和分数打交道。面对这些分数,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


如果一个人把政策评分作为自己的至高追求,那么他就是这个政策的牺牲品。


就算你把课本上的内容搞得再烂熟,绝不代表你真正对这门课能有什么理解(相反,那些真正理解的人,却不一定能针对考点答出高分)。请务必牢记:大学四年留给你的是你的人生,在你毕业之时,那一串苍白的分数其实就已经作废了。


1.2.2被动思维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每天迫于生活压力,毫无主见地忙碌着,可称得上人生一大悲哀。


在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为什么要上课?也许是因为问题本身太过浅显,以至于我们甚至懒于思考。但我们之中又有谁真正有效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怕老师点名”、“为了抄笔记作业”、“记录考试重点”...这些话,充其量只是我们被迫上课的借口,却不能成为我们心悦诚服去上课的理由。


真正能成为我们上课理由的,只有我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


如果是否上课对你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如果我们感兴趣的知识不在学校的课程表上;如果上课学习的效果足够差,效率足够低,以至于通过自习,能够在更短的时间掌握知识;那么你还需要去上课吗?


1.3悲壮的学习方式


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直到现在还在我们的身边不断上演。据说每天在新、东上中下院和图书馆都有几千人在自习。学生趴在山一样高的习题集边上苦苦奋斗,绝对是我校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亮丽的风景线。挖空心思研究解题技巧的学生们,与同样挖空心思研究出题技巧的老师们,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环。在二者日复一日的机械劳动中,我只看到纸张、电力,以及粮食不断被浪费,却看不到中华之崛起。


我无意全盘否定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这份精神充其量只能称为悲壮。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掌握的那些考点、技巧,在真正的知识殿堂里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哪怕我们特征值求得再熟练,积分积得再复杂,中国的载人飞船也不会因此而顺利上天。


我手上一本1300页的数学手册,上面记录了人类文明从远古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主要数学成果。而我校高等数学教材(上下册)所涵盖的内容,不超过其中的130页。一个真正有志于建造科学大厦的人,是不应抱着一块儿砖头精雕细琢的。


学习最需要的,不是悲壮的毅力,而是对无限未知的渴求。


最终来说,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后继的知识铺垫,以及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所谓有效率的学习,应当是以最高的效率获取知识,服务这两个目标。从现状来看,我们想要把什么都搞扎实的学习习惯,其效率是极端低下的,而在我们通过大量习题,最终扎实掌握的信息里,有效的“知识”却又是如此的少。


今天,你学了多少?


1.4你的身价是多少?


在校期间做些兼职赚钱越来越容易。我经常可以听到同学们不无羡慕地议论某某同学在外头打工挣了多少钱。看着周围朋友们一个个都有钱了,不少同学也都行动起来:有本事的去跨国大企业,拿着连全职员工都嫉妒的薪水,还能捞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经验;没本事的也可以通过学校安排勤工助学,或者出去做家教(作为交大学生,至少还有高考这个特长)。的确,在读期间能做一些兼职自食其力,月薪几千是一件既让人自豪,又非常实惠的事情。但我们现在真的是时候“投笔从职”吗?


我不知道各位交大学生是否考虑过高中毕业直接参加工作。没有?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削尖了脑袋参加高考,挤进大学呢?我想“学习好”,或者“爱学习”并不是借口,因为我们当中很少有人会因为“热爱游戏”而投身职业电子竞技的军团,也不会因为“善于做家务”而放弃大学去应聘小保姆。从本质上说,绝大部分同学们之所以选择大学毕业后再参加工作,是看上了更加体面的薪资待遇——大学毕业之后,我们的劳动会变得更有价值。在此,请不要提及所谓“劳动平等”之类的错误观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从来都不是均等的,而且不同行业的劳动早已明码标价了。在这里我无意进行详尽的行业调查,仅举出身边的一些案例供参考:


•一般企业运营管理培训讲座,主讲人出场费约为5000−10000元一场


•跨国投资银行分析师月薪约合70000元人民币


•一般一所美国大学提供的奖学金约合人民币每月15000元


•北京新东方讲师的课时工资约为500−1000元


•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5000元


•高中生家教的市价约为每课时40元,但有朋友指出,家教工作中,实际备课、来回路程所花时间与上课相当,甚至更长。


•我校勤工助学在不同岗位价格略有差异,基本工资按上海市2008年3月民生保障政策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核发,每小时8元


•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为960元/月


我根本不需要列出更为悬殊的价码差距。这样的现状已经足够那些正在(或者正准备)投身打工大潮的同学对号入座,反观自己劳动的档次。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将来的身价有一份清醒而客观的期望。在面对各种兼职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说服我们的自尊:


参加这样的工作,我们是不是正在以过于低廉的价格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在交大,大多数同学家中没有许多房子也没有许多车,但他们是幸运的,至少有家庭可以负担他们在校期间的开销,不需要同学们为了筹措生活费,一边上学一边廉价地出卖自己宝贵的时间。所以,对于生计无虞的同学们,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为了蝇头小利在最底层的劳动中苦苦挣扎,而是应当积极地利用这份时间来提高我们的身价,为今后出卖高价值劳动创造机会。


1.5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


如果说,毕业文凭是一项增值服务,那么大学四年就是一笔投资。说到投资,请大家设想象下,如果你手上现在有五百万现金,你打算如何投资?也许你会拿这笔钱炒股炒房炒汇炒基金,或者是开公司开厂房倒买倒卖做生意。但我想,我们这样年纪的人,很少有人会认同把那笔钱换成金银珠宝,放到保险箱里存起来。当然了,看近年通货膨胀的架势,把钱存进银行吃到的利息估计还赶不上贬值的速度。


我们之所以不认同换金银保值的想法,是因为我们知道,拥有这笔财富不应意味着坐吃山空,它们应当蕴含更大的力量,带来更广阔的机遇,在我们的操纵中产生出更为丰盛的回报!


相比宝贵的青春,我们在上学期间所需要的学费和生活开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真正投下的有价值的筹码,是时间。面对着足以改变你人生轨迹的黄金时间,你是否感到了它的沉重?你又是否想过要如何计划这笔巨额投资?


如果你是一名乖孩子,每天从早晨开始好好上课,好好做作业,好好预习、复习,直到熄灯时间好好睡觉,过着这种积极健康,平稳中庸的生活,但是缺乏有效自我支配的生活(如果按照学校的规划,你会发现你可以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少得可怜)。那么,你这样退守下去,无异于把自己的青春放在保险箱里让他随着时间而凋谢。我们必须牢记这样的黄金规则:


平庸的生活方式是麻醉药。他只会束缚你,让你没有作为,甚至没有出息地度过大学的四年。


无论你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哪怕任何事情都不做,时间也会从我们的身边溜走。我们必须一日三省问自己,今天的时间是否过得有价值。


一般来说,一项任务的价值,取决于它在时间尺度上的作用效率。花同样的功夫,我们应该尽量多做那些对整个人生都产生正面影响的事情,少做对中期的未来产生影响的事情,不做那些只对近期产生影响的事情。当然,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是最应该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花适当的时间锻炼身体能让我们终身受益,值得做;但是即便只花同样时间,我们也不应该打游戏,因为那只能获得转瞬即逝的空虚的精神愉悦。


其实,何止是体育锻炼与打游戏。我们上课、学习、考试这些事情是否真的值得去做,也都必须经过理性而批判的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有不少同学是为了GPA而上课。这些同学的错误在于,首先他们没有意识到,有许多提升GPA的办法比上课更为有效。关于各种方法具体的实施,请参见第三章《生存技巧》;同时,这些同学更没有想过GPA本身是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很遗憾地承认,由于舆论的导向,GPA几乎成为了我们大学的一切。在短期,它绝对是重要的。除非你要保研或者转专业,其余的情况下GPA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对于出国的同学们,成绩的作用已经被过分夸大了。关于这一点,在《为了留学而出国》一节还会详细讨论。


如果把目光放得稍微长远些,哪怕只是毕业后一两年,GPA就会贬得一文不值。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了这一块“敲门砖”而折衷了我们的远期目标?


安排时间道理真的很浅显:成功人士往往会津津乐道于他们在校期间锻炼出的专业素养,但几乎没有成熟(甚至不需要成功)的人,喜欢炫耀自己当年高数考了年级第一。


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会给“上课”找一个更加堂而皇之的理由:学习知识。关于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所关注的所谓“解题技巧”,我已经不想再作赘述。简而言之,上课中,我们获得有用知识的效率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任何一种有效的自习方式都会轻松地获得更大的回报。打比方说,一个学期的英语课,每周四节共计48小时。在课堂上,我们有一半时间要忍受台上同学支离破碎的英语。然而,花同样的时间,一个智力正常的同学完全可以熟练背诵2000个单词(这个数字是根据广大GRE考生的备考状况进行的保守估测)。这2000单词足够让你的英语水平整体上一个台阶。敢问,一个学期的英语课,你又能学到什么呢?最多不过是熟练背诵那本来就已经很寒碜的课文而已。当然,英语课只是例子,你会发现你身边几乎充满了更值得谴责的例子,其中不少比英语课更甚。这些事情经常会包括(但不限于):


•学生会议。几乎所有的学生会议,无论是在大礼堂举办的全校大会,还是社团头目临时占用教室举行的小规模会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毫无效率可言。


•毫无组织的学生活动。通常在无组织的集体活动中,等人、闲谈总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甚至让人怀疑活动的主题就是等人和闲谈。


•费时费力不讨好,但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脱的临时工作。学校很多老师或者学生领导,喜欢把人当壮丁使唤。但是你要时刻清醒,你的身份不是临时工。“帮忙救急”和“工作”这两个概念必须区别对待。


我们应该对计划时间下的工作量有足够认识。小到一小时、一天,大到一个暑假、一个学期,或者是大学四年,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不能完成计划自责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的牛人和大多数庸人的主要差别,一方面在于有没有时间可以利用;再一方面,就是时间的利用率。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紧迫感,以保证时间不被虚度。只要你能把在校期间的时间正确地加以利用。不需要超人的天分——甚至不需要特别努力,你都有望在你的专业领域里出类拔萃。


1.6总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当我们迫于学校的教学计划,被迫选一些看上去比较没用的课程时,总会听到一些充满善意的劝慰:“这些知识多学一些也没有什么不好,没准哪天就能用得到呢!”这种话乍听起来仿佛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谎言。


连高中教学都已经文理分家,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当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划。令人遗憾的是,学校教务部门经常异想天开地把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课程推到我们面前,以为让机动学院的学生同时掌握心理学和化学实验,就能打造出所谓的复合型人才。我们之所以拒绝学习那些对自己不是特别有用的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对我们的价值太低。


事务对我们都会有影响,其价值必须定量,而非定性地讨论。出去义务扫马路可以陶冶你的情操,还可以锻炼身体。坐在家里背单词背一天你可以学会数百个新单词,提升英语水平。按照上面提到的“善意的逻辑”,这两者各有好处,仿佛难以取舍。但是我想在实际操作中,不会有人认为前者对你的益处更大。


说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总能见到某些组织的头目派手下同学站在食堂门口发传单,以“锻炼大家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也能见到不少同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学了许多与自己职业规划毫无关系的课程,美其名曰“扩充知识面”。


在打着各种华丽口号的诱惑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并且时刻告诫自己总有更值得做的事。


1.7做研究的兴趣


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进行独立研究的时候,你最需要的,是兴趣。不要说,“有研究经历好出国”,不要说“没什么其他好出路所以选择做研究”。浩然高科技大楼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没有兴趣的徒劳坚持通常是很危险的。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只有对一门学科的喜爱,才能成为你唯一和全部的动力。这个喜爱不应当是抽象的,喜欢某门学科和喜欢某项运动从道理上很相似:比如你说喜欢篮球,你一定不会是因为看到那个球在地上滚就觉得很兴奋,而是因为你对篮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有足够的了解,所以才喜欢打,或者喜欢看篮球。喜欢一个学科也是一样,无知的兴趣一定是苍白的。


走进一个学科之前,最先应该知道的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不应该被广告一样的花哨演示糊弄住。


开始搞研究,并不必然意味着你要和学校里一个实验室有行政上的关系。真正扎实的认识应当是从阅读和学习中开始的。你可以试着去看这个学科最新的影印版教科书。(顺便说一下,在绝大多数高新技术领域,对于教科书的选择,我们能接受的下限是外文作者的中文翻译。尝试阅读所谓国内专家的专著只会让你的思维变得更为混乱)如果在大致看完这些书籍之后,你还能保持之前的热情,那么我非常鼓励你尝试进入该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去做研究,那么你从一开始就应该期望着自己能够做出影响到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原创性工作。绝对不要随便跑到研究小组里给人端茶倒水,指望着通过打杂来获得一段所谓的“研究经历”,或者是一篇文章第N作者的署名权。在研究过程中,相关知识不够没关系,数学不好也没关系;但是无论如何,你需要保持一个独立思考的心态。如果有好一点的工作,可以发牛一点的文章;价值略低的工作也有名气小些的出版物可以发表。但归根结底,发表文章需要的是你的原创性思考。至于那些一年上百篇论文的高产教授和一年数十篇论文的高产学生们。我们只能很遗憾地说,他们的工作是不值一提的垃圾,这种人的存在,简直就是丢中国人的脸。


1.8关于工作


在第一章结束之际,有些同学可能已经发现,我们在本书中强调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学术研究。很不幸,由于本书的主要作者们都没有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因此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晰的对于工作的准备纲要。而且,由于“参加工作”这个方向并不像“搞学术研究”那样,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和标准。研发类、管理类、市场类、测试类等工作对个人的要求有巨大的差异。我们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工作方向的具体准备方式,只能希望准备毕业之后继续工作的同学,仔细思考自己四年大学的计划和未来的人生规划,合理利用时间。我们非常自信的是,这本书也肯定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很多启发。


访谈集


2.1为了留学而出国


2.1.1为什么要出国?


在饮水思源BBS的go abroad板上,诸如“我要出国,请问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已经屡见不鲜。但令人失望的是,关于出国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我为什么要出国?


为什么要出国?出国有什么好?背井离乡,远离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文化,去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懵懵懂懂地随着人流远赴海外,就像当年的淘金热潮一样,因为看到别人手中金灿灿的金子而远赴阿拉斯加,却不想想别人凭运气拿到的东西,你也一定能拿到么?


我认为,出国读书的人主要考虑了下面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外的教育质量高,学术水平好;另一个是国外的生活条件好,希望借读书而定居海外。当然,在出国人群中,还存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非主流原因,比如因为男、女朋友出国了,于是为了追寻爱情要远渡重洋;比如邻居亲戚都出国了,为了给家里给祖上争口气,咱也要出去走一圈。


各种各样的理由不一而足,不过,我们希望你拥有的是一个“积极”的理由,也就是说,你是为了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而选择出国这条道路,而不是因为你厌倦了当前的生活、想逃避现状而走上这条道路。在出国的问题上,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心理是极其可怕的。如果在一个对你的血统没有歧视的国度里,在一个竞争并不算激烈、甚至生活上还称得上有保障的社会中,在一个对你来说没有任何语言、文化障碍的环境下,你都算不上一个成功者的话,你有什么资本可以奢望在出国后,自己能够摇身一变,以胜者的姿态生存下来?你又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失败?你怎么就那么自信地说因为我在国内做不好,所以我出国就能做好?成功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成功方式,但是失败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完全相同的失败方法。


海的那边,一样很残酷。


至于刚才提到的两个主要出国原因,我们也必须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别。的确,国外的学术水平高,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不懂事的拟出国人员们几乎不会怀疑这一点。而且若不是有国外先进的教学体系做对比,我们也不会写出这样一本手册来历数交大方方面面的问题。国外的卓越的教师队伍、自由的研究氛围、丰富的研究资源,都使国外的大学成为我们所热切向往的治学圣地。不过,在茫茫的申请的大军中,又有几个纯粹是为了追求知识而出国留学的呢?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高考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高中知识么?显然不是——你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怀疑这一点的人请你想一下你做过的那么多的高考模拟题或者是竞赛训练题,回忆下你当时心中在想什么)。那么你来到交大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么?对于大部分人,好像也不是。(否则你完全可以自由旁听课程,而不交学费)。你为什么还要付每年近万元的学费来考试拿文凭呢?答案很简单,你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是为了将来有好的出路好的前途。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原因,那么似乎这个出国的原因就不怎么准确了,某个环境的条件如何如何之好并不是你去到某个环境中的理由,你能从这个环境中获得什么样的成就,才是你前往某个环境的原因。


对一个人来说,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很多的要素。那么,你所追求的事业,到底是需要更多知识?更广的人脉?还是实践能力?抑或是其他因素?对于绝大多数人,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并不是那么急迫地需要学术能力来带给自己更好的前途。若真如此,那么国外大学的学术优势对你就是毫无意义。于是,付出大量时间,换取一张文凭就不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用同样的时间,你完全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并锻炼更有用的能力。高学历的文凭不是万能的,而青春实却又太过宝贵,是不是真的要下定决心毕业后读书,需要经过每个人的深思熟虑。


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更多知识呢?当然,我们认为,那些希望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我们不仅鼓励这类人出国,而且我们还要更坚定地反对他们留在国内深造。


在国内的学术圈里,一方面大家忙于恶性竞争:导师划山头分派系,人际关系极度复杂,各种包括造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而另一方面,政府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也小得可怜:我们怎么能指望一个博士生每个月工资不到800块钱,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做出惊人的研究呢?这诸多的弊端,使得中国高校成为学术研究领域最差的环境之一。想在这样一个几乎没有高水平学术成果的泥潭中拔足前行,需要你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太大!这还只是从客观条件来说,而从对你的前途的影响来说,一个学术工作者,在博士阶段如果没有受到国外一流名校的严格训练的话,那么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科研领域,做不到最好,就意味着你没有任何用途,你只有做出全世界最前沿最顶尖,别人没有做出来过的东西,才能算是科研。如果你没有在学生阶段受到良好的训练,那么以后你想靠学术研究作为谋生之计,基本没有可能。


除了希望从事学术类工作的人,还有希望以后从事技术类工作的人也是需要知识的,他们出国继续学习一部分知识也是有必要的,不过是不是需要读博士,我们下文还会探讨。如果以后希望从事管理类工作,那么我们一般认为,在你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考虑出国求学的问题比较好。


那么再看另一个原因,国外的生活质量高。这是很多人在心中的一个梦想式的断言。各种媒体不时地对国外生活质量的评论确实令人向往。但是,那种生活是在国外已经成家立业,落地生根的人的生活,不是一个外来者从最底层开始奋斗的生活。为了融入这个国外的社会环境,适应文化,同时能够获得法律上的居住乃至国民资格,你要付出多少努力?这努力是否值得呢?以美国为例,从你开始申请F1学生签证开始,美国政府已经开始了对你的考察。在你毕业之后,最重要的工作签证H1B的发放是通过完全平等的抽签进行的,而抽中率不足50%。然后如果你想获得著名的“绿卡”,拥有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的话,还需要参加EB1、EB2的申请,这一步只有28%的成功率。最后,如果你还希望成为美国公民,那还要等拿到绿卡5年之后才能申请入籍。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在美国落地生根,需要的时间往往超过15年,中间还有若干次的抽签申请过程并不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而用同样的时间,你很可能在国内已经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了极其可观的成就。水木清华BBS上经常可以读到当年的“牛人”回国被当年同窗的“差生”盛宴款待后,那种迷茫而又无奈的感慨。中国的发展速度有时候超乎人们的想象,国外的月亮真的会更圆么?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出国,读书是代价最高昂,效率最低的下下策。与外国人或者可以出国的人结婚,或者通过中介办理移民手续,都比读书要容易许多。(尤其是通过与外国人结婚,俗称的“抱白大腿”,可以几乎100%保证你在3年之内成功拿到外国国籍)


回顾一下,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类中的一类,那么我们相对比较推荐你出国读书:


•以科学研究作为自己事业目标的人。


•经过认真考虑的希望通过学习知识来增加自己技术背景的人。


•经过非常认真的考虑希望通过出国读书来达到定居国外的目的的人。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海归”变“海待”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国内的用人单位也越来越理智,不会因为你在海外留过学,就断定你如何出色并加以重用。如果你自己没有就读Harvard,Yale,Princeton那种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校,也没有在能力上真的比国内的同龄人有长足进步,就不要指望有哪个公司会因为一张海外文凭而重用你。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你出国镀金,回来之后发现你的同学早就已经变成了真金白银,但是人家一看你就知道你只是表面镀金,但肚子里没东西的水货。


2.1.2出国读什么学位什么专业?


出国读什么学位,在很多人看来不是问题,因为很多人只会去读有奖学金的学位,那就是博士学位。但是外行们不知道的是,要想最终获得一个博士学位,其中的要求极其苛刻,时间极其漫长,而且读完之后并不能保证你获得比硕士学位乃至本科更好的工作待遇。


博士文凭本身,并不会提高你的身价。


关于读博士,我们一再声明:不想做学术的人请务必不要读博士学位。当然,每年也有很多人不信邪地去读了博士,于是我们可以读到类似“北美wsn的奋斗血泪史”。


一个事实是,设置博士学位的唯一目的是培养顶尖科研人才。这个学位不考虑你的就业前景,不考虑你精神所能承受的压力,它唯一考虑的,是你在某一个领域做出了多大的开创性贡献。很多大学对培养博士生的期望,就是毕业之后成为专业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你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付出的努力,如果换算成金钱,绝对会比你在那几年拿到的奖学金多太多了!钱绝对不是读博士的原因。


我们要注意的第二个事实是,在读博士过程中,被导师压迫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经常是学生第一个学期过来,老板就扔过来几篇乃至几十篇文章,要你写综述、或者实现文章中提到的研究方法、甚至被要求在这些论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而到了后来,老板要求你每个学期都必须发领域顶级的会议或者期刊论文也是家常便饭。自然,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老板都很懂这一行,只要你有做不出来的东西去和老板交流,老板一定会帮助你。但是如果你天生就不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也没有热情和耐心去做,那么你就会天经地义地被博士项目淘汰了。


关于博士的第三个事实是,当你终于有一天博士生毕业后,你学到的东西往往太过于细化和深入,不能帮助你在工业界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去读博士后,继续混迹学术圈,又会是另外一道鬼门关。想继续做教授,那竞争的惨烈程度比博士入学申请更要血腥无数倍。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但是每个大学又有多少个教职位空缺?所以,如果你不是醉心学术,没有浓厚的兴趣,或者不觉得自己以后会以研究为生,那么读博士之前最好再考虑一下。在美国,很多名校毕业的冷门专业的博士因为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不能谋到工作,最后不得不再花上一两年选个护理、会计之类的好就业的专业读硕士然后就业,看了上面这些残酷的现实,你真的还想要成为他们的一员么?或者说你真的有信心做得比他们好么?


那么读硕士呢?对于那些家里有钱,能自费读硕士的人们,虽然你们不如家里有钱,出去读本科的。但是读硕士是如此容易的一件事儿,以至于只要是交大的学生,如果智力上没什么大障碍,总归能去一些还不错的学校并且轻松毕业(相对博士而言)。在国外读一个硕士,你可以见识到很多人体会到更多的文化以及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有最重要的,一张烫金文凭和不错的前途。而且,对于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读博士的人来说,你也可以通过一个硕士学位,给自己更多的经历来感受是否真的要做科研,同时读硕士的过程还可以对你的博士申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读硕士除了花钱多一点以外,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们强烈建议家庭能够负担的同学先去读一个硕士看看。当然,如果是没钱读硕士的同学,你也不要太灰心,人生本来就是如此的不公平,一个人的家庭比你多一点钱可以让他读硕士实在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有太多太多的人根本不需要读硕士,甚至根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坐拥万贯家产,一辈子都比你过得好。所以大家只要尽自己能力去努力,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能够过上自己能达到的最好的生活,也就可以了。


至于专业的选择,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许多盲目性很强的申请者错很容易错误地用“是否容易申请”,“是否好就业”来作为引导他们人生轨迹的风向标。要知道,越好申请的专业,恰好是那些不好就业的专业。相反,那些有光明前途的职业,通常也就意味着惨烈的竞争。比如医学博士MD(Doctor of Medicine)和法学博士JD(Doctor of Jurisprudence),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很光明的前途。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有大陆应届毕业生被这样的博士项目录取。另外,一些名校的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竞争惨烈度甚至要比博士还要强许多。所以说,不管是申请的难度还是就业的难度,根本不应该成为左右我们选择专业的理由。


读什么专业,要看你自己的长处和兴趣。你经过深思熟虑后投身的专业,必须要能让你获得最大程度的智力满足。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必须要向那些为了自己的满腔兴趣和热情去读书的有志青年致敬。我们也坚信,这些人的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前程。


2.1.3出国都有哪些步骤


在你下定决心最后决定申请国外大学时,你要把最优秀的能力展示给大学招生委员会看,向学校证明你是他们最需要的人。因此,在申请前准备时,你最好努力把自己变成学校需要的人。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需要的是有潜力的研究人员。在学校的培养下,这些人会成为引领科学发展的精英。然而空口无凭,潜力的大小需要经过证明。最理想的证明是你过去已经做出了出色的研究,那么很自然地你肯定有资格攻读博士学位。对于申请硕士,一般来说你只要比较宽泛地证明你在这个专业有扎实的基础,综合素质也很优秀,就足够了。硕士的入学要求会比博士低很多。


详尽的申请步骤超出了本书的范围,请参考相关论坛。


2.1.4为了申请出国,大学期间需要准备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严重的误导性,出国不是你的目的,而是你变得更强的手段。你未来的人生规划是什么,那么你大学期间要做的,自然就是为你的人生目标奋斗而准备。但是,就像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高考,但是“高考怎么准备”却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一样,我们接下来还是从我们的角度讲讲大学四年怎么准备出国。


从统计数据来看,GPA在出国申请的过程中,仿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我们听到的那些去牛校的学生,他们不一定有什么像样的研究经历(实际上很可能是根本没有),但却几乎个个都有狂高的GPA。于是,每年的申请者和舆论就一致认为,只要GPA高,就可以横扫国外大学。


但是,这只不过是部分人的错觉。首先,国外的大学确实比较重视GPA,但前提是你毕业于一个体面的学校。如果一个上海交大毕业生和一个MIT毕业生并排站一起,大家GPA都是3.5,可是你能说两者的学习一样好么?坦白地说,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大陆勉强算得上“体面”的大学,只有清华北大。不要说咱交大国内第四(或者壮壮胆子,说第三)——很遗憾,只有前两名上得台盘。


这种误区出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如此的平庸,以至于大部分人除了GPA什么都没有。于是对于国外的大学来说,也只能通过GPA这唯一的信息来衡量中国申请者的能力。GPA高就能出国这样的错觉这样的错觉就以讹传讹地扩散开去。我们每年都会看到某些成绩最冒尖的学生申请PhD却一败涂地。对此,我们唯一的解释是,这些人实在太看重GPA,以至于其它方面(往往是研究方面)实在乏善可陈。


在GPA方面我们的建议是,但凡你能做一些比GPA更有意义的事情,显然会比死磕GPA更有帮助。毕竟不管大家怎么努力,每个专业的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人,卷入这种恶性竞争只会让你荒废时间和精力。


我们应该做什么?做研究!而且要做一流的研究!如果你肯努力,那么做出好的研究成果并非不可能。随着海外院校对中国学校GPA含金量的重新认识,研究成果在出国申请过程中的权重日渐增加。它甚至可以扭转你的一切劣势,把你送进最顶尖的名校。这直接导致出国申请的竞争从GPA,渐渐地转移到论文上来了。国外大学也发现,与其冒险去招一个可能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的人,不如招一个可以实实在在做出研究成果的人。一篇优秀的论文压倒众多GPA狂人的例子已成了常见的现象。所以如果你要出国留学,那么提前接触研究是极端有必要的。它不仅在申请学校的竞争中能让你脱颖而出,更且能让你自己思考自己是不是适合做研究,甚至在选校、联系教授阶段,都会带给你非常好的先机。具体如何做研究,请参考本书关于研究部分的论述。


当然,既然是出国念书,那么语言方面的准备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我们不应该把对英语的学习当成一个负担。如果你真的想要做有意义的学问,那么你没有任何理由不看英文的著作和论文,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了解国外的最新科研进展。而很自然地,你的英语能力会随着你在专业方面的努力而不断提高。多读英文原著,多和国外的优秀研究者交流,尽可能地让自己融入到科研的前沿,那么你的英语能力很快会有质的飞跃。当然为了能够出国,你必须得参加几项英语考试,比如TOEFL和GRE考试。不过,这些都是你到了大二可以慢慢了解和准备的,而且只要你足够的重视和一定的时间,通常都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所以我们不建议你为了它们过分担心。


2.1.5警惕出国中介


如果你家里面肯出钱自费出国读书,请直接跳过这一章。你完全可以找十个中介坐下来和他们谈:“我愿意自费,并且只想进美国前十的名校,另外牛津和剑桥也可以用来保底。”那么,请相信我,中介公司一定会按时将录取通知送到你手上的。


但是,如果你不想增加家里的负担,或者你有一份最起码的勇气和正直的心。那么,请你务必远离中介公司的圈套!之所以需要“勇气”,是因为申请会让你经历各种人生的转折和不确定性。一个未经世事的学生想要站着面对这些挑战,是需要一点点勇气的。之所以需要“正直的心”,是因为绝大部分中介公司在帮你申请的时候,都会在从包括材料制作、推荐信、以及套磁上,有不同程度的作假行为。而且,由他人帮你完成申请材料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作弊行为了。


那么,这些号称专家的中介公司,到底能有什么样的技术含量?毫不夸张地说,国内九成以上的留学中介只是在做着application filling-in的工作,而这些工作,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他们能做到的,只是收集大量目标学校的申请表格,将你的基本个人信息填充进去,然后从非常有限的模板中,凑出Personal Statement ,Writing Sample以及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这种申请策略不但说不上能起多大帮助,反倒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使用模板抄袭的行为一经发现,会给申请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出国中介的骗局


大量留学中介的服务都已经外包给了海外留学生或者在校英语老师。我和我接触过的部分朋友都接触过相关的工作。很多人在申请时由于信息极度缺乏导致了极度不自信,强烈想找到一个稳定的支柱。而中介正是利用了这种心态,给你展示他们那化腐朽为神奇的“成功案例”,并用各种“无效退款”的保证让你安心。然而这一切都是骗局。


到目前为止,在我接触过的数百申请者中,靠中的“华丽包装”让自身实力得到提升并获得名校认可的案例,一个都没有!如果中介声称,有些人


通过他们的服务进入了顶级学校的顶级项目,那我有八成把握认为该事件属于下面两种情况之一:


1.中介在撒谎。出于保护客户利益的考虑,中介没有义务向你证明他们去年那个去Harvard的客户到底是谁。也就是说,客户这边根本无法证明是不是真的有人在中介的推荐下去了Harvard。


2.客户是中介聘来的。有的时候,中介宁肯倒贴钱,也会让一些自身条件极为优异的学生成为自己的客户。通常,这些客户的“硬实力”足够强(例如已经发表了世界顶级的论文),不需要什么技巧也有实力冲击全球最顶尖的学校。中介为了打广告,把这些学生拉到自己麾下。这情形无异于当年某些补脑药请高考状元做广告——打死我也不信有哪个状元是靠喝药考出高分的。


中介的骗局还不止这些。哪怕你是一个背景和水准都非常一般的同学,他们也会将一些很著名的学校列在合同中,但要注意的是,最近美国经济情况很差,以至于一些听上去颇为华丽的名字(例如常春藤联盟中的某些学校),每年也会发出数额惊人的Master Program Admission来支撑财政。(顺便说一下,交大每年出国的人群中,有不少是属于这样的情况。)这种录取,与我们常说的Offer是不同的。此类项目每年要收取极其高昂的学费,并且不提供任何奖学金机会。对于自费项目,拿到Admission并不是什么难事,根本不需要所谓的高人给你指点什么特别的“申请技巧”。


至于“无效退款”的保证,就更是纯粹的噱头了。一个公司每年可能会接待数百客户。就算你的申请一败涂地,连很差的保底学校都没有拿到,到了让他们退款的地步,他们也不过只是损失了百分之一的暴利(中介的边际成本很低,有的完全是在用去年某人的文章,稍作修改就成为你的申请材料,几乎无需额外太多成本。自然,失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你失去的却是一年宝贵的时间。


你愿意将希望寄托在中介身上么?如果连将自己推销给目标学校都全盘需要第三方帮忙,留学的意义在哪里呢?


如何有效利用中介


中介为了招揽生意,通常除了高昂的费用(三到五万起,还要再加20%左右的奖学金提成)外,也会在先期提供一些免费服务,诱惑申请者上钩。其实大家在申请的时候,可以考虑有效使用这些免费服务,以下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带来些启示:


首先,我们准备好相关信息,比如自己的简历,学习计划,然后草拟一个待申请学校的学校列表。大概列出15到30所学校即可。接下来,拿着自己的背景资料,去找中介A谈。


在谈话时,要流露出“花多少中介费我都不在乎,只要能进牛校拿全奖”这样的心态。这时中介A一般会先抑后扬。在谈话的开始一定是会狠狠地打击一下你的积极性,比如从你的申请材料中找到一些弱项,让你发觉自己独立申请学校是多么的危险。但接下来,他们又会话锋一转,表示公司有高人,能特别针对你这样的学生制定必胜策略,帮助你在如此逆境中申请到不错的学校,甚至还能拿到奖学金,一轮商量过后,再帮你列出一份他们认为更加有把握的大学列表。谈过之后,你用你的列表和中介对比,修正自己的定位。然后再和中介B谈,再和中介C谈...


通过几轮和中介的对话,你再参考前人写的各种申请总结,就可以大致给自己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并且,在谈判中,中介对你优缺点的分析,也有助于你在今后的申请中扬长避短,把材料准备得更出色。京沪有几家有名的中介,读者在申请时可以顺便走走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2.2做真正的研究


2.2.1合理的研究态度


In ever did a day’s work in my life. It was all fun.


—ThomasA.Edison


我们不应该为了PhD学位而含辛茹苦地做研究,正如我们不应该为了特长生加分而痛苦地练钢琴、提琴一样。基础知识、研究灵感、交流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之类的较高要求暂且不说,要想成为一名研究人员,一个人至少不能讨厌研究(相对他所能从事的其他工作而言,不讨厌研究)。


不少同学之所以进实验室做研究是为了出国。他们甚至明目张胆地说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合做研究。这种为了出国而做研究的想法本末倒置,是非常错误的。出国念书的核心目的,本应是为了争取一个更好的做研究的环境。对于一个不适合做研究的人而言,花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读博士,那就像坐牢一样痛苦!我认识好几名同学,他们在本科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要投身科学事业,但是真正坐在实验室里,不到一年就坐不住了。最后只拿硕士学位就匆匆走人。我很想告诫这类同学:费尽心思把自己往PhD的火坑里推,是一件可悲而且可怕事情!


2.2.2区分上学与研究


各位平时上课、学习、考试、升学,仿佛是在挤一条独木桥:考点就那么多,题型就那么几种,学生不需要天分,甚至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闷着头往前冲,总可以高分过关。而对于一名研究者而言,摆在你面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汪洋大海,仅靠毅力闭着眼睛向前冲是很难看到新大陆的。研究中没有辅导书,也没有老师告诉你教学大纲,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是每名研究人员自己的事。新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自己归纳知识结构。如果有人问及你正在做的工作,你应该能像从GoogleEarth中找自己家一样,把自己的工作在一年、五年、十年、甚至整个世纪的时间尺度下,并且清晰、准确、不带偏见地勾勒出你正在做的工作在整个学科中的位置。可以说,清醒的位置感和准确的方向感,是比雄厚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成功要素。


在研究中,知道做什么比知道怎样做更为重要。


在上课中,我们面对的绝大多数作业题都是有答案的,并且这个答案一般都短到几张纸一定能写出来,而研究则不然。没人能保证哥德巴赫猜想一定是对的或是错的,也没人能保证你正在做的研究是否一定会有漂亮的结果。如果知识掌握没什么大问题,做作业通常会带给你一帆风顺但是平淡无奇的感觉,而做研究则是正相反。在绝大部分研究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工作经常是没有效果没有方向甚至没有头绪的。但伴随着这长期的压抑,攻克难关所带来的瞬间的欢乐也绝非做出习题可比。


一个成熟的研究人员必须学会习惯失败。


2.2.3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是一个很有技巧并且很注重效率的工作。刚刚进入研究领域的同学们,最大的障碍往往是要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不知从何处入手。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为自己绘制一张关于知识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我们要标明自己所在领域的研究对象,主流研究方法,研究分支的结构,以及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和最新进展。只有搞明白这些事情之后,我们才能朦胧地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学科,自己最欠缺哪方面的知识,以及最重要的,应当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获取知识。


在进入研究领域的第一步,我不推荐直接读论文,因为论文总是给人一种承前启后的感觉:他们大都是建立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且里面所记述的工作通常也并未完结。这些显然不适合一个初学者来阅读。


我们在研究起步阶段,应该仔细阅读该领域的权威教科书。一般来讲,知识会随着时间而沉淀,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变得精炼而富有结构性。一本好的教科书则可以很好地总结记录这样的结构。较新的教科书可以涵盖上个世纪末到本个世纪初的绝大部分科学成果,对当今的研究热点一般也会有较好的介绍。负责任的教科书还会提供翔实的参考文献,并推荐进一步的参考读物。


对于教科书的选择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初学者想在短时间评估书籍质量,首先应该咨询学长,让他从他确实读过的书里给你一个合理的推荐。或者,你可以重点关注教材作者的身份,以及教材的应用范围(被哪些名校选为教材)。一个简单的技巧是多关注国内的影印版书籍。因为各大出版社在引进影印版图书时,肯定会做谨慎的评估。经过这样评估甄选出来的教材,通常是广受好评,多次再版,并被诸多国际顶级学府选定为教材的佳作;并且,引进影印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鼓励阅读此类书籍——哪怕是对于英文阅读比较吃力的同学也是如此。如果你因为语言问题,正在考虑选择影印版图书的中文译本,那要请你慎重。由于现在很多专业图书译者的水平低劣,职业道德缺失,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读得懂英文原文却搞不明白中文译文的情况。


如果想选择中文书籍进行阅读,那你就要更慎重了。除了极少数专家外,大部分中国学者用中文所撰写的科技类教科书,其质量让人遗憾。而且一般来说,越是前沿的科技,国内教材质量越差。这些书籍摆在身旁查阅尚可容忍。但是他们非常不适合作为初学者的启蒙读物!


一般教科书上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当我们对框架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分支定为自己中短期的研究课题。继而开始综述(review)类文章的阅读。所谓综述,其最大的看点在于对于过去知识的总结和回顾——他们记录了关于知识的知识。不少学科都有专门的综述类杂志,例如Annual Review, Nature Review。各大学术索引擎诸如Google和Scopus,也都支持对综述类文章的搜索。另外,综述类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也极具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综述,我们很容易找到近年来优秀文章。从这些文章开始学习,我们就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科的全貌,因为无论从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的细节。能被综述类文章大加赞赏的论文,一定有他独到的地方。


2.2.4衡量学术价值


没有老师给你判分,也没有参考答案可以借鉴。在做研究的时候,我们只能靠自己思考来辨别一个理论的学术价值。


首先,有必要澄清在国内非常猖獗的SCI崇拜。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个文章索引系统,收录了全世界出版的各个学科的科学论文。(与之对应的,还有EI(Engineering Index)索引。二者大体相同,在此仅以SCI为例。)之所以有人花大量人力物力编制这样一个索引系统,是为了方便检索,而并非试图对文章的质量进行甄别,或者排出个高低档次来。在国际上,只要不是太差劲的刊物,几乎都会被SCI索引收录。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自己发表的论文“被SCI检索”的时候,你要明白这绝对不是什么值得羡慕的事情。对此,我们只能说,被SCI检索的文章是垃圾的几率,比不是SCI检索的文章是垃圾的几率要小一些。而至于这个人的文章本身,我们还是无法确定它是不是垃圾。前几年MIT有个学生用计算机随机生成出几篇文章(详见pdos.csail.mit.edu/scig),也顺利发表在了被SCI检索的出版物上了。


真正能断定一个理论是不是垃圾,有多大价值,要看他会不会被后人记住。真正好的理论往往会引发人们广泛而深刻的探讨,甚至是争论。后来的人们会站在该理论的基础之上做出更为充实的科学贡献。如果在一个学术会议上,你的文章能让大家在上厕所时候还在讨论,我敢说这文章一定是个好理论。如果用量化指标做参照,论文的引用数可以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当今学术界的顶尖科学家基本上都有几篇引用数(cite index)达数千的成名之作。而实际上,学术界比较通用的“影响因子”,也是通过引用数计算得到的。


但是即使参考引用数这个指标,也仍然存在特例:有些极端功利的作者在意识到引用数的重要性后,通过不必要的“自引”(在自己后来写的文章中引用自己原来的文章)来提高论文引用率。


除了衡量别人已经发表的文章的学术地位,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客观地衡量自己未发表理论的价值。下面三条原则可以简单地衡量一个理论的内在价值:


新颖好的理论必须包含足够新颖的思考。那些你看到题目后就能猜到八九不离十的文章一般不是好文章。所谓科技论文,与实验报告的区别在于:文章的目的是宣扬新思想,报告的目的是记录实验过程。


简单我只听说过某个理论复杂得臭名昭著,但却从来没听说过某个理论因复杂而受到赞扬。而实际上,越复杂的理论越有可能是堆砌着补丁的伪装——其内在思想却是肤浅的。为了避免把一个研究问题进行不必要的复杂化,我们必须攥紧Occam的剃刀:Entities must not be multiplied beyond necessity.


普适好的理论要有广泛的听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应该把主要研究精力放在某个领域中某个特定子问题的某种特例上,因为哪怕有朝一日你成了这个特例问题上国际一流的专家,你的听众也不过几十个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这个理论对整个物理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5一些常见误区


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走进各种误区。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你给思路,我来实现:有些学生,他们具有不错的基本功,实验动手能力也很强。但是却缺乏独立精神。在身边我每每可以看见这些同学日夜辛勤,但是却从事着低级的,缺乏创造性的工作。这些人可以成为很好的工人,但他们绝对不是称职的研究者。


虽说任何一个研究小组都必须有人来承担具体的工作,但我们的态度必须鲜明:我们不应因这些机械性工作而满足,更不可能期望“你说方向,我来实现”这样的工作模式。


为了给做研究打基础,认真上数学课:如果你真正立志做研究,那么基础知识,尤其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知识和上课关系真的不大。哪怕你交大的高数考了100分,充其量证明了你具有很好的应考能力。但是你用应用数学解决科学问题的本领到底有了多少提高呢?不要寄希望于通过上课、做作业就能掌握应用的能力。相比来说,更加直接而且高效的方法是早日进入研究领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锻炼。


这个课题太难太简单:很多人会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这个理论太难,一定做不出什么东西”,或者“这个理论太简单,做起来没什么意思”。的确存在很难,或者很简单的理论,我们的取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一个人习惯性地把新方向要么归为太难,要么归为太简单,这就是一个非常差的研究习惯了,会让他的研究根本无从下手。


担心自己理论太简单:不得不说,故弄玄虚是现在学术界一个很坏的风气。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简单理论包装起来,冠以时髦的数学或者物理名词,以为这样就会显得自己很渊博。实际上,这种做法乍一看也许会显得很花哨,但是在时间的考验下,过不了多久就会原形毕露。没意义的复杂包装只会让理论显得更丑陋和拙劣。对于这种刻意复杂化的趋势,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像抵制随地吐痰一样坚决抵制之。


2.3管理者的智慧


我们身边总能找到不少浮躁的同学。他们对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