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岳飞明明已经连战连捷,宋高宗还是硬要议和呢?
这段历史的战报,确实太过于魔幻了。金军死多少人就不说了,光看看金军没了多少马。
5月24日,李宝从山东爆了完颜宗弼菊花,击溃4个千户骑兵,缴获马匹1000多。
6月9日,刘锜击败完颜宗弼的精锐骑兵,金军死5000多人,伤10000多人,死了马匹3000多匹。
1140年闰六月24日,岳家军的张宪击溃金军3000骑兵,缴获马匹。25日,岳家军的董先和姚政杀退镇国大王、韩常和邪也孛堇率领的6000骑。同日,岳家军的杨成击败金军万夫长漫独化率领的5000骑,几乎团灭对方,缴获马匹350。
7月1日,岳家军郝晟遭遇金骑兵数千,金军败退。
7月2日,岳家军梁兴、董荣击溃金军骑兵5000,金军大败,尸横十里。之后金军卷土重来一万兵马,又被梁兴、董荣杀了十之七八。
7月8日,完颜宗弼带精锐骑兵铁浮屠15000和岳飞决战,最终金军尸横遍野,铁浮屠几乎全军覆没,被缴获战马200多。
7月10日,完颜宗弼派出1000骑兵先锋,被岳家军王刚斩杀统帅,杀散了其他兵马。
7月13日,岳家军杨再兴遭遇金军主力,自己带300人全部战死,但斩杀金军2000人。
7月14日,完颜宗弼带30000骑兵,10万步兵又来了,岳云血战。最终金军溃败,马匹被抓3000多。
7月18日,岳家军张宪又遭遇金军骑兵6000,击溃金军后金军尸横遍野,缴获马匹100多。
就岳家军这样的大胜(后面的朱仙镇就不说了,史学家并无定论),结果1141年正月,完颜宗弼带了9万大军又卷土重来了。
这金兀术不仅仅是个死灵法师,光这战马补充的速度,金军高低得有几个德鲁伊(光完颜宗弼这里就多少骑兵了,金军又不是只和岳飞部队打,那边韩世忠吴磷都在打)。
言归正传,岳飞肯定打赢了,但大概没有赢到能一战定乾坤、直捣黄龙的那种程度。
同时,岳飞是7月18日接到的第一道退兵命令,从时间上看,很明显是在岳飞击溃铁浮屠之前赵构就发了命令,远在临安的赵构没有预测到岳飞能有这样的胜利,在7月初得到岳飞阶段性成果后,赵构选择保守打法,见好就收,于是要求岳飞退兵。
因为当时7月之前,岳飞收复了河南很多县城,为了守护新打下来的县城,岳飞不得不分兵驻守,从而自己的主力部队越来越少。等他到郾城的时候,兵力已经很少了,完颜宗弼果断抓住岳飞分兵的机会,直接亲领金军最精锐的铁浮屠突击岳飞所在的郾城。
但完颜宗弼低估了岳家军的战斗力,虽然兵力极度劣势,但岳云拼死血战,岳飞本人亲自冲到最前线挽弓射击金军,在岳家军强韧的防御下,顶住了完颜宗弼的突袭。
但从之后金军的表现来看,金军的伤亡大概并没有描述的那么大,因为郾城之战仅仅几天之后,完颜宗弼就又集结了大量的军队发动进攻,却又一次败退。
从岳飞顶住完颜宗弼第一轮进攻后,岳飞就一直试图寻找金军主力决战,但始终没能成功。因为岳飞的兵力不够多,尤其是骑兵明显不如金军多,依靠步兵的机动性防守还可以,但如果主动出击很容易被金军牵着鼻子走。本身为了守河南已经分兵很多了,再分兵更容易被逐个击破(杨再兴就是因为分兵后遭遇了完颜宗弼主力,全军阵亡殉国)。
完颜宗弼的战术也很简单,就是和岳飞拉扯,你兵力一旦分散,金军就依靠骑兵的机动性来尝试进攻岳飞本尊的主力部队,打不过就跑。岳飞集结兵力,完颜宗弼就弃城往北跑。
反正河南河北大着呢,岳飞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没法孤军深入,于是岳飞请求赵构命令其他人来支援。
但可惜的是,古代通讯不便,岳飞7月8日打退了铁浮屠主力这件事,等赵构知道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因为赵构在还没收到大捷汇报之前,大概就是岳飞决战铁浮屠那两天左右的时候,已经给众人下了撤军的命令。
因为这次战争,并不是只有岳飞自己在打。韩世忠和吴磷都在和金军僵持,他俩没法腾出手支援岳飞,而且他俩一个在陕西一个在江苏,离得岳飞很远。
离得近的只有刘锜和张俊,但刘锜之前以少打多刚刚和完颜宗弼血拼了一场,虽号称大胜,但从金军后面的表现来看,恐怕多少也是有很大水分的,即便是刘锜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他自己的军队必然也是元气大伤,因此刘锜虽然拒绝了赵构的撤军命令,但也没继续进军支援岳飞。
张俊这个人本来就是逢迎赵构的,赵构说啥他听啥,赵构给他发了撤军的命令,他接令后乖乖撤军了。
至于赵构为什么在7月初要求撤军,多半也是考虑到南宋整体军力还是有所不足,担心一旦冒进,尤其是为了守护刚刚收复的多个县城分兵后,宋军主力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被金军直接生吞活剥。
其实仔细想想,赵构的担心不无道理。金兀术带铁浮屠拐子马冲击郾城这一战,确实非常凶险,岳飞稍有失误,真的可能中军溃败,这样局面肯定更加被动。
而因为赵构没能预料到岳飞能在分兵进攻后还可以顶住金军的集火,提前微操下了撤军命令,导致稍纵即逝的机会没能抓住,因为完颜宗弼几次突击被反打后,可能真的怂了。此处历史没有太明确的说明,有人认为完颜宗弼准备彻底放弃开封跑路了,也有人认为完颜宗弼只是暂时性撤军观望岳飞的动态,但事实是完颜宗弼最终确实没跑。
在收到岳飞的大捷战报和支援请求后,赵构其实反应也很快,他发现自己前面召回岳飞是一步蠢棋,于是重新改令岳飞“且留京西,伺贼意向,为牵制之势”,不再让岳飞撤军。但等军令过去,机会早就没了,岳飞也只能选择撤军。
总的来看,岳飞最后一战,宋军整体的战斗力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虽然岳飞连战连捷,但韩世忠、张俊、吴磷等人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没能及时支援岳飞。
而在后方的赵构,大概出于多方面考虑,一来他内心深处希望议和,希望见好就收,有一定优势和金军谈判就行。二来他怕岳飞等人冒进,尤其是分兵后被金军主力强攻,其实十分危险。
赵构的表现虽然怂且屈辱(主要是赵构军事上一直很怂),但受限于当时的信息条件,只能说判断有误,但说他怕岳飞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抢自己皇位云云,明显不至于。
至于赵构杀岳飞,是两年后的事情了,其实和这次北伐应该没有太大的关联。我个人看了这段历史,觉得赵构杀岳飞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想议和,而金人议和的条件就是要岳飞的命。赵构为了自己能过几年舒坦的皇帝日子,选择拿岳飞的命换自己的舒坦生活,反而什么立储、迎二圣、搞军阀这些事,赵构大概反而不怎么在乎。
尤其迎二圣,真不是啥问题。
首先,岳飞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宋徽宗早就成盒好多年了,迎回来布一盖、棺一埋,王公大臣等上菜就完事了。唯一难度可能在于怎么隐晦的给亲爹一个符合他所作所为但又不能显得自己不孝顺的谥号。
至于哥哥,赵构登基的时候已经尊他为太上皇了,唐代又不是没有傀儡太上皇的先例,心善点学李世民对李渊,心狠点学李亨对李隆基,找个宫圈养起来就行了,最多三请三让走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