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抓娃娃》表达了一个什么主题?

发布时间:
2024-07-18 10:25
阅读量:
56

电影看完了,随便聊几句。

首先呢,最近几年我是很少进电影院的,原因是现在的院线影片毫不客气的说,那叫一个粪作辈出。

包括国产电影,也包括引进的洋片。

而这个抓娃娃,我前两天在各大平台看见的影评,两极分化严重。

好多专业影评人一顿猛夸,而大众给出的评价却多是笑点尴尬,人物设定不合理。

当然了,我不排除前者是协助宣发有车马费,所以必须夸,而后者是没看懂片子到底想表达什么,所以评价才呈现二极管。

但不管怎么说,这成功的把我好奇心拨棱起来了,才有了我破例把片子看了这么一茬。

下边我说的,仅代表个人视角,所有观点不接受观众甚至宣发方影评人前来辩经。

您要不同意我看法,就是您对。

那咱就说正题吧。

首先给个结论:

您要是拿这个片当喜剧片看,个人不建议您浪费时间。

因为作为喜剧他不合格。

全片笑点我掰着指头数的,俩手数的过来。

而且笑点中有类似“西八”“马彼得”这样的脏口儿谐音小智慧充数,看这玩意能乐出来的,也都是我这样审美下作的俗人。

但换个视角,把这片子当个抽象讽刺艺术看,还有那么点意思。

当然了,这个角度我看好多影评人也写了,不过他们说的大都是陈词滥调的什么教育方式啦人才培养之类的,新观点乏善可陈。

我打算说点新鲜的。

私以为,这个片子,如果你看每个人物只是每个人物,理解的格局就低了。

你如果把每个人物,给他复数化,看成一类人物,事情就变得好玩了。

你看啊:

孩子爹,马成钢,富豪,你给他复数化,看成资本,看成话语权掌握者,看成他内个范围内的舆论操控者。

剩下内一堆配角,也就是马成钢的腿子们,他们复数化是什么?

是专家团体,是读书人团体,是商业团体,是负责监控马成钢孩子的监督者团体,等等。

马成钢儿子,马继业,复数化就是年轻人群体,或者在说泛一点,是被监控被教化的群体。

这么看,这故事就变成什么了啊?

变成了:

在资本集团的利益控制下,纠集了专家,知识分子,商业团队等等团体,设计了一个局。

这个局中人,是本有条件不吃苦的一个年轻群体。

而这个局的目的,是叫这个年轻群体吃苦,以达成设计者的目的。

这群人共同构筑了信息茧房,不把真实信息传递给局中人,以求后者在一种假象中成长,进而达成设局者的目的。

有观众可能觉得我过度解读了。

我觉着,没有。

说几个点解释一下。

头一个点。

这是最关键的一个点,但我还没在任何影评里看见有人提这个。

那就是主角的定名。

马继业,是后改的名字。

他小时候叫什么还有人记得吗?

叫牛牛。

牛牛,马牛牛,马牛,牛……,卧槽听起来味儿有点冲了不是?

后来,他爹给马牛牛小朋友设计了一个以吃苦为核心,贯彻其成长历程始终的宏大目标。

同时名字也改成叫继业了。

那就是说,本来是马牛牛的一人,被设计者给了一大坨苦吃,同时不再管他叫马牛牛了,改叫马继业。

艾玛,名字一改,升华了有没有?

瞬间觉得这个苦吃的很值了,都能继业了,吃点苦算什么、

而故事的结局,马牛牛为了变成马继业,吃够了苦头,可他还是马牛牛。

当着三线运动员,看见空瓶子,第一反应还是捡,连比赛都置之脑后了。

足以说明马牛牛仍是马牛牛,马继业不过是话语权控制者给他编制的一场梦。

而做过继业梦的马牛牛们,何止银幕里的他,也遍布整个地球的各个角落,甚至也有看着电影哈哈大笑的我。

所以,马牛牛变马继业,马继业打回原形还是马牛牛,个人认为,剧情展现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二一个点。

伪奶奶,真专家。

考虑过没有为什么把这老太太设置成一个坐轮椅的人。

实际上从剧本结构看,打算把奶奶设计成行动不便的人,以便马继业最后发现真相,设计方式有很多很多种。

而偏偏选择了轮椅老太的原因,大概是轮椅上的人最大特质是,站不起来。

奶奶只有在人后才能站起来做自己,在人前必须坐着低人一头来伪装。

而奶奶的真身,是专家。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讽刺个别专家明明能站起来,却只敢站在无人处,他们在自己的金主,以及受众对象面前,只能坐着,甚至呃……跪着?

故事的后半程,受众,也就是马继业,看到了站起来的奶奶,也就是看到了专家的真身。

专家的结局,就是消失。

伪装的,万万年,露真容,化青烟。

想想世界上各领域的专家高手,有多少都逃不脱这个宿命,你就知道

三一个点。

别墅桥段,马继业几乎发现他父母真身的一幕。

作为大财阀的爸爸,临时机变,把自己打扮成仆人的样子,把老保姆和老管家打扮成别墅的主人。

以叫马继业打消疑虑。

真实的主人在懵懂的人面前,自贬为奴婢,把真实的基层人捧的老高。

想想这一幕有没有很熟悉,回忆一下大贾们公开场合对底层的赞不绝口,再回忆一下你们开年会时老板对打工仔们的诚挚谢意。

全明白了。

还有很多个点能作为例证,篇幅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把它们提出来给各位思考。

譬如说:

被马继业砸了场子的老师痛哭流涕,他想知道的不是真相,也不希望学生有发散思维,更不允许质疑,而是他评主任的计划泡汤了。

这代表了什么。

马继业家小院里的住户设计,看似是一个非常大的逻辑漏洞,因为他爸雇来的人不可能都是孤家寡人24小时守在院里吧?

但剧情就是这么设计的,似乎他爸的雇工们都是孤儿,能十年如一日的在院里扮演自己的角色。

这代表了什么。

马继业的姥姥姥爷,以及他哥,都是试图把马继业从局里抽出来的人,他们也是知道真相的人。

这代表了什么。

片尾马继业推开了真相之门,出去看到一群无邪的孩子在水面玩耍,他大步涉水而行。

他爸在后边喊的内句,晚上还回不回家吃饭了,代表什么。

而结尾处,马继业选择了自己的热爱,却连第三梯队都跑不进,也知道了自己的平庸。

他看到一堆矿泉水瓶,弃赛捡瓶子。

你以为他是疯了吗?

不,他这是在回应他爸上一句台词:

该回家吃饭了。

吃的是什么饭呢?展开想象。

都说姜文是国内导演里非常擅长隐喻的一个,在我看来,沈腾的隐喻工夫也不遑多让。

他们俩的差别在于,姜文擅长聚焦式的隐喻,沈腾则擅长架构式的隐喻。

在姜文的片子里,经常会蹦出来一句莫名其妙的台词,这就是告诉观众,我这句词里头话里有话。

于是观众就会琢磨,就会讨论,进而派生出无数隐喻真相的解释。

不得不说,对于影片本身,这种方式是非常好的内容向传播策略。

而沈腾则因为是喜剧出身,他的作品充满荒诞主义色彩,整个故事的架构就搭建在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观下。

因此,他的隐喻往往会被观众错认为是故意设计的笑料。

实则不然,你细品他作品中不合逻辑之处,会发现他的隐喻,是渗透到整个作品世界观的各个角色之中的。

所有的不合理处,站在高处看,都合理了。

而且沈腾的作品,善于用借尸还魂的手法,表现角色的冲突。

比方说这部戏,富翁的身子却保持贫民的教育逻辑。

比方说西虹市首富和夏洛特烦恼,也都是角色认知和角色身份巨大偏差,制造出喜剧效果。

实际上喜剧是皮囊罢了,内里自有他的辛辣。

看到有人说这个片子是楚门的世界本土化翻拍,我认为有待商榷,因为这两部片子叙事方式完全不同。

楚门的世界里,观众的视角即是楚门的视角,随着剧情发展,楚门有多懵逼,观众也同样懵逼,直到全部悬疑被一一解开。

而抓娃娃这哥片子,从开头就把观众放在了上帝视角, 以俯视的姿态看主角的所有困惑,这些困惑也就成了笑料,而且是很尬的笑料。

如果按照楚门的路子,做这部戏,应该是全片前2/3卖关子,主角身份不表,就讲一个穷苦孩子怎么奋进,以及各种化险为夷的故事,在片子的下半场做集中引爆,把包袱抖出来。

因此,楚门的世界里,楚门和观众都是迷途者,这部片则只有主角是迷途者,这两种叙事手法想达到的目的完全不同。

前者倾向于叫观众从楚门的遭遇揭示自我。

后者倾向于叫观众从马继业的遭遇审视世界。

俩作品唯一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以一个人群结阵,进而构筑出乌托邦的氛围。

而乌托邦缔结的一刻,反乌托邦的城池随之构筑而成。

一如大风起则怒潮生,太阴极则少阳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