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如果一直窝在巴蜀,有可能一直延续国祚吗?
即使蜀汉窝着不动、防御自守,恐怕也延续不了太久,因为蜀汉有个bug不好解决,那就是“汉中军团”的问题。
汉中是蜀汉“门户”,必须屯重兵防御
汉中是魏、蜀对抗前线,势必要屯重兵,屯精锐。那屯多少兵才够防御呢?个人估计差不多得4万多。
因为平时汉中守军就得2万多人,而且战争期间必须得大幅增兵,否则就有陷落的危险。
比如延熙七年(244年),曹爽攻打汉中时,王平的守军不足3万,诸将大惊,后面蜀汉大幅增兵才守了下来。估计蜀汉的援军在2万以上,所以汉中防御兵力总计就5万多人了。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馀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
比如建兴八年(230年),曹真攻打汉中时,诸葛亮就命令李严率兵2万支援。加上本来汉中的守军,总体防御兵力也得4万以上。
八年……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
而且,蜀汉末年,姜维把汉中的重兵抽走,只留下1万多人防守,结果钟会大军伐蜀时,蜀汉增援不及,汉中很快就陷落了。
综上可见,汉中平时放1万多人根本不顶用,真正打起仗来,至少得4-5万人才够防御。
汉中屯兵4-5万人,会尾大不掉
汉中屯兵4-5万人,是什么概念?根据《蜀记》记载,蜀汉灭亡时全国兵力才10万2千人,也就是说蜀汉必须将40%-50%的兵力放在汉中,才能防御下来。
这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就是个无解的难题:如果减少汉中兵团的兵力,那就防御不了中原政权的攻击;如果增加汉中兵团的兵力,那汉中军团就会威胁到蜀汉的统治。
所以,汉中兵团一直就是蜀汉政权最紧张、最关心的问题。
诸葛亮时期,诸葛亮长期坐镇汉中,自掌军权。
蒋琬、费祎时期,两位执政大臣不是在汉中自掌军权,就是带一部分部队驻扎在涪城。涪城在汉中、成都中间,既可支援汉中,又可防备汉中。
蜀汉末期姜维掌权,姜维直接把汉中的守军抽出来,自己带着北伐。
总之,蜀汉时期没有哪位执政者,敢真正的给汉中足够的防御力量,敢真正放手让汉中守将掌权。
事实上,精锐的汉中军团是绝对有实力造反夺权的。公元338年,十六国时成汉政权的边将李寿,就是从汉中起兵攻破成都,杀掉皇帝李期,然后称帝自立的。
寿虽代玝镇涪,岁终当入朝觐,常自危嫌,辄造汉中守将张才急书,告方外寇警。咸康二年冬,北入汉中……乃誓文武,许赏城中资财,得数千人,南攻成都。
汉中军团终将变成“一家独大”的军事中心、政治集团,影响成都的统治
蜀汉前期能有诸葛亮、蒋琬、费祎这种公忠体国的执政大臣,实属大幸,在他们的掌管控制下,汉中军团没有坐大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
蜀汉不能保证人人都是诸葛亮那样的大忠臣,一旦所托非人,汉中军团就有可能野蛮生长,离心离德。汉中军团掌握着全国最精锐的军队,“一家独大”,随着时间发展,很有可能会发展成北魏的“六镇”,或者唐末的河朔三镇,一帮军头向成都要钱粮、要待遇。
汉中军团守最险的边,打最苦的仗,肯定会要最好的政治待遇。如果成都答应,那就长期“绥靖”安抚骄兵悍将,如果不答应,汉中可能就会造反。
所以,如果蜀汉一直窝在巴蜀,消极防御,最后极有可能亡于汉中军团。一种方式,就是汉中守将为了荣华富贵,投敌当“带路党”,引贼入川;另一种方式,可能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士兵们拥立将领“黄袍加身”,然后南下篡位。
蜀汉可以迁都汉中,但离边境太近了
当然,蜀汉有一个办法能解决“汉中军团”的问题,那就是像朱棣那样迁都,将蜀汉首都迁到汉中的首府南郑。这样“天子守国门”,天子自己掌握最精锐的野战部队,这样就从根源上消除了“汉中军团”离心的问题。
但是,蜀汉迁都汉中以后,又非常容易被“突袭斩首”。
总之,蜀汉政权想长久延续下来,有太多政治、经济、军事上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太难了,估计延续不下来。
历史上蜀地割据政权存续时间最长的,也就是蜀汉的43年,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汉中军团发展演变。所以,以上纯粹都是个人不成熟的一种看法,不喜请滑过,望友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