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阙歌》为什么能一直那么火?

发布时间:
2024-07-24 08:35
阅读量:
41

一般一个歌曲能火,曲能占80%,词占15%,歌手演绎占5%。

但千千阙歌的特殊之处,是歌手演绎占了10%,与词平分秋色。

记得北方人的我第一次听这首歌,完全不明白词是什么,就是觉得好听,特别是“亲亲却锅”,宛如天籁,一下就喜欢上了。

一直以为单纯是曲好,但后来听了不同歌手的演绎,才发现陈慧娴的嗓音就是无敌的存在。什么叫一咏三叹,什么叫哀而不伤,什么叫声音的质感,什么叫离情唱出希冀。

但要问为什么能长时间火,那就是词的功劳了。

在此明确拉踩一下夕阳之歌的歌词,同样的曲调,当年也火过一阵,但终究敌不过岁月,就是因为词太差。

千千阙歌的歌词是诗歌中经典的“比兴”手法,先写景,再抒情,自然顺滑无比。而且把景写成了一个颇有画面感的小故事,更增添了感染力。夕阳之歌的爱好者往往都强调此曲需要配上电影才是完整,千千阙歌却自带电影,高下立判。

反观夕阳之歌,歌词中充满了抽象的概念,胡乱堆砌的辞藻,就像小学生写作文,拼命把自己会的形容词都加上,反而发虚。

“比兴”的手法之所以经典,是基于人类“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生理规律的。人的感情总要有实体寄托,否则就显得虚浮,乃至无病呻吟。

夕阳之歌偏偏犯了这个大忌,通篇都是感慨、说理、抒情,给人一种自说自话的感觉,让人很难感同身受。为什么此曲要搭配电影才行,就是因为电影故事给歌曲提供了依托。但是谁会为了个歌曲去专门看个电影呢。

除了比兴手法,另外一个差距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所谓“隔”与“不隔”的概念。比如月光照在房顶的瓦片上,周邦彦用“桂华流瓦”,固然将月光的流动写了出来,但王国维批评到,这就是“隔”。因为看到“桂华”,先得一愣,然后才想到吴刚伐桂,然后才关联到月亮,才醒悟到,哦,原来这是说月光。这样隔了几层,读者的思维先得去外太空转一圈,回来再继续读诗,已经没有沉浸的妙味了。

夕阳之歌全篇的用语其实都很“隔”。语言是有直觉的,我们说红烧肉,自然就条件反射一般感到醇香,说醋,好像就马上感到酸一样,所谓望梅止渴,口中生津,这就是语言的直觉。反之,那种概念词,比如“年月”、“沧桑”、“梦想”等等,是没有语言直觉的,最好少用,用到关键之处。

这一点千千阙歌就做的很好,全篇好像电影镜头一样娓娓道来,场景如在眼前,比如“徐徐回望”、“雨点轻敲你窗”、“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真可谓“诗中有画",这就是“不隔”。最后高潮抒情时才有“都比不起这宵美丽,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因你今晚共我唱”这种纯逻辑意义的表达,对前面的写景做了画龙点睛的升华。

千千阙歌能火,是因为曲好,唱的也好。但能一直火,词的功劳无疑是很大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