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极端落后技术(至少落后两代)造先进武器会造出什么奇葩来?

发布时间:
2024-07-27 20:28
阅读量:
45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曾经有过一次“全民办铀矿”运动。

1958年下半年,随着国内对于技术路线的“土洋之争”最终以“土法为主”路线的胜出,同时也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三个大搞”(大搞民兵,大搞原子弹、导弹,大搞造船)的口号,第二机械工业部先后喊出了“全民办铀矿”、“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口号,后经中央批准,在全国加以推行。

1958年7月8日,中共中央转批了二机部于6月30日上报的《关于全民办铀矿的报告》,提出“全民办铀矿”的目的是“使我国的铀矿工业遍地开花,才能急起直追,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从而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富强”。

在当时的中国,要进行“全民板铀矿”的第一步显然就是要对民众进行科普,介绍关于铀矿与原子能的基本知识。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由他们主编的“原子能知识小丛书”由科技卫生出版社在1958年底至1959年初相继出版,每本书的篇幅都在20页左右,涉及了包括铀矿及其勘探、原子能和采矿工业、原子能和生物学、原子能和土建工程、原子能和交通、原子能和纺织工业等等相关知识。例如在铀矿及勘探方面,不仅介绍了铀矿的种类、特征、生成规律,还介绍了中国铀矿的分布,告诉人们在哪些山区、哪些矿脉中可能会存有铀矿,“我国全面建设,在找石油的钻井中,在煤田的钻井中,在工程的钻井中,在探金属矿的钻井中,都可以找出含铀矿层来,已往未充分利用,真是可惜”,因此现在“要特别注意去找”。

当时出版的系列图书,为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极大的简化了其中的工序,其中典型如科学普及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全民办铀矿》。该书任务铀矿的选冶事实上是很容易掌握,比炼钢要简单千万倍。

书中说,建立一个昼夜处理100吨原矿石的小型选矿加工厂,从设计到投人生产大约只需要3个月,所用的设备除破碎机、放射性测量选矿机等外,只需要一些木桶或陶瓷缸,总投资也就30多万元。投入生产后,每天约消耗十几吨的硫酸或碱、100多立升氨水,有100多个职工就可以维持。以原矿石品位1/1000,回收率为80%计算,每天可生产80公斤铀。如果全国要办上100个这样的小厂,每年就能生产2400吨纯金属铀,照此速度发展,用不了几年就可以超过英国。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轰轰烈烈的“全民办铀矿”就开始在全国上演了。

当时“土法炼铀”的手法,就是将铀矿石从矿山中开采出来后,就在开采现场进行粗炼,获得八氧化三铀含量为60%-80%的中间产品重铀酸铵,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黄饼”。在1958年,由于正规的铀矿和处理矿石的工厂都还未建成,而这时科研部门又急需两吨二氧化铀做实验。因此“土法炼铀”就在中国第一块有价值铀矿石所在地,广东省翁源县下庄的“希望”矿床上开展了。

这项任务由时任地质部第三局副局长的佟城亲自到下庄组织,他们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炼铀所需的设施。这些厂房是用树皮、茅草和竹子匆匆搭建而成,里面并排竖立着几个装有硝酸、硫酸的大木桶,这些就是全部的炼铀设备。工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土法炼铀工艺流程:

首先将碎矿石倒入木桶中浸泡,浸溶一段时间后,让浸液从第一个木桶依次流人第二个木桶、第三个木桶……最后流人置于地下的容器中,再将地下容器中的溶液倒回第一个木桶中,进行下一轮循环。如此反复浸泡沉淀之后,就像磨豆腐一样,将几十个布袋悬空吊在另一个工棚内,用做豆腐的麻布包对溶液进行过滤,并将剩下的溶质置于铁窝中慢慢烤干,就可以得到八氧化三铀含量20%-50%的“黄饼”。

在1958年8月,下庄成功炼出了第一批“黄饼”,在提炼过程中,许多人因为没有防护装备,甚至不得不直接用手来操作,结果死伤了好几个工人,其中还包括一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就这样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他们就上缴了15公斤的重铀酸铵材料。

随着“土法炼铀”经验的推广,全国各地的铀矿勘探工作都陆续开展。范围遍及江西、湖南、云南、贵州等20余省,数万农民被动员起来,许多县甚至人民公社还组建了地质队,由专业地质队向农民提供找矿用的闪烁计数器和盖革计数器,而农民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铀矿勘探方法之后,便开始了找矿工作。

这股“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浪潮还催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在初期甚至要求每一个省都建一座反应堆和一台加速器,后又改成每个大区搞“一堆一器”,但最终也没有办到。时任二机部部长的宋任穷在回忆起这段历史时曾说:“那个时候我们心急,有些想法和做法不切合实际,曾经提出过如果苏联的样品交得早,原子弹1962年就可以爆炸”。事实证明这些要求不仅难以实现,而且还给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带来了指标过高、要求过急、布点过多、战线过长、损失加大、浪费增多等负面影响。

当数以万计的农民加入到“全民办铀矿”的运动中后,却非但没有取得大的成果,反而造成了不少混乱。湖南、广东、辽宁等省的近地表层铀矿石都遭到了不小的破坏。而那些由生产队办的矿点,因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最后得到的成品大多是不合格品。

当时农民加工“黄饼”的各色土办法普遍是不符合工艺要求的,比如在湖南省郴州的金银寨矿区,当地矿工们直接用铁锤将铀矿石砸碎,然后用筛子筛除粉末,接着加酸浸出,滤斗过滤,电炉烤干,十来个人要足足干半个月,才能从几十吨矿石中炼出200克铀来。在云南省云沧铀矿,一个副专员亲自主持铀矿的开采与冶炼,他们先用镐将铀矿石刨出,然后用碾粮食的碾子将铀矿石碾碎,再通过强酸浸泡、麻布袋子过滤、铁窝煎熬等环节,将铀矿石制成“黄饼”。在江西修水县东阳公的土法炼铀厂,开采两个车间只有钢钎、大铁锤、炸药、手推车、土箕和扁担。破碎车间要把土箕大小的矿石打成鸡蛋大小,再蹲坐在5寸高的小木橙上,把鸡蛋大小的矿石圈在废三角皮带的小圈子上,用手锤把它敲打成蚕豆大小,再过一厘米见方小孔的筛子。浸出车间就是大木桶、陶瓷缸、水桶、硫酸,化学处理车间是十几个大桶铁锅灶和十几个大木板三角型过滤糟、木勺、搅拌棒、水桶、扁担和柴火,由于缺乏足够的长筒胶鞋,员工们只能采取三班倒的做法,轮流穿胶鞋工作。

这些土法上马制成的“黄饼”成色各异,有黄色、黑色、灰色,甚至暗红色。而且在当时这些“黄饼”就像普通货物一样,被农民们大大咧咧的摆放在集中上,等待矿冶局收购。由于当时国家急需铀矿,因此对这些八氧化三铀含量仅有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黄饼”给出了每吨20多万元的高价,甚至超过了黄金的价格,因此生产“黄饼”成了不少矿区农民的一大收入来源。

从1958年到1960年,这场“全民办铀矿”,“大家办科学”的运动总共推行了三年左右,总计生产了约163吨土法制成的“黄饼”,成为中国核工业的艰难起步的一个象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