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是不是和史实出入很大?

发布时间:
2024-07-30 10:07
阅读量:
40

是的,电视剧里很多美化了满清的东西.......

1.康熙中晚期实际上基本上很少处理朝政,真正处理朝政的人是太子胤礽和内阁大学士六人,康熙晚年应该是七人:嵩祝(保和殿大学士、满八旗)、萧永藻(保和殿大学士,八旗汉军)、白潢(保和殿大学士,八旗汉军)、马齐(文华殿大学士、满八旗)、王顼龄(武英殿大学士)、富宁安(武英殿大学士,满八旗)、王掞(文渊阁大学士).........张廷玉当时根本就不是大学士,只是刑部侍郎,后转任吏部侍郎。雍正七年,张廷玉才担任大学士,并领班军机。

2.康熙朝真正的军功巨头是大阿哥,而隆科多最初也是大阿哥的属下,但是大阿哥倒台后,隆科多也被牵连,被免去官职,降为在一等侍卫上行走。附带说一句: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而不是“侄”。

3.年羹尧实际上是个文官,他是以进士二甲的身份的入仕的。他也不是“四爷家的奴才”。

4.李卫并不是乞丐,他家很有钱,李卫的官职是自己掏钱买的,和雍正没有关系。在雍正登基后雍正才认识李卫。

5.田文镜实际上认识雍正时都已经50多岁了。雍正之所以后来重用田文镜是因为他擅长"保甲”和“剿匪”,而河南当时当时的情况很乱........

6.电视剧里设定的很多什么军队当时根本不存在........比如什么狼覃铁骑,什么西山锐健营、什么京营.........满清就没有京营.......因为北京城就是一座“大兵营”,里面都是旗人,只有城外有汉人的居住区,北京城内是分为九个区域的,除了皇城,其他其余都是按照八旗划分的八个区域,也就是说,满清时的北京实际上内城就是旗人区,外城是包衣阿哈区域,而城外才是汉人居住区域,而且这个城外汉人区域还是在咸丰年后形成的。北京城内成建制的军队就是守卫皇城的“侍卫亲军”和驻扎在外城,负责内城、外城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下辖的步军统领五营兵(约三万人,属于步甲)。而侍卫亲军实际上约一万二千人,多数属于“马甲”。至于御前侍卫实际上也就是一千人左右,属于“中、高级旗人贵族”。其他就是部署在京城附近的所谓的“架子驻地”,如丰台大营(也叫正白旗大营,理论上部署有四万人,实际上多数长期留营的不到六千人),通州大营(也叫正红旗大营,是清初入关时,正红旗兵马驻扎的大营基础上延续的,理论上有四万人,实际上长期留营的不过四千多人),还有一个就是密云大营(也就是所谓的正黄旗大营,同上,实际上平时也就是几千人在营里,理论上也是四万人)。通过这三营的分部,也可以说看得出清朝入关后,三权的存在,那就是驻扎在北京的武装力量是代表皇帝的正黄旗、代表多尔衮势力的正白旗,和代表代善势力的正红旗,形成的权力平衡,这也就是为何多尔衮不能“称帝”的原因............所以到了清朝中后期,这所谓的“京外三大营”早就破败不堪,形同虚设了。因为没谁喜欢天天没事住在军营里,所以大多数的旗兵都是一个月去营里应付几天差事,平时都呆在北京城里。到了嘉庆时,这所谓的京外三大营就已经完全废物了,连应付差事都懒得应付了,所以到了满清后期,这所谓的京外三大营都成了当地农民放牧和开荒的地方了......至于西山健锐营,那是乾隆时才组建的一支“新军”,由乾隆皇帝心血来潮组建,也就是三千多人,主要训练的是“攻城拔寨”之术,实际上就是爬梯子。据说是乾隆想着克服“旗军不善攻城之苦”,后来在打大小金川还真用上了。

这是清代前中期,北京内城的分部,二环内就是内城,三环属于外城了。皇城守卫力量是属于领侍卫内大臣所属的侍卫亲军,而内城、外城属于步军统领衙门的步军五营兵。所以所谓的“太子胤礽谋反”的概率很小,很多人认为是个“罪名冤案”。因为太子调不了兵,调兵需要皇帝本人的金令箭和圣旨。

7.清代实际上长时间民间使用的货币是铜钱,使用银两做货币要到嘉庆之后了。北京城内就是大兵营,只有外城有商业区,所谓的后来很著名的‘八大胡同’就分布在北京外城。汉人也最多只准在外城活动。晚上是要宵禁的,在宵禁前,汉人必须全部出城.........(到了嘉庆年间后,基本上这个规矩后来也形同虚设了,因为宵禁也不再那么严了)

8.很多人吹什么“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实际上并没某些人想的那么美好,特别是对汉人来说,因为这些政策都是针对汉人“读书人”的,士绅指的就是有功名的士子,而绅指的是退休的官员。当年顺治入关,为了拉拢人心,这些人都是免税和免役的,为了捞钱,雍正也是不要脸了,做了这个所谓的“违背祖宗的决定”..........所以后来他儿子乾隆时就把这一条又给废了。

至于摊丁入亩,实际上就是清查土地和人口的借口而已,为了不让“逃税”。

而摊丁入亩的政策最后催生了大量的“流民”,因为这些人没有土地,虽然不用缴纳钱粮,但是他们的雇主为了“少缴纳钱粮”,就这些所谓的“雇工”大量“裁剪”.....于是就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所谓的“流民群体”.....这个大坑后来在乾隆晚期就形成了“川陕白莲教大起义”的基础.......

而火耗归公,则是被各地改为“加捐”,因为清代的税银是要全部上缴中央的,不像明代,地方政府的开支也在税银中分摊。清代的地方政府开支全靠税外的“捐和摊派”,所以所谓的火耗归公实际上依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反而是让地方官府更加有了加捐和摊派的更多的借口.......

说白了就是榨干汉地汉人的最大价值,用来“养国朝旗人之功”。

不信你看看雍正三大名臣都是什么人就知道了。马齐擅长理财税收,李卫擅长理财税收,田文镜擅长“治匪”........

好吧,我发现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摊丁入亩”......而以为摊丁入亩是只收田亩税,取消了人头税..........你们真的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吗???摊丁入亩的操作实际上就是“将丁口税的税额,摊入田亩税中........”也就是你是田主,但是依附你土地的人口依然是要交税,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税应该是谁来缴纳???田主缴纳。那么问题来了,改革后的田税是不是增加了???因为它是田税+口赋的结合=新的田税.......对吧???那么在统计人口时,田主会不会像以往明代和清初的操作一样,把以前记名在自己家的“小户”和“无地户”算作自己的“家人”呢???不会了对吧???除非这人和你家有很深切的利益牵拌对吧???那么问题来了,那么这些小户和无地户就成了“散户”被分家出去了对吧???问题来了??那么在统计人口时,当时为了避税,当时普遍采取的手段是什么???那就是农闲时,把无地户(雇工)做切割,踢出去。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了????现代私企的套路一模一样,用人时雇用你,不用时裁撤了你.......

所以很多以前依附田主的无地者,就在摊丁入亩的政策下成为了“打工人”,也就是“流民”............人口是在增长的,田地的总量没变,但是固定土地人口数则一直增加很低.......

但是流动人口数呢????明代的问题不是什么缺地,缺粮,而是财富分配问题,南方和江南地区热火烹油,花团锦绣,而西北地区天灾不断,朝廷无力救灾,而且物资调运更谈不上.....比如崇祯元年的陕西大旱,当时的钦差大臣左副都御史杨鹤上奏救灾,崇祯最后咬着牙就批了十万两银子给杨鹤,但是对于当时的陕西来说,这十万两银子,杯水车薪........而同时期,给关宁的军饷是四百六十万两.........喏,这又是一次极度的分配不公的体现........。后来的结果就是陕西民变爆发......吹响了明朝覆灭的丧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