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搜索结果 140 条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重视自己的身体了?

记得办公室有个 小姑娘,她有个习惯,大家都看在眼里。每天来上班,手里准拎着两瓶可乐。不管活儿有多忙,她都能一边盯着电脑忙工作,一边时不时喝上几口可乐,还就爱喝加冰的,白开水几乎不沾。 有一回,我就问她:“妹子,你在家是不是也这么爱喝可乐?”她点点头,说就是爱这口儿。我们这些同事瞧着她这么个喝法,都挺担心的,就劝她,跟她说喝太多可乐对身体不好。什么糖分高容易胖啦,血糖会升高,还可能得糖尿病,还有可乐…

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为什么越来越低?该如何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独生子女政策改变了这个民族,这片土地。当你强制一胎化的时候,你就该想到,从小坐拥6份宠爱的小公主小王子们,尤其是生了女儿心有不甘于是把女孩当儿子养的家庭们,这一切培养出的人,当他们面对必然会降低生活水平的婚育的时候,面对必然需要忍让去维持的家庭关系的时候,他们愿不愿意去投入? 房价和生活成本,工资和工作时长,确实是问题,但是当你看到上海核心区域,高学历,高收入,四个老人愿意带娃,且都有高额退休金,…

贵人喜欢什么样的年轻人?

跟宋濂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把普通人向上社交、获大佬提携的方法论全说透了。 宋濂在文中,很清楚地告诉你大佬贵人喜欢怎么样的年轻人,也为寒门子弟、没资源背景的人,提供了【 站着向上社交,获得贵人主动帮扶】的逆袭捷径。草根逆天改命的方法,全在这篇千古奇文里,读懂它就能找到人生跃迁的关键。 宋濂这篇文章,表面上讲的是劝学,实际上教的是“如何不卑不亢地自爱”,不仅仅穷人通用,任何人都能用上。比如说,自己家…

为什么现在好多年轻人一万块都掏不出来,却觉得一百万很少?

前天夜里在超市买烟,撞见收银台前两个穿潮牌的小伙对着手机屏幕笑:“这车才五十万?不如我存两年钱拿下。”我低头看了眼手机刚扫出去的二十三块钱,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读高中那会儿,校门口网吧包夜十块钱还能找零买瓶橘子汽水+泡面香肠。 现在的年轻人看一百万跟看外卖满减券似的。前楼送快递的小王常跟我蹲楼道口抽烟,他说上个月刚把花呗还清,转头就在直播间刷了辆虚拟跑车。问他为啥,他弹弹烟灰:"反正这辈子买不起真的,…

年轻人如何积累人脉?

年轻人如何积累人脉?

结论:跪下。我来教你怎么跪。20来岁,正是最不愿承认自己是个废物的时候。对这些年轻人(包括我)来说最危险的事,就是持有和阶层不匹配的价值观。 在这个阶段,你会: 0. 你有上进心。 1. 你会觉得你的价值观不是20岁的人该有的,是先进的富人思维 2. 你或许有/没有过人之处,你会认为和普通的年轻人相比,自己处于中上水平 3. 你的长处未被贵人挖掘,导致你还穷着。 4. 你想站着把钱赚了。 这么想也没什么问题,但实际情况是9…

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宁愿在手游里氪金上万,却不愿意用百来块买 3A 大作?

什么3A啊,太垃圾了,资本的玩物罢了,我来告诉你们什么好玩 高等数学超多DLC(数学史、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数论、代数学、代数几何学、几何学、拓扑学、数学分析……) 内容极其丰富,完全不需要担心探索完了没新内容会无聊,高等数学一直在更新 基本没有bug,如果你发现了bug(引发数学危机),那你的名字就可以上教材了 富有挑战性,大量待证明的猜想等着你去攻克 玩家群体素质高,完全不饭圈化,不会出现“代数才是yyds!几…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听过来人的建议?

我们这里人见面打招呼 开头第一句都是 “你吃了吗?” 这并不代表我有多么关注你的饮食状态,这只是一个问候,一个礼貌,一个没话找话避免尴尬的由头。 同样有礼貌的人,即使真的一天饿了三顿,也会说吃了吃了。 回答结束后,大家彼此微笑一下,颔首致意,这个寒暄也就过去了,该吃饭回家吃饭,该消食出门消食,各走各家,各找各妈。 同样的,绝大部分八竿子打不着的长辈甚至八竿子能打着的长辈,那些所谓过来人给你的“建议”,…

如何看待韩国人扎堆到上海旅游?上海对韩国年轻人有哪些吸引力?

平时揶揄两句韩国人吃不起肉,吃不起西瓜。 但实际上根据我在油管上看到的一堆韩国人拍的上海之旅vlog(基本都是妹子),韩国还是无愧发达国家之名的,购买力极强。 首先是这些妹子,都是妆容精致,脸上动过刀子的不少,在自己脸上花了大钱的。 其次,住宿也基本都是上海内环的五星级酒店,不像一些欧美国家来的人,住的是相对一般的酒店。 吃饭也都是在高档餐厅,一顿没有大几百上千的下不来。 不过,他们好像都是遵循的同一条…

怎样把躺平的年轻人拉起来?

怎样把躺平的年轻人拉起来?

我儿子大学毕业在家躺平, 天天抱着电脑玩游戏。 我看不下去, 上个月, 我给他八千的预算, 让他到山西各地逛了一个月, 晒得黢黑的回来了。 在家躺了没几天, 我又给他5000的预算, 让他办个港澳通行证, 去香港深圳广州逛几天。 我估计按照香港的物价, 5000预算, 他也逛不了几天。 没想到, 他能在旺角找到100一晚的青旅, 能找到22一碗的面, 能找到九块钱一个的面包, 能找到5块钱一瓶的饮料。 我跟他说, “你能多待几天…

复旦教授呼吁年轻人减少欲望,学会在追求与满足之间找到平衡,如何理解?反映出当代年轻人一种怎样的状态?

复旦教授呼吁年轻人减少欲望,学会在追求与满足之间找到平衡,如何理解?反映出当代年轻人一种怎样的状态?

没有问题~ 日韩的年轻人看似无欲无求,可你看看二次元游戏、二次元动漫卖肉、卖腐、卖重口味有多严重(而且越来越严重),你就知道,所谓的宅男宅女压根就不是没欲望,而是欲望过大乃至于业界都不得不年年加码。 看似表面上佛系草食,可不代表内心里真的佛系草食。 叔本华说,「人生就像在欲望和无聊之间摇摆的钟摆」。 我们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但可以降低钟摆摆动的速率。 与其被社会带着走,总是不断追求更快、更大剂量的快乐,…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存不下钱?

我觉得是因为被商家“洗脑”了。 你们不要觉得骇人听闻。 我就想问问,十年前有几个用洗脸巾的?现在基本人人用?之前也没见有人用毛巾擦脸出现问题啊?现在动不动说有细菌? 买冰箱不就是为了保鲜?现在又在各种宣传锡纸?说什么保鲜效果好?那冰箱的作用是啥?如果锡纸真的保鲜效果好那就是冰箱效果不够好,但凡冰箱效果好,何必再用锡纸裹一层? 之前炸东西不都是直接炸?现在动不动推广空气炸锅,为啥不自己炸,有的说什么炸…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更容易觉得疲惫?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更容易觉得疲惫?

道德感过高,忽视了客观规律。我观察过长辈的生活方式,他们眼里、心里一直有活,做起事来慢条斯理,不容易受到干扰。 即使我提供了更简便的方式,他们依旧会遵循自己的习惯。他们不会否认我的方法,但是他们不会用。 我会思考哪里出了问题,让他们不去选择更高效的方式。然后发现, 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他们不需要节省时间,他们需要消耗时间。他们在通过细化和完善步骤来填充自己的每一天,否则他们的生活会十分枯燥、无…

羽绒价格过去一年上涨约 50%,如何看待羽绒服已经割不动年轻人了?反应了怎样一种消费趋势?

因为这件事是很反直觉的 大家知道羽绒的批发价多便宜吗?一斤 500g100 多,绝大多数羽绒服充绒也就是半斤水平。 也就是说仅羽绒成本也就是 6 70,那到底是什么贵? 充绒技术贵?绗缝技术贵?防钻绒技术贵? 我今年特别想买件羽绒服,我找了市场半天发现现在稍微上点档次的羽绒服都贵的逆天,动辄 1000 2000 起。 羽绒服要保暖不用那些神奇的技术,你扯那淡不如大力出奇迹我就不信你长款你堆个 400g,短款你堆个 300g 会不暖? 我…

报告称2024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滑21%,年轻人为观影主力但观影频次下降,如何理解今年电影市场萎缩?

报告称2024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滑21%,年轻人为观影主力但观影频次下降,如何理解今年电影市场萎缩?

你敢相信吗,这四位角色身穿盔甲的花纹、样式、颜色、图案,精细的纹路,质感,还有手持武器的讲究,竟然是出自一个投资2亿的游戏,《黑神话·悟空》。 更关键的是,你还能在一些寺庙中看到他们四位的原型。 这不叫传统文化,那啥叫传统文化? 而那个号称总投资30亿的大制作电影,《封神2》里这四位角色如何呢?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呀。

年轻人,为什么一定要来大城市历练一段时间?

大城市就像磁铁,吸引着资本、技术和人才,那里的机会看起来像天上的星星,虽远却亮。 但这不是全部原因,远走他乡的选择,往往还夹杂着情感上的挣扎,对于很多穷人来说,背井离乡的决定不是轻松的。 舍弃了亲情、舍弃了乡土的安全感,舍弃了熟悉的一切,这种心理上的牺牲,恰恰证明了家乡的无奈和现实的无情。 离开家乡,意味着走向陌生,但也意味着打开了更大的世界。 无数人在离乡后找到了人生的第二个版本,这些故事听起来或…

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是更自私了还是更聪明了?

更聪明了!可以为最想要的东西买单,可以为自己喜欢的男孩女孩遮风挡雨,不怕失败,也不怕困难,一腔热枕满怀,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好,奋力谱写人生的新篇章,大有可为,不怕吃苦,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敢想敢闯有拼劲!年轻人,真的很聪明,很明智,也很有智慧。

知名作家琼瑶辞世,呼吁「年轻人勿放弃生命,要活出强大自我」警示了什么?「死亡教育」是否有必要普及?

知名作家琼瑶辞世,呼吁「年轻人勿放弃生命,要活出强大自我」警示了什么?「死亡教育」是否有必要普及?

这种呼吁,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这类自杀报道可能对易感人群产生 【模仿效应】,尤其是青少年。 因为青少年缺乏足够的心理应对能力,而在接触到自杀信息后产生 模仿行为。 韩国一研究组于【2005年-2011年】的7年间,对韩国自杀死亡的9万余人为对象进行了研究。 研究期间因自杀而在电视和报纸上被连续报道一周以上的知名人士有13人, 这13人自杀后一个月内自杀人数约为1.7万人,占总数的18.1%。 报道称,知名人士自杀后一个月…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朝气,连大学生都死气沉沉的?

割裂感,一种极强的割裂感,一种史无前例的割裂感。 现在的年轻人,我大致定义在1995到2005年左右出生的人吧。 这段时期出生的人,无论是哪个阶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他们都有着极其强烈的割裂感。 先是科技的割裂感:我一直认为1990年开始,科技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2000年的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偏远一点的县城,农村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电脑是什么,到了2006年左右的时候,电脑已经很普及了,县城有了很多家网吧…

羽绒服涨价,年轻人开始「翻新」羽绒服,两件并一件「性价比太高」,反映了怎样一种消费态度和趋势?

羽绒服涨价,年轻人开始「翻新」羽绒服,两件并一件「性价比太高」,反映了怎样一种消费态度和趋势?

第一层:说明国内消费者面对经济下行不得不选择妥协的态度; 第二层:说明国内消费态度开始“ 沉淀”下来,更加实用主义;第三层:说明消费者开始 思考和自我反省,不再迷信消费主义。——————以下可以不看—————— 日本中古店、风俗业和日式极简主义如果你去日本,会经常被推荐逛逛那里的“ 中古店”,这个词可以翻译成二手店,但不同于我们对二手杂货摊的定义,日本中古店会把同品类的诸如唱片、包包、相机都会被分门…

如何看待复旦教授提倡有条件年轻人啃几年老?

有点过于直白了。 这个建议的本质是“你爸妈在上一代的竞争中捞到了更多,你就暂时让让其他没捞到的家庭里的年轻人”。 非常政治不正确但如果有效执行确实可以缓解社会矛盾的建议。 但也只是暂时缓解,解决不了老龄化社会和经济增速放缓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