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马化腾,张一鸣字节等已经很有钱了,为什么不多花点钱通过增加工人分担工作量的方法避免996呢?
看过海底捞老板张勇的一段访谈,他说自己是不愿意开那么多店的,开个四五十家就财务自由了,再多的钱对他来说区别不大了,反而开那么多店搞得自己压力很大。开到1000多家纯粹是被手下的人逼得,因为手下的人还没财务自由,手下的人还要谋发展呢。 有时候你不得不相信黄袍加身这事儿是真的,自己不想当皇帝是假,但手下的人确实也需要你去做这个皇帝,不然你也当不成的。 在一个庞大的组织,任何个体都是微不足道的,张一鸣是老板…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一年花十几万法郎,这在那个时候大概是多少钱?她不能少花点儿吗?
我个人建议绝大多数人在读《茶花女》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自己代入到男女主角的视角。 《悲惨世界》的时代背景略早于《茶花女》,法郎的币值在当时的金本位下相对稳定,可以视为悲惨世界里的物价与茶花女当中的物价基本相当,从这部小说里的情况来看: 1法郎=20苏=100生丁 在纸盒厂里工作的童工或者老年人,一天工作14小时才4个苏,每个月工作28天,月薪0.2×28=5.6法郎,年薪5.6×12=67.2法郎。 制衣厂里当工人,每天工作17个小时1…
郭德纲为什么不肯在编剧身上多花点钱,多出一些好本子呢?
我在国企上班,2019年我们单位搞文艺汇演,我找了个相声编剧,他给我写了一个相声本子,5000块钱,改到满意为止。 国企文艺汇演想必企事业单位的同志们有所感同身受,那就是无论什么节目都得围绕伟光正来创排,所以相声到最后就变成了工作报告,但我们领导非要上个相声,于是我陪着这个编剧一直按照领导的要求改剧本。 改到最后,把编剧老师所有的包袱几乎都删完了,全换成了我们工作的亮点指标,结尾是唱改编版的《沙漠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