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黎奥运会我国记者不采访外国运动员?

发布时间:
2024-08-16 14:56
阅读量:
27


关于新闻专业张雪峰曾经有句话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他曾经面对家长咨询说自己孩子理科考了590分想报考新闻学专业,结果张雪峰直接浇了一盆冷水:“别报新闻,从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面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如果我是家长,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

这些话迅速在网上传播,张雪峰和新闻学从此成为对立的两大词条。

张雪峰给出的理由有两条,第一是80%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都没有从事媒体相关的行业,第二是现在自媒体太多,新闻学的学生根本凸显不出专业优势。



这次报道巴黎奥运会的2400名中国记者集体被骂,很多记者的问题太过幼稚和业余,甚至是故意制造对立,激化矛盾。

以至于有人讲:“如果巴黎奥运会对于中国代表团是一届无比成功、荣耀的奥运会的话,那么,对于参加报道的2400名记者,这却是一届无比耻辱的奥运会!”



有人统计过世界各地前往巴黎的媒体人大约有3万人,其中队伍最庞大、设施最豪华的当属中国记者团,在奥运还没开始关于奥运村没有空调的新闻就登上热搜,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明确会自己给宿舍安装空调,然而进驻巴黎奥运会的“第一批空调”并不是代表团,而是中国记者团,网上流传的空调都是电视台给自己的报道团准备的。

给记者提供更好的报道条件无可厚非毕竟多数媒体还是有这个条件,但问题在于有了这些条件我们的记者给国内观众换回了什么呢?

除了不专业的问题还有无休止的花边八卦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们对于体育的热爱和专业。

当选手参加完比赛后通常会到混采区接受采访,这里各国记者都在,每人能问到的问题不多,我们的记者没有问选手对于比赛的感受或者对比赛过程的复盘,而是抢着问无关奥运的问题。



一位记者问全红婵:“我可以问一个你弟弟的问题吗,他现在跳水训练如何?”

全红婵一脸懵直说:“不问关于奥运会比赛之外的问题啊?”

还有一位记者问她:“你在练三米板吗?”

全红婵一脸不可置信的回答:“我是跳台的,你问我练不练三米板?”

10米台选手转型3米板已经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现在的运动员根本不需要兼项,或者该记者根本不知道全红婵具体的比赛项目。

混采区的时间很短本来每一个问题都应该做好准备,结果很多人把这个当儿戏,问出一些让运动员都尴尬的问题。

这些问题气得一位国际通讯社前体育部主任吐槽:“就这样的记者还能采访奥运会?中国奥委会该清理门户了。”



现在的选手很多都是00后,很多记者可能也误会了体育圈的00后,他们以为这一代人都有“松弛感”,但想要在任何一项体育比赛里获得奖牌哪一位不是经历过长期训练和伤病的呢?可以说每一枚奖牌背后都是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和坚韧。

我们的记者不去挖掘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却在采访里教全红婵用英文说“拿捏”,让潘展乐许愿想去看谁的演唱会……

这些人是哪里来的优越感,难道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奥运冠军想去看谁的演唱会还得通过主持人“走后门”吗?



奥运会之后,潘展乐要去看国内任何一位明星的演唱会,不是潘展乐的荣幸而是该明星的荣幸。

这届奥运记者们的表现我只看到了五个字:体育娱乐化。

“你是怎么练出这么好看的腹肌的?”、“你有容貌焦虑吗?”、“连续两届奥运会输给同一个人,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他们的焦点全部集中在八卦、外貌、身材、磕CP、网络热梗上。

他们平时就是这么采访娱乐明星的,所以理所当然的套到了采访运动身上。

你知道娱乐明星和运动员有什么本质区别吗?运动员是真的能为国争光。



以至于巴黎奥运会的口碑也出现了两级反转,开幕式的时候网上一片骂声表演辣眼睛,后来大家又认为这届奥运会无比精彩,原因在于巴黎把韩国选手旁边放了中国国旗,巴黎奥组委把韩国国旗挂错了……“法国人天天两眼一睁就是韩国人生气”甚至登上热搜榜第一。

但赛事的精彩和这些的关系有多大呢?中国军团拿到了海外参赛的最佳战绩,潘展乐、郑钦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不够吗?



我们不知道的是在比赛中有位澳大利亚冲浪选手罗宾逊计划用旭日旗图案的冲浪板比赛被韩国媒体大肆抵制,而我国的主流媒体几乎没有报道。我们只知道全红婵的乌龟、阿条姐的发夹和食堂偶遇樊振东。

“没有深度”是大家对于中国记者提问的共识,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或许更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习惯了,奥运会四年一届很多媒体不会为这届赛事专门准备记者,所有多数人都是临时派过去的,他们对于奥运赛事和运动员懂多少呢?



他们和肤浅了娱乐明星谈论脸蛋、身材、八卦,然后把这一套原封不动搬到了运动员身上,甚至还想来点土味情话,当有记者问全红婵飞得累不累的时候,连17岁的她都知道“这话问的谁不累啊”

短视频那套摆拍和段子真的不要拿到奥运会的后台,记者的门槛真的是被这群人亲自拉低的。

这次的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真正能体现态度和立场的报道选择充耳不闻。



王楚钦的球拍被踩坏,那名外国记者就不专业,但我们的媒体也没有追根溯源为王楚钦讨说法。美国游泳队比赛之后全员变“紫薯”面对这样有极大兴奋剂嫌疑的局面,没有人上去“贴脸开大”,只有央视等少数媒体问了,或许对于其他记者认为这些和他们没关系,也没有流量,流量来自于隐私来自于八卦。

要知道《纽约时报》在奥运开始的前两个月就开始造谣23名中国选手吃药的新闻,这不仅让中国运动员接受了美国运动员10倍的兴奋剂检测,严重打乱了运动员的备战。



外国记者围攻中国游泳队张雨霏护短:“凭什么潘展乐拿了金牌就要被质疑,而菲尔普斯拿了37块金牌就没人质疑?”

我们的记者此时失语,哪怕拿着张雨霏的原话去问问美国人呢?那位教全红婵拿捏英文的记者哪去了呢?

很多人说中国记者的表现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中国香港TVB派出的方力申却给出了教科书式的采访运动员该怎么做。



方力申早年从事游泳但后来进入了娱乐圈,可以说要论娱乐没人比他更有资格,但他却比任何人都要专业。

他问潘展乐:“这块金牌对你来说意义有多大?”

潘展乐回答:“这块金牌不止对我来说,对于整个中国游泳,包括中国体育代表团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开端吧,为别人开了个好头,为大家增添了信心。”

这枚金牌是在整个中国游泳队连续丢金,张雨霏、汪顺、覃海洋这些“种子选手”发挥不佳的情况下拿到的意义非凡,在采访过程中,方力申还在不断用手势和表情鼓励潘展乐继续说下去,缓解对方的紧张。

他还问了关于中国游泳队争议最大的药检的问题,让十天进行了200多次药检的谣言不攻自破。

最后方力申还问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其中还涉及到一些专有名词,可以说这是让潘展乐愉快的采访,因为所有问题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比喜欢哪位明星,想看谁的演唱会,怎么练腹肌好太多。



其实这段采访也不长,但方力申的问题切中要害,让大家明白了这枚金牌的意义,还让争议问题得到了澄清,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潘展乐能在这个泳池有这么快。



这一切源自于尊重采访者,尊重他们的专业,尊重他们的表达,尊重他们的成绩,任何采访都必须提前做功课,新闻学一直都有意义,我们可以不用刻意去歌颂运动员背后的苦难,但也应该让公众知道每一枚金牌的意义,我们可以不用去刻意煽情,但也要少一点无聊的八卦,奥林匹克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而不是追求点击率和流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