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在贝加尔湖牧羊,条件恶劣,挖食鼠粮草根为生,他为什么不吃羊?

发布时间:
2024-08-21 04:04
阅读量:
22

现代人可能对先秦、秦汉时期的中国人道德观不是很了解——因为我们现在的道德观其实是清朝传下来的。

秦汉时期,中国的道德观讲两个东西——一个是信、一个是忠义。

忠义,大家好理解。

苏武至死不降,哪怕娶妻生子了都不投降,这是他对国家的大义。

他替匈奴放羊,羊是被托付给自己的财产,所以哪怕饥寒交迫,他也不能有负嘱托——这是个人的大义,也就是“信”。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晋灵公派刺客去杀赵盾,结果刺客到了赵盾的宅院里,发现赵盾家里非常简朴,而且赵盾在深夜里还在处理朝政,累得睡在了办公桌上。

于是刺客羞愧无比,不忍刺杀赵盾,认为杀了赵盾,对不起百姓,但又不能违背信义,认为不能完成任务,有愧于雇主,于是唤来了赵盾的卫士,自杀谢罪了。

这个刺客叫做鉏麑,他的名字也被写入了史书里。

后来晋灵公又在朝堂上派卫士袭杀赵盾,结果在卫士中冲出一名战士保护赵盾。

原来这名战士当年穷困潦倒,倒在大树上即将饿死。路过的赵盾见到了他,就送给了他一份饭菜。结果他只吃了一半,又留下了一半。赵盾就问他,为什么不吃完呢?他就说自己给别人当了三年奴隶,现在回家不知道母亲是否还活着,希望赵盾允许他把剩下的饭菜带回去给自己的母亲。

赵盾很受感动,便送给了他很多食物。

这名卫士叫做灵辄,他护卫赵盾,却又不忍心伤害自己的战友,所以把武器调转过来与战友搏斗。

在护送赵盾离开的最后一刻,他告诉赵盾说:“我就是您当年在翳桑救下的饿汉!”

随后他就引开追兵,生死未卜了。

当时的史官也很有意思,他们即冒着被晋灵公杀头的危险,也要将这些义士的故事都调查清楚,并把他们的名字都留在了史书上。但是当后来赵盾杀了晋灵公,权倾朝野时,史官们也把“赵盾弑其君夷皋”记录在了史书上——弑君在先秦是重大的罪名,齐国权臣崔柕为了抹去自己弑君的历史,连杀了多名史官,也没有任何一个史官愿意攥改历史,反倒把这位权臣弑君的事情也记录在了史书上。

那时候的中国人,是对事不对人,一码归一码,分得很清楚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