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靖远通报硫磺熏制枸杞,称将成立调查组彻查,硫磺枸杞如何识别?食品安全如何监管保障?
我只能说,我喝的枸杞都是从靖远还有中宁,亲的不能再亲的亲戚家里,上门去装回来的。
一次买三五斤,或者拿条烟去串串门,提一包回来够喝一年。
他们种植户自己会留几袋品质好,没熏过的,自己喝或者送亲戚朋友。想多要还没有。
你们没见过熏硫磺的场面,那个烟那个味道,白素贞来了都得不吱声。
远门亲戚家里熏,我还过去问,这卖给谁?
说,卖给贩子呗,反正不是自己喝。
没人监管吗?
管不了,贩子忙不过来,低价收的贩子也是给那些低价收的商家卖的。
总有低价收购的人。总有低价捡漏的人。也总有打价格战,导致买家乃至卖家都不清楚真实价值到底多少的情况。
不管怎样,你们在市场上便宜买的,大多数有问题。
(不知道跟白酒泡蛇尸比起来,哪个更恶心,但伤身是肯定都会有的。 硫磺熏中药也是老新闻了,喝中药的老头老太太自求多福吧。)
你们会恐慌或者愤怒吗?
我作为一个亲眼看着熏硫磺的亲戚娃子,会对那些亲戚心生憎恶吗?
会。但我没辙。
——————
说一下辨别方法。
(我个人的判断方法,不一定适用,你们买东西还是上网跟商家好好聊聊,多花点钱,买点好的。建议四十块以下的看都不要看)
①枸杞晾晒过程中肯定拌碱,那个不要紧。枸杞表面有层蜡,不拌碱的话晒不干,或者晒干的都是黑的。
②好枸杞味道是淡甜的,自然的,可能有些人觉得腥或者有荤味儿。但没有任何酸涩或者刺鼻的气味,闻起来喝起来都没有。 干嚼起来是甜的,顶多会因为糖分辣到嗓子,绝不会有酸涩的味道。
③漂浮,枸杞泡了以后基本全部可以飘起来,浮到水面,那种半漂不漂的,我只能说建议别吃。
④枸杞是一颗一颗连在果柄上,然后果柄连在枝条上。枸杞连接果柄那里有个小白点。好枸杞的那个小白点是清晰明显的。
我拍个图,刚好柜子里有些放了半年的枸杞,返潮变黑了。但那个白点还是很明显。
——————
市场监督一定得是多面的,每一个对接链条里都要有监督参与进来。
枸杞到制作成品,没监督,就会有人为了卖高价而加料。
农户到原料商,没监督,就会有臭脚酸菜。
原料商到商家,没监督,就会有低价垃圾水货。
商家到顾客,没监督,就等着养大头娃娃呗。
——而在我看来,目前只有原料到品牌方这个环节,勉强有点监督。因此,国人想买点放心的,最优解就是买大牌,同时只能赌这些大牌没有掺假。
那我们怎样实现监督?何时才能?
要监督就要有条款,哪一环节出问题,退货成本怎么算,谁负责,谁赔钱,每个链条都必须按合同写得明明白白。监督方还要被监督,所有链条要归属于某个有实权又流程完善透明的法务部门,等等等等。
说个题外话。
我问我中宁、银川的亲戚还有同学,那边公务员和律师怎么样。
答曰大钱没有,但很滋润。
你们明白我意思吗?
还可以有很大的立法和执法空间,很大,大到这些公务员觉得每天给老百姓还有监督方办事真够累的才行。
——————
大概多年前靖远就在搞线上直播,带老铁们看看晾晒过程啥的,老铁你买这一堆,我直播给你打包,写你名字在袋子上。
但,这一堆有没有熏过硫磺,鬼知道。
又,但是,这种直播,价格只要在30一斤往上,掺假的还是少的。
我没看直播的习惯,如果我做这个,我会跟老铁们讲明白:现在收购价是多少钱,贩子对好品质给多少钱,对一般品质给多少钱,对硫磺果给多少钱。 我主打一个信任。然后这一堆我一斤想赚十元钱,那一堆出果少而且差点遭雨所以我要赚12块钱,我仓库里还有自己喝的头茬枸杞,只有二十斤,一斤100,只卖十斤,这东西摘起来处理起来都费时费力,采摘工是附近山上的,一天两三百块,晾晒枸杞工时再算进去,所以这东西跟茶叶似的,老铁你想买口好的,别嫌贵,嫌贵去其他家直播间吧。直播间我打上标签实时更新我卖了多少还剩多少,客户电话地址我全部同步更新到直播间右上角,我要卖水货我诅咒天天下雨。
—— 一场酣畅淋漓的想象。
对枸杞农户来说,几十亩地,采摘季节时那些山上的阿婆阿姨甚至小孩子就会来打工,按工作量算钱,有的还包吃住,一个月赚五千八千。另一面农户自己要算账,淘洗,晾晒,不断翻床子,然后卖给贩子,有的贩子合作很久了流程也规范。
一股脑下来,地多的话一年赚个二三十万还是可以的,去蹲直播间给老铁一袋一袋卖,其实不算有性价比。 自家农户搞直播的,找人来直播,话术说的秃噜嘴了也用处不大,因为这一茬就是一百斤,网上卖贵点不一定卖得出去,卖便宜了大家来抢的话还不够卖,我直播间一个一个打标签不累吗?
我要不打标签,我干嘛要说这一茬只有一百斤。如果这一茬老铁们抢了三千斤,谢谢归谢谢,我得去村子里挨家挨户收枸杞了,我不成贩子了吗?
农村是有点规矩的,谁家娃搞直播,那他可以说就是个贩子了。那么你猜各家农户对待这个亲戚娃子,是会给他好货呢,还是会像对待贩子一样给他掺点料呢?还是会给这个娃子一点红包,让他夸夸海口呢?
信任是无价的。
我连去大伯家拿点他自己吃的枸杞我都有点赌的成分。这东西我一般也吃的不多,跟什么蛇酒、自酿、养生茶之类的玩意儿一样,喝那玩意儿不如去郊区摘点果子,顺路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至于又穷又想买便宜的东西来“补”自己的。我没话说,这就是下沉市场必有的劣币问题。
至于为什么没有那么多钱,去买这些非必需品;为什么一旦要求质量,东西的价格就会让人觉得难顶;为什么一涉及品牌或者品质,或者有设计感,或者有高端感,就会让人感觉贵得不现实——这些在我看来全部都是分配不均的问题,没钱你要个屁的品质,为啥没钱,(抠耳朵摸鼻子,)可能是还不够努力吧。
另外刚提到农户一年赚二三十万。
别觉得多噢,那是一大家子赚的。刨去成本,还要考虑天气、虫害,一年到底落到每个人,也就几万块。中国底层人几千年来都有这种“均值回归”的,刚好回归到33两白银(刚好,靖远是属于甘肃白银市的,这呼应不错) 盛世饿不死,有房有衣,别的你就别想了,好事落不到你头上。
我觉得靖远中卫中宁什么的,这种经济作物让地方还算富起来,究其根本,也就唯一一个优势,
就是枸杞这玩意儿基本不会压货。有多少都卖得出去。仅此一点优势,已经让许多年轻人回老家种地了。在外是苦工,一年十万,回老家当户主,一年八万,我见过两个八零后亲戚,原来一头长发跑出门闯荡,几年后剃个平头在地里浇水了,问他们就失笑,说大城市真是狗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