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嘉然的到底是群什么人?
说来话长,可以从嘉然所在女团asoul公布之前分析。
以下是分析,觉得太长不看可以翻到最后看结论。
之前国内虚拟圈发生holo事件(2020年9月,日本hololive旗下虚拟主播“赤井心”和“桐生可可”在直播的过程中,将中国台湾地区当作“国家”,发表了相关不当言论。对此,在哔哩哔哩网站的官方账号,运营相关的官方推特以及官方网站上发布了“道歉声明”。然而这部分“道歉声明”国内外道歉不一致,加上公司本身管理无能,国家底线不容侵犯等原因,引起众多粉丝的不满和愤怒,hololive已经暂停旗下所有虚拟主播在国内的所有活动)结束后不久,国内虚拟主播观众找不到其他虚拟主播看(此时国内的虚拟主播大多个人势,且直播效果并不能留住大多数观众),这时候乐华旗下的虚拟偶像asoul公布,这时候因为受到holo事件打击,加上乐华所代表的娱乐资本,再加上此时国内虚拟主播大多都不能令人满意等因素,自然是哀声一片,尤其是百度v吧和nga老哥,表示强烈的抵制和反对,自称守护纯洁的V圈,对还没有进行正式活动的asoul及其成员(其中包括嘉然)进行网络暴力,在这种乌烟瘴气网络环境下, 此时的乐华直接打出嘉然牌,嘉然是团播之后第一个首播的(这里部分网友推测原计划是按照成员英文名首字母依次进行单人首播,嘉然是根据当时环境判断的临时拉出来的打断既定顺序,真假不得而知,不过以事后诸葛亮的态度来看,如果是真的,那确是明智的判断)。
嘉然首播前,许多人已经磨拳擦掌,准备用键盘干烂一切,然而嘉然首播三小时,却令这些人黑转路,少部分直接转粉。嘉然首播宅舞连环、歌曲唱跳、还不错的动捕以及嘉然的形象设计,让许多准备“怒喷”观众明白了嘉然和一般的国内虚拟主播不一样,她和她的团队没有摆烂,给观众远高于当时虚拟主播的直播质量(这里提前先说一下,嘉然和其成员的定位是虚拟偶像,和虚拟主播是不同的,所以比较一场直播的内容和质量是不公平的),虽然直播了三个小时,但是当时看直播没有多少人(只是相对现在来说,当时也比很多底层主播的观看人数多多了),我们分析这里面就有哪些人:贴吧和nga老哥(准备疯狂输出),从各种网络渠道(包括贴吧和nga)的了解事情看乐子的乐子人,asoul团播吸引的路人粉,还是各种asoul宣传来的路人,和B站喜欢逛虚拟区的人。所以首播后,留下来当粉丝有哪些呢?少部分贴吧和nga老哥,少部分乐子人,以及经历过V圈那些事情(holo事件,绊爱中之人等)无vtb可以看的路人粉。
但是这时看不好asoul的人依然很多,网络上依然还是乌烟瘴气(或者说从来就没有好过),但嘉然凭借小作文回、宅舞连跳等吸引了众多粉丝,此时的队友珈乐因为首播不理想正在军训(军训后正常发挥),向晚在因游戏水平被质疑,乃琳和贝拉虽然发挥正常但是没有特别之处(相比于嘉然),那嘉然是做了什么让自己的粉丝和队友数量拉开快三倍。
第一个是小作文回的以心换心,第二是观众对嘉然宅舞连跳努力的认可,第三是嘉然语录“你们是想和sc聊天还是和嘉然聊天!”、“要什么圣诞礼物呀?你们想要哪个,我可以吗?”、“可以单推,不用取关,没关系,我不会吃醋的”、“大家要好好吃饭,每天都要开开心心的”等,结合后来嘉然从蒂娜到戴安娜的变化,我个人是认为这个时期的嘉然更多是在rp(role play,角色扮演),当然在很多人内心深处也明白,这些不是真实而是虚拟的,也不乏许多人吃这一套,甚至为之疯狂。这些人疯狂引流,目的是给嘉然涨粉并且推崇自己心中的“圣嘉然”,目的是达到一部分,不少人也是因为这些人引流进来,同时也招了不少黑(无论是嘉然还是这个粉丝群体),结果是抵制饭圈的同时自己还是成为了饭圈。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又是什么人呢?
从以上asoul的经历来看,嘉然粉丝来源大部分是从贴吧和nga分裂出来的老哥和觉得以前受到樱花妹欺骗的虚拟主播观众,其中包括抽象文化粉丝(通过自称鼠鼠、表情包发言和抽象发言),剩下一部分就是引流来的路人(新虚拟主播观众)和少部分抖友,这些人大多都是学生党和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并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其中也不乏有许多能人志士,只可惜这些人生活大多都不如意,甚至极度自卑(你想能自称待在下水道,人人喊打的鼠鼠是多么的自卑,到底是对自己生活感到多么悲观),现在突然有个光照到你,说你不是鼠鼠,你也有在大街上散步的权力(要不是圣嘉然,现在嘉心糖全都是看嘉狗),除了你妈唯二关心你的人,哪怕只是虚拟的,难道不能在你心中掀起一丝涟漪吗?(我想在部分粉丝是惊涛骇浪)
到现在为止,当初疯狂引流的粉丝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变成内部自嗨,这样嘉然的粉丝群体也变得相对固定。从曾经的虚拟饭圈也变成具有一定自我思考能力的粉丝群体(然而就这样的群体还时不时的打内战)。希望无论是嘉然还嘉心糖们也越来越好吧。
总结,喜欢嘉然的粉丝有个名字叫嘉心糖,这群人大多数是学生和步入社会10年以内的青年人群,并且喜欢二次元亚文化或者抱有好感,这里面几乎包含了各个行业的人群(恐怕从事IT行业的最多),但大部分都是打工人和学生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