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抑郁症的人是不是相当于涅槃重生?

发布时间:
2024-10-03 01:55
阅读量:
18

有一部日本的电视,讲的是一个30+的女性,不谈恋爱,不无效社交,每天十分认真的工作,不加班,但业绩永远是最好的。她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下班买超市的打折食物回家做菜,并且享受一杯冰镇的啤酒。为了尽可能的享受这杯啤酒,她无论再渴都不会买外面的冰饮料喝,因为一旦喝了,就降低回去喝啤酒的快感,在外面喝饮料是没有仪式感的。为了加深对冰镇啤酒的渴望,她还会跑步锻炼身体,让自己尽可能出汗,因为这一杯啤酒,她过着非常自律的生活。

除此之外,没有关于女主的背景介绍。

她是一个神秘的人,有些奇怪的人,跟人格格不入的人,但我猜测,她一定是一个经历过低谷,甚至得过抑郁症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所过的,就是当我走出低谷后渴望拥有的自由,她所过的,也是我尝试走出低谷所做的调整。

我跟她的行为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她喝的是啤酒,我喝的是可乐。

如果你拥有一大瓶可乐,你却把它摆在室温之下,甚至让它出气,你简直是不会生活。喝可乐的习惯是从我步入低谷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我根本不会买大瓶子饮料喝,因为人们都说那是屌丝饮料嘛,这样说的人是因为觉得大瓶子的比小瓶子的廉价。而我认为那是屌丝饮料,是因为我觉得整那么大一瓶饮料喝的人很不自律。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会有那么一天,我无法离开大瓶可乐。这就跟吸烟、熏酒是一个道理,只有经历过暗淡时刻的人才知道对物质成瘾是一种什么感觉,因为你的心是空的,你的头脑里没有方向,你只有靠甜味带来的满足感来满足你多余的多巴胺,否则你的生活会无聊到让你崩溃,你想拼命的挥出一拳却没有实体可以让你的拳头有碰撞的感觉,这比打在什么上带来的疼痛更加疼痛。

我很确定我是抑郁症而不是抑郁情绪是因为我知道,无论曾经有多么消沉消极的时刻,我从来不会放弃希望、不想行动、言不由衷,而后来我仿佛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明明很像改变,然而却在渴望着改变中害怕改变的拖延一整天,又重复着昨天。抑郁症被称做心灵的感冒,就无论你再怎么坚强,不知不觉的就得了,当你发觉的时候你已经在咳嗽了,你也不知道是前几天脱了几个小时衣服还是碰了冷水。

得过感冒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你哪怕全身不穿衣服下河去冬泳10分钟,你已经做好感冒的准备了,偏偏你还就不感冒。而有的时候明明你已经很注重防备了,还是染上了感冒。很多没得抑郁症的人有一种打心底的傲慢,觉得我曾经遇到过的困恼比你这大多了,我都没抑郁症,你这不是瞎矫情吗?然后站在制高点上对别人进行批评,抑郁症是仅次于癌症的致死率的疾病,因为很多时候抑郁症是一个无解的东西。因为一个人抑郁症的成因大多数时候来源于环境,而抑郁症的好转又需要一个好的环境。

作为一个还没走出抑郁的人,我有两个经验之谈:

第一个就是,如果你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家人,你不要相信抑郁症患者说会改变自己的承诺。不是说他在真正的欺骗你,而是他的确在很努力的想改变,但他做不到,战胜不了自己的心魔。其实也不是心魔,而是实实在在的生理性改变,抑郁症如果不是病,也就没有70%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有明显好转这个数据了。他可能会一次又一次的说会改变自己,但无法成功,是因为他头脑里的分泌水平让他陷入了某一种行为逻辑怪圈,他说着改变自己,却依然在这里面打转。抑郁症这种心魔其实每个人都有,但不表现为抑郁。比方说自身的各种陋习,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陋习不对,但就是改不掉,每天都戒烟戒赌,戒365天。这样说起来,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他想改变,但食言了一个月,一年,食言了一次,十次,算多吗?如果你无法宽容,那么说明他在你这里的分量就值这么多,其他的批评都不过是不愿再付出的心安理得的借口。一个人无法解决当时困住自己的东西,就像一个人再大的力量也无法把自己举起来。指责只会让抑郁症患者关注困住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关注新的东西。对于不知道破局方法的人,唯一的破局方法就是撞开一道口子,你看似抑郁症患者食言了一次两次十次,其实每次都有改变,而且如果不是因为食言一两次就是指责和不信任,可能就到不了十次。所以我才叫你不要信抑郁症患者的承诺,你信了,你就会指责,你敢于不信,你才是真正的相信。抑郁症患者往往需要帮助和支持,但这样的帮助往往并不慷慨和纯粹,给予的帮助就像吐了口水的剩饭一样让人花很多心力去咀嚼,不吃又会饿死。这样被耗费的心理能量可能和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怪圈毫无关系,但它的确消耗了患者走出思维怪圈的力气。北大哲学系教授杨立华说,你管小孩子玩游戏干什么?他要打就让他打呗,哪天打累了,自己就不想打了,就想读书了。其实抑郁症这样的心魔,往往很难自己找到突破口,大多数时候都是抑郁累了,不想抑郁了,突然就好了。你指责他,改变他,无非就是一遍遍的提醒他,让他记起来自己还是个失败的、有问题的人,一遍遍的强化这种自我认同。

第二个经验就是,人人都会有低迷的时期,但有的人未免在这个时间段待太久了。如果待太久,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得抑郁症。我记得我得抑郁症的时间点是广州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此前我无论工作再怎么难找,都有出门找工作的勇气。但是后来疫情严重到封城,班往往无法正常上,我怕努力半天找到工作还是不稳定,索性不找了。没有班上肯定是自责的,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自己的人生,每天处于这样的情绪当中,但我又害怕出去找到班上却不稳定,就想把那几个月混过去,混到第二年。混的这几个月,每天头脑里上演一样的思考,可能就是那时让我陷入了固有的思维模式,进入了一种想要改变,但只是怀着这种心情拖延完一整天的循环。只不过那时候是被动的拖延,后来变成了主动拖延。所以说,想起来我还挺后悔当时感性的想把那几个月混过去的做法,所以说当我走出低谷以后,以后的人生我不会拼命的拼搏,因为这些时间我也明白活得长久才是赢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我也不会感性的对待生活,一定时刻保持对它的掌控感。所以说,以后我会时刻注意自己的状态,稍有不对就会调整,绝对不会让自己在不恰当的位置长期待着。

所以说,一个战胜了抑郁症的人算不上涅槃重生?我觉得算。因为这是一个无论在强大的人都难以靠自己战胜的东西,无论是靠自己,还是靠时间硬生生的把它拖好了,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这时候的你无论思维模式,能力,都有了全新的变化。以前的我,根本就不想着什么自由之类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有表演的性质,比方说做感性的想做个好人,应该做个好人,却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就拿工作这件事情来说,没有经历过低谷的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加班,也不知道领导为什么要你加班,只能从书本和宣传中知道这是资本家在压榨我。他们看着周围人加班,害怕自己被淘汰,于是跟着加班。但是这些人在工作时间可能并没有尽全力,又因为恐惧而被迫跟着加班。其实老板想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你给他创造收益而已,你要是有效率,你按时下班他敢留你吗?不怕你走人吗?这就是为什么我开头介绍的那部剧里,女主每天准时下班,但她业绩永远最好,因为她不表演给任何人看,她经历过低谷,与其费心费力的做无用功,不如做最本质的事情,她已经空转了太久了。

说起来这有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味道,知行合一不是知道了就去实践,而是意志与行为的完全统一。该享受美食时就好好享受美食,该玩游戏时就好好玩游戏,该工作时就认真的工作,而不是在工作时想着偷闲,在玩游戏时自责后悔,最后美食也食之无味,成为当下时代的空心病。这样的思维和生活态度,很少有没经历过低谷的人就能体会出来。

说回那部电视剧,我跟女主的做法几乎一模一样,我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倒一杯水在盆子里放进冰箱冻成冰,然后砸碎成几块,每次倒一杯可乐放一块冰,到饭点的时候也很开心,认真的想好吃什么,绝不浪费粮食。我现在每天7点就可以起床,这也是以前办不到的事情。我不是刻意的寻找意义,而是因为我觉得做这些真的很有意义。

如果不是因为曾经抑郁让我的确还有许多现实的烂摊子需要去缝补,我真的觉得现在的我很自由。等我以后处理好了烂摊子,我就真正彻底的自由了,像什么别用的眼光、期待,我全都不在意,同龄人忙着的结婚生子等人生流程,也与我无关。如果我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我想,我能,我愿意,而不是模糊的觉得,好像应该那样。曾经的我不想轻易的否定任何人,低谷的我见证过十几年的所谓朋友靠不住,没有深交的人却回馈善意,所以我依然选择做一个好人,因为做烂人我不会开心,做好人我会开心,仅此而已。现在我敢于否定该否定的,珍惜肯定该肯定的。我也有很多进入困难、战胜困难的教训,这会让我更安全。

总而言之,活得比以前清醒了许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