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可以不死人工业化吗?

发布时间:
2024-10-05 11:28
阅读量:
24

冷知识:苏联战前的几大技术来源分别是:

1.法国进口的全铝发动机,该发动机成为v2发动机的研发基础,也就是后来t-34系列坦克的动力来源。

2.克里斯蒂悬挂:t-34的悬挂基础,是米国1929年大萧条时期贱卖的。

3. 26型巡洋舰、68型巡洋舰:设计技术源自意大利出口的 奥斯塔公爵 级巡洋舰。

4. 塔什干级驱逐舰:由意大利建造。

5. 苏联级战列舰:由意大利安沙尔多公司完成全部设计,苏联设计师在意大利UP-41基础上做的改进基本上是越改越糟糕的。

6. 甘古特级战列舰的现代化改造:1925年,苏联海军的水手极为艰难的把这一级战列舰开往法国,由于机械老化且熟练技工不足,自行维修十分困难,被迫前往法国维修战舰,后苏联自己对这一级战列舰实施现代化改造,改造的主要设计由意大利完成。

7. 战前慈父对海军进口装备的态度:慈父无视苏联自制152mm的舰炮的优异性能,一经和德国军事代表团磋商,发现可以进口包括380mm skc34型主炮在内的全部装备,立马要求在设计的68型巡洋舰停止设计,全部改用德国制装备实施全舰的武装,并暂停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的施工,要求着手研究换装德国制380主炮,可见慈父本人对苏联本国生产的海军装备何等缺乏信心。

8. 苏联最为骄傲的石油工业,战时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油,一般由美国提供,如果美国不提供,苏联的方法是利用其驻美合作代表团疯狂施压要求提供,因为苏联没有办法做到精细合成高标号的航空燃油。

此外,苏联战时的坦克工业水平也可谓令人汗颜,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苏联坦克手的不幸丧命都和苏联战时极度糟糕的生产工艺有关,而德国虎式坦克之所以在东线能不断开无双,与其说是德国的虎式坦克技术水准高超,不如说是苏联坦克糟糕的加工工艺导致的。

首先,苏联战时的穿甲弹生产技术,已经退化到了不能生产被帽风帽穿甲弹的水平,1944年之前的苏联生产的APCBC穿甲弹,其被帽和炮弹是完全被作为一个整体生产的,换而言之,就是苏联当时无法批量生产硬度和强度要求较高,需要额外渗碳和淬火的被帽,而是直接把风帽和炮弹作为一个整体制造,这种制造的结果是,苏联坦克发射的本质就是钝头弹,即使钝头能砸开倾斜的装甲表面不被弹开,剩下的炮弹侵彻体也是钝头的,不足以在转正后钻穿装甲,这就导致绝大多数苏联坦克打不出其火炮预设的穿深水平。

其次,苏联坦克大量使用铸造法制造炮塔,而苏联的铸造工艺本身还不如德国,导致苏联坦克的炮塔内气孔、沙眼极多,装甲本身容易凹陷,崩落,这就导致苏联坦克根本无法发挥图纸上的圆弧形装甲增加跳弹几率的问题。实际上这种低劣的制作工艺,纯粹是在依靠巨大的产量和不计乘员生命的方法去保证装甲单位的编制。而这就提及另外一个问题了,苏联的工业化保证了如此巨量的坦克产能吗?答案也不是,因为战时苏联的卡车、火车头和大量架桥、机械设备均来自英美,苏联可以用全力生产坦克,换而言之,如果苏联和德国独力对抗,则苏联能生产的坦克数量就只能达到现实位面的一半,那么苏联的坦克按照本位面的损失比例,就会丧失殆尽了,这种情况下,很难说这种低劣生产水平的坦克能真正发挥数量优势。

至于1944年后服役的is-2型重型坦克,这款坦克是一款非常典型的“游戏性极强”的坦克,即坦克的纸面数据很好,但实际操作水平一言难尽。is-2坦克搭载一门D-25T型坦克炮,这门122mm加榴炮由于是分装药包,实际上装填时间高达30s以上,实际上的坦克战能力并不出色,该型坦克在战争后期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大口径自行加榴炮使用的。

总之,苏联战前的一系列工业化技术引进,和本国研发的关系不大,实际上苏联80年代败亡也和苏联缺乏最本源的研发体系有关系,苏联偏技术应用,但缺乏足够的技术引领能力,一旦技术发展路径转变方向,如80年代电子工业技术开始在军工领域迅速铺开而研发人员不能及时获得相应技术,苏联的研发体系便会迅速落后,这方面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如:

苏联战后航空工业起步十分艰难,虽然战争结束后苏联缴获了me-262等一系列前德国空军制造的喷气式战斗机,但苏联并未得到完整的研发技术团队,对轴流式发动机也不能做到完全掌握技术细节,因此战后相当一段时间,苏联的喷气式战斗机都被迫一直沿用262的BMW004型发动机,直到带英穷疯了愿意出售“尼恩”型发动机及全部技术,才让苏联得以制造出米格-15型战斗机,可以和美国最新型的f-86型战斗机匹敌。但朝战结束后,苏联虽然在结合先前吸收的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搞出了一系列的涡喷发动机,却由于西方的关于涡扇发动机的封锁,始终不能在涡扇发动机技术上得到突破,苏联的2款二代机始终采用涡喷发动机技术,而不是涡扇发动机,这严重影响了战斗机的续航能力。

而苏联试图弯道超车,学习60年代航空设计学界推崇的变后掠翼布局设计战斗机,却由于苏联的研发部门在变后掠翼方面完全是自己闭门造车,缺乏对外(主要是米国)学习变后掠翼的全部设计理念的原因,导致其始终未能在变后掠翼的自动化控制方面做出良好的设计方案,采用变后掠翼的米格-23战斗机只能在三个固定后掠角调整机翼角度,且米格-23三种机翼角度下的升力中心还完全不同,也没有自动化控制的飞控系统实施动态平衡,导致这款飞机的飞行特性非常难以掌握,实际上熟练飞行员手调变后掠翼角度实现格斗时候的高升阻比也是伪命题(因为23的重心太难以把握),导致这款战斗机在苏军内部都恶评不断,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绝大多数苏东国家空军,在冷战结束后都选择保留米格-21并加装数据链并更新火控接口,也不愿意继续升级米格-23,可见此型号的飞机有多么不受欢迎。

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对苏联军工真有比较准确认知的,恰恰还真是玉米帝。玉米帝在战后曾经被认为搞“导弹至上论”,因此大砍各类苏联海军的大建计划(如取消斯大林格勒级战列巡洋舰,不允许建造航母等),破坏了苏联的远洋海军梦想等,实际上玉米帝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就是,火箭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最早也就是二战期间德国的冯布劳恩开始搞的V-2飞弹,因此苏联和欧美在这方面的起步差异很小,追赶难度低,外加上比起动辄几千个、上万个子系统联合的军舰、大型轰炸机制造项目来说,火箭本身的子系统数目相对少,要求也低(因为是一次性的),在战后苏联修复战争创伤,保卫自身安全的过程中其实是性价比很高的东西,换而言之,1950-1960年代的苏联大力发展火箭其实算是局部最优解,因为苏联和西方在这个领域都相当于从零开始,且核导弹的威慑力强大,对于冷战最初10年的苏联来说,其实是一个“单位价格威慑力”很大的东西。而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的锅,本质上也不是玉米帝需要背的,因为彼时彼刻古巴属于严重超出苏联的战略影响力范围的地方,在那个地方远征失利其实也属必然。

总的来说,苏联缺乏原生性的技术创新团队,苏联在技术领域之所以和西方能长期追赶,本质上还是苏联文官基于国际关系下的利益交换和敌后工作的结果,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苏联在西方长期的敌后工作和宣传的作用都要更大一些,以促成同情苏联,或者厌恶英美的第三国和西方的技术人员转移技术,一旦苏联的宣传体系不能继续实施这种思想上的动员了,苏联的技术引进,也就很快走到头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