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军只有一万多人就胆敢发动针对拥有二十万大军的东北军的九一八事变?

发布时间:
2024-10-07 23:59
阅读量:
2

一万对二十万,一场不可思议的大溃败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一群中下级军官绕开内阁和军部,蓄谋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诬陷是东北军所为。随后便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向东北军发起攻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以极其微弱的代价,轻松获取了战争的胜利,迅速占领了东北重镇沈阳,在接下来四个多月的时间内,日军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东三省7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全部沦陷敌手。为什么二十多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会被一万多名日军如此轻松击溃?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创作不易,劳烦各位兄弟姐妹关注评论点赞,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关注后点击作者头像可欣赏所有作品。

一、崛起东亚的倭寇

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国力逐渐变强,之后便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第一次赌上国运击败了腐朽的满清,得到了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并取代中国成为当时的东亚第一强国,第一次以小博大就赚得盆满钵满,极大的刺激了这个东方恶邻的侵略野心。1902年,英国为扼制沙皇俄国的扩张,决定扶持日本在东亚牵制俄国,于是跟日本签定了《英日同盟》。在英国人的支持下,为抢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权益,日本又一次赌上国运跟沙俄开战。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此战日本海军取得完胜,陆军也勉强算是惨胜,小小的东亚岛国居然战胜了强大的沙俄,让后台老板英国非常满意,之后更是不遗余力的为日本提供经济和军事支持。

在日不落帝国的全力扶持下,日本国势蒸蒸日上,并于1910年8月22日正式吞并朝鲜,把国境线进一步推到了中国东北边上,为日后的侵华战争打好了伏笔。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消耗了巨大国力,而日本却在再一次压对赌注,准确站队协约国,靠着战争大力发展本国经济。一战期间,日本工业总产量增长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一战后,日本的工业产值占世界比重从战前的1%增长到了2.4%,又增长了一倍多。同时,日本的产业结构也实现了较大的优化,工业在各行业生产总额中所占比例由44.5%增加到56.8%,基本上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利用赌赢一战的红利,日本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巨大的利益,逐渐从亚洲强国晋升到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二、臭味相投的石板

进入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黑色星期四”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已经顺风顺水发展了三十多年的日本这次却没有幸免于难,因为贸易市场跟欧美捆绑过深,日本经济也遭受到沉重打击。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几乎处于崩溃边缘,工业总产值下降了30%以上,大量的银行、企业破产,普通民众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因此对日本政府极为不满。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日本军国主义便开始想到了侵略扩张,妄图再次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并通过武力掠夺他国财富来改善本国的经济危机。日本军中一些少壮派,纷纷成立军人秘密组织,积极谋划侵华战争,而关东军中的参谋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尤为狂热,也就是日后臭名昭著的石板组合。早在1929年,还是中佐的石原就曾发表了“最终战争论”和“满洲土地无主论”,极力鼓吹用武力占领满蒙,利用满蒙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壮大自身,进而征服整个中国。

而身为大佐的板垣十分赞同,他早在日俄战争时就曾看到过中国东北的广袤无垠,心中一直对这片富饶肥沃的土地垂涎三尺。听了石原的侵略构想,两人臭味相投,便与一些有着同样野心的中下层军官组成地下组织,专门研究如何侵略和统治满洲的问题。1931年6月起,东北发生连续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石板两人觉得机会已经成熟,便开始秘密联系一些军官筹备侵略战争。到了9月,日本政府发现关东军内部不稳,近期有可能会采取军事行动,便派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郎到东北阻止事变。但建川还未出发,参谋本部情报课俄国班班长桥本欣五郎就提前密电告知板垣,并劝板垣在建川到达之前行动,板垣跟石原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于9月18日提前发动战争,东北大地顿时战云密布。

三、软弱无能的少帅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关东军河本末守中尉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并故意摆了3具身穿东北军军服的尸体,诬陷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随即向中国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终于爆发。而此时东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东北军少帅张学良还在北平城看戏,接到关外急电惊慌失措。在他的认知内,两年前的中东路事件,东北军惨败于苏联之手,而日本能打赢日俄战争,那就是比苏联人更凶猛的对手,如何能够以军事手段对抗?其实东北军也有自己的情报网,张学良对日军的异常情况也不是毫不知情,可他不但没有积极备战,反而认为日军只是虚张声势,无非是想多捞点好处,于是在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命令他们“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

战斗打响后,张学良又严令东北军各部不得抵抗,希望以外交手段来平息冲突。荣臻则坚决执行张学良的命令,要求东北军将士枪弹入库,不得抵抗,甚至不得动弹,这一荒谬的命令为后来东三省的轻易沦陷打下了伏笔。当时的日本关东军还远未到后来的百万规模,只有三个不满编的师团,加上一些辅助武装人员也不到三万人,而且板垣和石原属于是私自行动,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根本就搞不清状况,犹豫很久才派了一万人参战,而当时东北军在关外还有二十万大军,平津、河北一带还有十几万精锐,随时可以北上驰援,人数上处于绝对优势。武器装备上双方差距也很大,参与事变的日军动用不了航空军的飞机,重炮和坦克也不多,连弹药储备都不够充足。而东北军拥有近300架作战飞机,数千门各种型号的火炮,几十辆坦克,轻重机枪更是不计其数。东三省还拥有当时中国最强的军工能力,连飞机都已经实现自产,枪支弹药的储量完全足够支撑一场大战,如此巨大的优势,却因为统帅的软弱无能被彻底葬送。

四、沦陷敌手的沃土

当荣臻把“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这段荒谬的命令传到东北军中时,惨烈又悲愤的一幕便上演了。300多日本兵冲进东北军精锐第七旅驻守的北大营,见人就杀,七千多东北军将士没有武器,也不敢抵抗,顿时血流成河。面对日寇的刺刀,唯有620团团长王铁汉冒死抗命,指挥手下用仅有的几把枪和几十发子弹反击,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才挡住了疯狂的日军。天亮之前,日军又增援了一个大队的兵力,700多日寇再次发起攻击,东北军只能赤手空拳的拿命来拼,在损失近千人后,第七旅被迫撤出了北大营,日军伤亡仅25人。之后日军继续扩大战争规模,向东北各大城市发动进攻,奉天、长春、四平等地先后沦陷。由于各省东北军大都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留守关外的二十万中国军队被远远少于自己的日军赶鸭子式的撵出了关外,不到半年时间,吉林、齐齐哈尔、锦州都被日军攻占,整个东三省陷入敌手。

老张家两代人在东北的辛苦经营就这样拱手相让给了倭寇,日军仅在沈阳城就缴获了长短枪械十几万支,轻重机枪2800余挺,火炮3000多门,坦克20多辆,飞机265架,其中还包括从捷克等国进口的40架新式飞机,这些先进武器甚至连包装都没拆封就白送给了日军,还附带赠送了一套完整的军工体系。如此巨量的武器装备和军工设施,不但给日军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支撑,后来还帮助他们在东北组建了数十万傀儡部队剿杀抗日武装,对东北人民的抗战活动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五、奋起抗战的军民

看到胜利竟如此轻松,日本内阁对关东军的擅作主张追加了授权,承认了他们在东北的军事行动,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不但没有受到军部处罚,反而成了帝国英雄,之后几年更是一路升迁到高级军官。1932年1月6日,板垣受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的委派,前往东京向日本政府汇报情况,受到了裕仁天皇的破例召见。之后日本政府便开始积极谋划成立伪满洲国,并把已经潜逃到东北旅顺的废帝傅仪搬了出来,准备建立一个亲日的傀儡政权,为长期统治中国东北做好准备。但东北人民并不甘心做亡国奴,“918事变”爆发后不久,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马占山就率部英勇抵抗,与日军展开血战,在江桥战役中多次击退了日军进攻,展示了东北军的勇气和血性。我党发动民众成立东北抗日联军,下辖第一、二、三路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为杨靖宇,第二路军总指挥为周保中,第三路军总指挥为李兆麟,巅峰时期兵力多达数万人,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成为倭寇侵占东北的头号大敌。

除了抗联以外,由东北军官兵和普通民众,甚至土匪胡子等大量血性男儿组成的义勇军更是风起云涌,在东北各地坚持抗日,人数更是多达几十万。这些战士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在关外牵制了近百万日军,歼灭日伪军近二十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关内的抗日战争。1945年8月,美国海军上千艘舰船兵临日本四岛,包括东京在内的各大城市都被美军飞机炸得鸡飞狗跳,广岛、长崎也被原子弹夷为平地,可日本还在封锁消息,想要困兽犹斗,换取比较体面的投降。等到苏联150万大军出兵东北,全歼了日本关东军后,穷途末路之下,日本天皇只能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