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存亡之战》中哪些细节让你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

发布时间:
2024-10-08 03:23
阅读量:
2

几名志愿军战士悄悄地摸上了敌人的阵地,阵地上到处都是铁丝网。

朱一龙饰演的营长发现铁丝网上还悬挂着空罐头盒,稍微触碰一下,就可能会被敌人发觉。为了完成任务,几名志愿军战士立马趴在铁丝网上,让战友踩着自己的身体过去。这就是电影《志愿军2:存亡之战》中的一幕。

众所周知,战场上的铁丝网上面充斥着大量类似铁蒺藜的倒刺,扎入人体就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然而,用身体覆盖铁丝网这个事迹,的的确确又是真的。

这一事迹,出自志愿军第423团老战士吴大勇的亲身经历

当时美七师在这个名为“老秃山”的高地上放了一个加强步兵连和一个坦克连,大约500人防守。

美军构筑了明暗地堡100多个,外面还有整整7道“环形铁丝网”。

1953年3月23日晚上19时55分,我军在上百门大炮对该阵地发起轰击,当最后一发炮弹刚刚落下,我们的突击队几乎是踩着炸点就冲上来了。

负责开辟道路的是3连11班,在连续爆破了6道铁丝网,准备爆破第七道时,负责突击的部队已经冲上来。

此时,敌人的重火力也开始朝着这个方向集中,晚一秒通过,部队就会遭受重大损失。

就在此时,副班长滕国明一跃而起趴在铁丝网上大喊:“为了胜利,快过!”爆破组其他4名战士,也毫不犹豫地扑向铁丝网,搭起了人桥。

突击部队踩着战友的身体,通过了铁丝网。营长郝忠云(战斗英雄)指挥部队肃清残敌,战斗历时35分,守敌全歼,拿下老秃山。

战后统计,这5名趴铁丝网的战士,光荣牺牲了四个,仅剩下一名叫做张福祥的战士。

这是在当年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战士们为了胜利,争分夺秒做出的牺牲。

我们看一眼这个电影桥段,然后“过度解读”一下:在导演的安排下,营长带着战士们冲上去了,一摸铁丝网,

靠,出门忘了带大剪刀了。

看着领导越皱越紧的眉头,几名战士默默地趴在铁丝网上。。。

多么热血的事迹,被大导演“艺术”地升华了一下,就成了“段子”。

事实上,在抗美援朝期间,夜间潜伏剪铁丝网这种小事,属于我军的基础动作。以下是志愿军第20军60师178团直属火箭筒连老战士潘泽民的回忆文章:

战争,请让女性走开。

这句话,真的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从《志愿军》系列第一部开始,张子枫一脸茫然的表情就会出现在预告片当中。

事实上,能够出现在战场上女战士都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是从联合国大会上回来的女翻译、报务员。

张子枫饰演的女报务员,其实是王清真、吴炯、唐世敏、何程娟、高森、吴世金、官义芝、陈德琳等当年志愿军女战士的缩影。

在抗美援朝中,女同志在战场上同样要参加运送粮食、物质,接送伤员,挖防空洞,配合部队作战。

志愿军第15军女卫生员、二等功臣吴炯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一到连队,就听到有战士议论:“炮火连天,怎么派个女同志来?”

在这位女卫生员的努力下,抢救了许多同志的生命。一次,有一个班的战士躲在坑道中烧木炭取暖,8个人全部一氧化碳中毒。这位女同志一个人将8个大男人背出坑道,在她的治疗下,8位战士第二天又投入了战斗。

吴炯回忆:有一次,我同二排一班往前线运送炮弹时,突然遭到敌机袭击。运输车中弹起火,眼看就会发生炮弹爆炸的危险,我和战友们当即奋力用棉大衣扑灭了大火。我自己虽被严重烧伤,但仍坚持将炮弹运到前线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吴炯荣立个人二等功。在1935年参加了志愿军“五一”归国观礼团,并作为唯一女代表,接受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战争,是文明的史的非常态。

女性虽然柔弱,但在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中,女兵大多担任文工团、卫生队、报务员。

在电影中,张子枫饰演的女兵李晓就是报务员。在真实的历史上,女报务员的工作非常忙碌,像电影中李晓可以在前线与后方之间随意跑来跑去。

甚至敌军的炮弹都已经打到附近了,李家父女三人还在“依依惜别”。

特别是战斗前后,既要捕捉追踪电台讯号,又要艰难地收发电报。在战斗打响之前,女报务员还能跑到前线去看望他爹,更是天方夜谭。

据45军司令部通讯电台女报务员黄远旨的回忆录记载:我们排以上的报务员,每人都配发了手呛,三发子担。

一发对敌人,

一发毁电台,

一发留给自己

女性虽然柔弱,但在正义的战争中往往会体现的非常坚强。

据资料记载,入朝以后,女报务员全部分散到了各个电台。每个电台的任务都非常繁重,有司令部的,对上报战情的,对友军的,对分部的,对直属师的。

每一部电台都配备了通信员、摇机员。黄远旨说:“身强力壮的摇机员,身上背着沉重的收发报机和手摇马达,我就背着装有电台秘密的皮包,在同志们的保护下行军。

如果我们以为志愿军指挥部就像电影中,吴京饰演的傅崇碧,站在二层楼的破洞中,一动不动就能指挥铁原保卫战,那就大错特错了。

据黄远旨的回忆录这样写道:“阵地不断向前推进,电台也不断前移。在跑步前进中,飞来一块弹片,扎中了摇机员小赵的大腿。但是,进军的号令不允许我停下来救生命垂危的战友,我要一刻不停地跟随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行进。

进入一线,前面是一片开阔地,通讯车只能利用敌人炮击的空隙,快速冲过去。快要到达山边时,遇到敌机俯冲,我们电台人员来不及躲避,我趴下护住皮包,通信员、摇机员一个个不约而同地扑在我身上,愿用他们的牺牲来保护我。

黄远旨回忆:“前沿激战了三天三夜,我们没有摘下过耳机,急等指令的参谋长一直跟在我和机要员后面,指挥部的电话声,首长的命令声,步话机不停地呼喊着前方的战况”。

由此可见,在战场上机要员在战斗打响前夕,是无法离开工作岗位的。

对于漫长而又残酷的战争来说,所有的文字都是轻薄的。

纵然《志愿军:存亡之战》这部电影,依然有过度煽情,情节夸张的诸多瑕疵。

但是,它仍然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这部电影除了战争本身之外,穿插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性关系。

父亲李默尹,儿子李想,全都牺牲在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比起他们,母亲更早地牺牲在了抗日战争时期。

这条不起眼的暗线,串联起了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抗美援朝的时间线。

战争是残酷的,当敌人的屠刀砍向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起来反抗。

当年,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带着美国士兵,搭乘着现代化的运输舰,开着隆隆作响的坦克,驶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他们同样年轻、自信,狂妄,他们的内心十分骄傲,只要将军一声令下,他们就能像父辈在殖民战争、南北战争、一战、二战中一样英勇。

他们中的许多人,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那些脱下军装,回到故乡的美国大兵们,则会成为一群茫然无依、备受指责的侵略者。

因为他们国内的“反战人士”,那道“美丽风景线”已经开始憎恨他们了。

那些从战场上活着回去的幸运者,除了因为疾病、伤痛而酗酒、失眠、失神之外,只留下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和可资回忆与伤感的东西。

给与了世界一流军事强国刻骨铭心的痛楚。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