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人吃不起西瓜来看,日本普通人生活是否还不如国内年轻人?

发布时间:
2024-10-12 03:31
阅读量:
1

#吃瓜#

很多人其实问错了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日本西瓜卖得这么贵,而日本人又不是不爱吃,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增产

它为什么一直很贵?

要知道,一旦一个东西出了名的被嫌贵,一定前提是有很多人想买。没人想买的东西,你定价再高别人只会觉得你好笑,没有人会来嫌你贵。普遍嫌贵,就是普遍有需求。

为什么它没有人增产?把价格打下来?这都说少年了,怎么还在喊贵?

你们没有发现吗?在中国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这么多年,一旦有一个什么易耗品普遍有人嫌贵,它很难把这个贵的美名坚持十年。虽然有的“降价”是通过自身价格不变但人均收入飞涨的方式实现的,但绝不乏自己就价格大跌的“惨剧”。

这个现象为什么没有发生在日本的西瓜身上?其实何止西瓜,日本还有很多方面远远的落后时代,仿佛冻结在了时光隧道中。

要知道,类似的效应可以在奢侈品上有效,而奢侈品——例如钻石、香水这些——是因为有人在刻意控制造成的。

众所周知,德比尔斯实际上是根据市场需求,有比例的控制着自己的产量来维持钻石的市价的。

而另一类例子是石油。产油国也在有意的控制产量来保证自己的利益。因为石油是大宗消耗的战略物资,存在大量的刚需,这给了产油国操作的基础。

但在西瓜这样既非战略物资、也谈不上奢侈品的品类上,何以日本的市场为何仍然失灵?在这里我们不想去谈论日本农协的强大、日本的政局的种种土八卦。

因为无论你如何将这描述得似乎是一种风俗、一种民族风情、异国情调,都改变不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日本几乎失去了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西瓜只是诸多症状之中比较典型的表现罢了。


日本普通人生活真正不如中国年轻人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国家已经失去了两种能力:

1)失去了制止形形色色的“产油国”在各种民生物资、日常服务方面搞“主动减产”策略的能力,即对内博弈能力。

2)失去了通过对外发展让民众的收入和前途持续增长的能力,即对外博弈能力。

日本普通人和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真正的差异在于,日本人缺少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注意,不是“规划”、“战略”——这种东西ta们多的很——而是真正的希望。

在国内看到的是一片板结的格局,财阀世家已经实现了内循环,类似西瓜贵了几十年没人敢冒险增产“扰乱市场”的行为已经遍地都是。

在国外看到的是欲振乏力——日本已经多年在海外、国际没有开拓出什么新的战略空间。美国留下的施展空间本就有限,而中国还在将日本全面挤出。

因此日本人呈现出了普遍的自暴自弃的败犬状态。

类似神待少女问题、妇女贫困问题、御宅族问题、孤独死问题……现在看日本的动漫,几乎完全失去了九十年代以前那些经典作品的乐观、朝气。

那都不是一个开玩笑的“躺平”的心态,而是一种陶醉的自我戕害,以玩弄“病娇”、“腹黑”之类的病态为乐的状态。在活里找不到希望,于是在死里寻找刺激的状态。

这跟打一小时工能买几斤西瓜几乎没有关系。

日本人没有奋力挣扎吗?也并非完全没有。

这就要谈到日本现在的紧迫危机。

美国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样一个注定的结局——台湾保不住,台湾倒下之后,日本和韩国也会连环丧失。

因此美国正在“下决心保住”和“坚壁清野“之间犹豫。

其实这才是日本和韩国激进“抗中”的真相,他们害怕美国失去信心后走向“如果我保不住,那么这些被放弃的地盘上一粒米也不要留给中国”的方向。

最近发生了一件小事,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是重大事件——安倍派和二阶堂派被东京地检特搜部清算,意味着这种“证明自己的战略价值换取不被毁灭性收割”的策略已经趋向失败了。

美国已经失去了信心和建立在这信心上的耐心,可能已经转向了“趁着台湾还没有倒下,先没收日韩可能带给中国的嫁妆这样的方向”。

日本和韩国接下来的这几年,非常的不乐观。

西瓜恐怕会更吃不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