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护肤品喜欢概念性添加?

发布时间:
2024-10-19 19:40
阅读量:
22

这里面有好几个有趣的问题呢,可以来简单说说。

1. 护肤品的利润真的足够吗?

2. 配方成本到底多少钱?有没有空间加足量成分?

3. 什么叫概念性添加,是简单按照浓度来判断的吗?


护肤品的利润真的足够吗?

护肤品看起来利润很大,其实你去看各大化妆品公司的净利润(不是毛利),根本比不上手机这种,可能比食品日用品会好一点,差不多也就是10%左右的水平吧,有的甚至更低(比如平价品牌)。

这里面的问题,关键是这行业的大部分成本,真的花在了营销上面,营销的费用和研发费用比起来,差不多是20:1的样子,甚至更加夸张。

比如看珀莱雅的财报,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费用是10个亿成本,研发花了4000多万。其他公司也差不多,因此护肤品并不是完全靠研发撑起来的,营销是门学问,而且很花钱。

正因为这个道理,其实你配方成本多一点少一点,对整体的营销成本影响没那么夸张。反而是大促的时候,给李佳琦直播间的让利,还有各种主播的提成等等的开销很大,非常大。

但没有这些营销,你压根看不到这个产品,也不会买。

配方成本到底多少钱?有没有空间加足量成分?

化妆品的配方成本占比并没有那么夸张,十几年前一公斤配方也就50~100块钱,现在大家加很多活性物等等,如果成本能到一公斤500块钱已经很良心了。

这么一折算,差不多30ml的精华,成本大概是20块不到,这已经是很贵的了(中高端产品),有很多精华的成本一瓶七八块吧。

可是别忘记了,还有包装,那种高级一点的包装,比配方成本都贵,一个十几块钱很正常,没错,包装确实比配方贵,但丑的包装,真的没人买啊。

而护肤品来算成本的时候,还要加上一些其他的,比如生产费用,物流费用等等,因此配方在里面的占比真的没那么高,能占30%顶天了。

因此,我配方用的好一点,对整支产品的成本提升,也就多了几块钱,虽然会影响一定的利润,但影响幅度没那么大。

那为什么一支成本十几块、二十块的产品,要卖到三四百才能挣钱呢?还是回到了第一个问题,这里的钱都给了营销,没有大量的营销,压根就没法卖出去。

还是珀莱雅的例子,如果光看成本和销售,珀莱雅的毛利率高达70%,但扣掉人员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等,只剩下13%了。

你觉得中间的57%的钱哪里去了?大头全部在营销……

然而,市场部会不会把这部分费用都省下来给研发?几乎不太可能。这也就导致现在的一个悖论:配方成本可以提高,而且对整体利润率影响没那么夸张,但就是没人想去做。

什么叫概念性添加,是简单按照浓度来判断的吗?

这个问题也很复杂,如何判断某个活性物的浓度是有效浓度,而不是概念添加,靠数字可不行。比如0.1%的维A醇是有效的,0.05%也有可能有效,但如果换做烟酰胺,那必须要在2%左右才行。

像大部分的多肽,植物提取物等等,你加到顶天也都不会超过0.1%,不懂的人会很容易觉得这是微量添加。

所以当你看到很多成分落在成分表里面的“微量添加”的时候(低于0.1%),可不要直接来下判断:这是概念添加,因为大部分消费者自己无法判断……

另外,我们说的有效浓度,也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有人会觉得要做临床起效才算,也有人觉得细胞实验浓度也可以参考等等,这里面可以争论的点就太多了。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除非你告诉我,你觉得哪个成分是概念添加,然后我帮你判断。

另一方面也要提醒:并不是浓度越高越好,做细胞实验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活性物在适当的浓度下才有用,多了少了,细胞都不行,皮肤也是一样,不要光看数字。

最后还有提醒:可不要觉得护肤品的效果都来自于活性物,基础配方的重要性也很大,在某些时候,加不加活性物是一样的效果。


总之,护肤品概念添加这个问题略复杂,有些是出于成本考虑(为了省钱给营销),有些是没必要(已经够用,多加了也没用),而且并非只有国产护肤品才有这个问题,要是去看看进口大牌,同样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全世界的企业都类似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