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都说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也有说很高,到底哪一个是真的?

发布时间:
2024-10-21 10:17
阅读量:
0

不高也不低,但是抽象。

莫斯科70年代初期有25万辆私家车,但是只有16个修车厂,其中有三家修车厂规模较大,平均一个修理厂服务市内一万多辆私家车,想必苏联汽车可靠性一定很高罢()

国营商店买东西要排队,这个众所周知了。问题是排队要排三回,排队看货,排队付款,排队领货

(按70年代初期常住莫斯科经常排队的美国记者描述就是:好像每天都是圣诞节大抢购一样。)

不过也要辩证看待,坏消息是要排队,好消息是因为都是8小时工作制,所以排队时间有的是!

顺便一提,私家车加油也是一个流程,先去找加油站的员工付款,拿到一张能够加xxL汽油的条子,再自己根据这个条子加油(嗯没错,加油站员工并不会帮你拿加油枪,只能自助加油)

物资短缺倒是不至于商店里空空如也 ,一位美国记者提到很多新来苏联的外国人会为商店里面装满了货物而感到与美国宣传不符(包括他本人),不过在苏联实际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塞满了商店里的货物多半不是很畅销,或者说,由于质量太差,苏联人并不是很喜欢。而高质量的商品还是经常短缺。

苏联消费品市场的情况是,因为商品总是计划调拨,会经常性的同时出现某种商品的过剩和不足。例如,在手风琴过剩的同时,打火石却不足。由此可见,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消费品分配上,并不是是一种很有高效率的机制。

(有必要指出,这种现象是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变得严重的,因为斯大林时代的相当一部分民用消费品由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社生产,而它们在1960年代被赫鲁晓夫国有化后,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才重新允许新合作社的建设)

不过这个其实问题不大,真正严重的是这种计划调拨导致的物资流通不通畅,实际上已经严重的影响了苏联的工业生产,相当一部分苏联消费品的工厂,因为物资不能及时到达,一个月只能在中下旬开工,却要完成一个整月的计划,工厂只能在一个月中下旬通过“突击”的方式进行不顾质量的高速生产

这种行为进一步恶化了民用消费品的质量,其情况已经严重到了,苏联的家庭主妇们会根据生产日期尽量避开月份中下旬生产的商品的地步,可见,这种苏式计划经济运行体制对于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当然也应该指出,在军工和宇航等少数尖端领域,这种情况较少,因为它们可以得到国家的资源配置倾斜,并且军方通过驻厂军代表机制有权拒绝接收劣质产品。因此我们能发现,苏联的军工宇航产品尽管在很多子系统方面不如美国或者西欧,但是这些系统的产品还是在世界上非常具有竞争力。

苏联民用业生产质量问题还导致了一个副产品:对进口商品的盲目崇拜

这是因为苏联商品质量已经烂到了令人发指,以至于苏联人推崇任何进口货物,这个“进口”的指代不仅包含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欧、美国、日本,也包括:

东欧的东德、捷克、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匈牙利(各种日用品例如玻璃杯、壁灯、家具,部分高端农产品,例如处理过的冻鸡,还有比较出名的“伊卡洛斯”客车)

北欧的芬兰、瑞典(家电和木制家具,芬兰在冷战时从苏联进口木材,并向苏联出口高级家具挣得大量外汇)

南欧的意大利(比较出名的是汽车,即拉达/日古丽牌,苏联向意大利出口汽车用钢材,而意大利则输出了菲亚特汽车的技术)

远东的中国、印度(中国的家用轻工业,例如钢笔、暖水瓶、中式木柜,印度的速溶咖啡、红茶茶包,速溶咖啡和立顿茶包在苏联属于一种“西方先进快捷生活方式”的象征,因而比传统茶叶和咖啡豆更受欢迎)

美洲的古巴好兄弟(糖和水果,尤其是香蕉,美国人为了吃香蕉在南美干的烂事已经罄竹难书,不过古巴革命对于很多苏联人来说,代表着第一次能吃到香蕉,在这之前,苏联连拍电影的香蕉都得用道具,甚至道具组因为没见过成熟的香蕉,做了个绿色的香蕉道具!)

从苏联人对以上这些东西的追捧可以看出来,这苏联的轻工业确实烂的有点令人发指了,而且是如今坐拥世界工厂的国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一件普通的水洗牛仔裤要花去苏联人半月甚至一个月工资,一双二手阿迪达斯顶得上苏联市民1/3的月薪,这就是苏联轻工业。

当对进口商品的拜物教已经到达了连装着西方商品印有英文字母的纸袋都能卖10~20卢布(相当于苏联市民5~10%月薪)的月薪的时候,苏联从特权阶级到普通人都很难不受到西方商品以及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点个人私货,可以略过:所以说美国人希望通过中国中产阶级壮大和美国商品美国文化来和平演变中国的想法就很愚蠢,哪怕2000年,中国的民用消费品竞争力也没烂到苏联这种程度。

和平演变政策的失败在于:政策的执行者没有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试图通过消费品和输出生活方式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演变,反而会导致西方商品和西方生活方式的“中国化”。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商品来到中国这个庞大市场后,就不再是西方商品和西方生活方式,而是“中国化的西方商品和西方生活方式”

对于西方而言,甚至有“中国化”的生活方式反向输出西方的危险,正如同西方人不曾发明火药,而古代中国的火药枪炮到西方后发生了西方化的演变,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一样。中国人不曾发明汽车,而来自西方的现代汽车工业在经历了中国化的演变以后开始在全球攻城掠地)

对于普通苏联人来说,苏联几乎人人都有单位,但是从国营商店到集体农庄,人人都热衷于拿自己手里的权利刁难别人,捞外快,所有人人想办法找关系搞到货物或者其他社会资源,也都在用手里,这一点小小的权利去给自己牟利,这样的生活,不管怎么说都是有点抽象的。

当然从好的方面说,这也造就了苏联人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并且让苏联人十分热情,因为几乎人人都需要某种法律以外的帮助,而人人也能从某种形式上帮助到别人

顺便一提,大部分东欧阵营来到苏联工作学习的东欧人都觉得苏联人并没有他们富裕,包括但不限于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

怎么说呢,当大哥的经济混到这个份上,确实有点不太成功

所以回归本题,如何评价苏联生活?

客观的说:不能说穷,就是抽象,不舒适


至于苏联的所谓特权阶级吧,怎么说呢

得到特供商店才容易买得到平底锅和搪瓷锅,克格勃主席的儿子平时穿的是通过关系从西方搞来的牛仔布衣裤,你说这特权了吧,特了,但是这生活水平,只能说如特。

无怪乎苏联特权阶级都心向西方,丢失信仰。

抛开意识形态不谈,以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特权并不是个问题。美国也不是人人都上萝莉岛,不还是活的好好的。问题在于精英阶层和普罗大众当中,至少要让一方满意,国家才能存续。

而苏联末年的情况是叶利钦作为莫斯科市委书记,想在普通国营商店买个香肠而不得,但是去了美国发现超市应有尽有,美国折扣超市的冰激凌款式多到连苏共的政治局委员特供商店都比不上,因此即使苏联的人民还不至于认为要解散联盟,但苏联的精英阶层已经蠢蠢欲动了。

也不能太过苛责他们信仰缺失,混到一辈子混成苏联顶端,发现政治局委员生活过的不如美国中产,普通百姓更是差异巨大,那会感到信念崩塌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在这以后,苏联精英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为了让自己过上西方精英的生活,即使拆解和贱卖自己的国家也在所不惜,至于百姓嘛…

解体后俄罗斯地区的人均寿命直接掉了五岁…部分地区甚至掉了10岁,只不过岁月史书看不见罢了


最后补充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就是苏联的妇女权利问题

众所周知,苏联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妇女也大量的参与社会劳动。

但是实际上苏联妇女对此并不总是赞赏的,

一方面是老生常谈的俄罗斯社会传统上的大男子主义仍然有大量残余。

另外嘛…

相当一部分苏联妇女认为自己要劳动是因为一个人工资应付不了家庭开销,如果可以,她们其实也希望男人一个人工作就能养家糊口。


苏联基建,并不是很平衡的,莫斯科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但是不妨碍雅罗斯拉夫尔(莫斯科东北200km左右)的集体农庄到1990年还是泥土路,农民和革命以前一样用马拉车。苏联农村相当一部分的基建非常破败,缺乏上下水系统是一个通病,不过电一般还是通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