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小鬼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11-19 13:05
阅读量:
4

弱者的伪装

自以为是的嚣张妹妹,为了摆脱弱者的身份和孤立无援的困境,她被迫和杂鱼同居一段时间。

作者要表达的不是“顽劣强势的妹妹”,而是借助“顽劣”掩盖她的弱小。

她可以平等对待任何人,但杂鱼比她预想的还要好欺负。不论是花钱还是犯错,一个看垃圾的眼神就几乎宣告了胜利。就像她专用的垫脚石一样,杂鱼生来就是要成就她的。

如此反反复复,这瘾头便是戒不掉了。

唯有针对杂鱼的傲慢与欺凌,才能让雌小鬼不受约束、远离父母、有地方住,还有钱花。

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雌小鬼仍是社会层面的弱者。没钱、朋友不多、不能独立,和父母关系不好。

这便是弱者的伪装,雌小鬼从来不是她真正的模样。

她只是长期不得父母尊重,本质上和我们被辜负的童年没什么不同。

她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地嘲弄杂鱼的人生?因为她亲历了双亲的变化,不再相信所谓的大人和良善之辈了。

只有杂鱼的程度,是万万不能的。结果只会和她一样,被辜负,直到死或者穷途末路。

某种意义上,雌小鬼也是杂鱼。她一直以来嘲弄的杂鱼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此,杂鱼是原罪,自己是原罪,弱是原罪。无法变通,便只能穷尽一生去隐瞒。

老人怕老而执着于万事亲为,父母怕错而不认,也是为了在子女面前维持某种秩序、象征,同时也是为了掩盖自身的一些变化。

爱是没有回报的,本质是效忠,一切都是自愿。被辜负的爱也是爱,被辜负的人生也是人生,英雄不拘小节。

也只有英雄,才能看清所有,把一切恶行作为她的呼救。

通用人设

省流:离家出走,没地方住,被迫和杂鱼同居。没有生活费,通过欺凌杂鱼实现自己需求,执着于玩弄大人的信任。

  • 和杂鱼同居:感觉不到爱,对父母失去期望,离家出走(没地方住)。即便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也无法帮助她改变现状,因此选择了和杂鱼同居。如果雌小鬼和父母关系还行,那就是普通的寄养或借宿。
  • 没有零用钱:不够或者没有,于是她便通过杂鱼得到想要的。
  • 玩弄大人的信任:凡是所缺,必定执着。她最能明白信任破裂所带来的伤害,为了过滤伪善,她养成了“不把大人当回事”的条件反射,完全地封闭了自己。雌小鬼为了揭开“伪善的大人”,必定进行一次比一次恶劣地试探,直到不幸的杂鱼愤起复仇。

如果她只是去杂鱼家住几天或者“拍照胁迫”,那以上假设自然不成立,把她当成一个“不把大人放眼里的傲慢小鬼”就好。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她为什么需要钱,她父母为什么不给钱,她又是从哪里学坏的,为什么执着于玩弄大人的信任?

好好反思,怎么又被雌小鬼骗了?

创作雌小鬼

嘲弄的表情是核心,一个大男人被小女孩欺负了,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嘲笑。

原理是强者有能力改变状况却因为可能引发的信任危机而行动不能。不论是身体还是社会影响力,都是杂鱼占优,结果却因为“和未成年少女在厕所独处”+脑子不好——导致自己的败北。体格差的对比和以弱胜强的展开也很重要,读者最爱看主角遭遇小概率事件+超出自己预期的麻烦。

这难不倒画师,却苦了写手。

写手的叙事媒介是读者的大脑,他的本职工作引导读者联想,传达复杂而抽象的情感。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每一次行动、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嘲弄都取决于那个人的经历和遭遇。

为什么嘲弄的表情(欺凌杂鱼)是雌小鬼的核心?

因为杂鱼只是单纯地想和强势的小女生说话而已,对弱势的他来说,这即是憧憬,也是遗憾。源自学生时代孤立无援、家庭不合所导致一系列灾难。

如果可以重来,那他也要做一个性格强势的角色,而不是苦苦等待双亲的转变。

思考到这一步,雌小鬼的存在已经让杂鱼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杂鱼不再单纯,他意识到了另一种可能。即便谈不上无忧无虑,自己这把伞多少能为雌小鬼遮风挡雨。

结论:二人拥有相似的成长经历,雌小鬼现在的困境,就是杂鱼曾经迈不过的坎。嘲弄的表情可以粗略作为弱势性格者的性癖。杂鱼那不明不白的萝莉控是没在学生时代谈恋爱,也没和女同学说过多少话。杂鱼和雌小鬼同居,说很多话,这能满足他对学生时代的憧憬,消解他对学生妹的好奇心。

同居的意义

世界让两个极度相似又互相嫌弃的人走到一起,同居一段时间。

在此番交流中,雌小鬼得到物质上的帮助,度过了眼前的难关;杂鱼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弥补了童年的遗憾。

(如果性别互换,这就是贴心大姐姐和小男孩的故事,也是“大姐姐性癖”的由来。)

雌小鬼的动机

对“成功”上瘾

雌小鬼并非缺乏自信(自我认知),而是是缺乏名为“自豪”的被崇拜感,对“成功”上了瘾。

她不是没有“自豪感”就活不下去,而是没有崇拜,“令人绝望的窘迫和尴尬”就会重来,本质上只是精神鸦片的戒断反应。

恶劣的雌小鬼没有忘记变强,只是为了这变强的瘾头——饥不择食。

这不难理解,市面上到处都是雌小鬼受难的作品。

情景内核:信任危机引发的社会性死亡;一位成年男性在女厕和未成年独处。

外部冲突:敲诈勒索的未成年vs好心助人的社会青年。

内部冲突:作恶的人vs复仇者。

第3号故事模型:报复性犯罪(Crime pursued by vengeance)

  • 必需角色及事物:作恶的人(Criminal);复仇者(Avenger)
  • 内容:作恶的人游离在法网之外,复仇者为正义献身。
  • 注:在雌小鬼题材中,受害者和复仇者是同一个人,他很快就会奋起复仇。

(冷知识,世界上的故事只有36种。三十六种剧情模式最早由意大利剧作家卡洛·戈齐提出,之后由乔治·普罗蒂总结出来。)

报复性犯罪

对“爱”上瘾

爱是一种拖累许可,又名《白嫖+奴役许可证》。

我爱你的潜台词:你可以拖累我。

“我打算尽我所能接受被拖累、被误解、被伤害的可能——让你获得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可能”。

“不接受拖累”的爱,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助兴用的迷幻药,自然也不能享有——爱人者所自然而然享有的——那份崇高的尊重、信赖、优待。

爱不是义务,也绝对不能成为义务。

爱的本质是效忠,必须出于自由选择,否则即为奴役和掠夺。

决定不爱没什么可羞愧的。

除非又要爱的名,又要保本求利,这才令人羞愧。

————

省流:杂鱼愿意帮助雌小鬼,那是因为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雌小鬼现在面临的困境,就是他曾经迈不过的坎。即便杂鱼因为这次援助被家人误解,被女朋友甩掉,被解雇,他也要帮助雌小鬼度过眼前的难关。

另一方面,被爱着的雌小鬼不愿成为弱者,不愿成为累赘——直到衣食住行,乃至学费的压力都要托付给杂鱼时,她避无可避地成为了累赘。

比起回家认错,她宁愿退学。

(杂鱼的援助是字面意义的援助;现实中、理论上,我国,不存在日式有偿服务。)

情景内核:失败的家庭vs失败的人生。

外部冲突:经济危机。想要分担压力的未成年vs面临经济危机的拯救者。

内部(根本)冲突:不幸者,胁迫者,拯救者。

第2号故事模型:救人离祸/援救(Deliverance)

  • 必需角色及事物:不幸者(Unfortunate);胁迫者(Threatener);拯救者(Rescuer)
  • 内容:不幸者引致冲突,胁迫者欲执行正义,而拯救者则欲拯救不幸者。
  • 注:如果你的故事卡文了,那可能是胁迫者很久都没有登场了。
  • 请规避以下情况:
  • 杂鱼的钱一直够用。学校不需要见家长。父母没有主动联络。杂鱼的家人没有催婚。杂鱼的女朋友或老婆没有吃醋。既没有外部冲突,也没有内部冲突,一直是二人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雌小鬼的隐喻

尊重的需求

详见马斯诺五大层次需求理论人们总是需要动力和理由去面对残酷的世界和几个无聊的问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生命、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地位和尊严),自我实现(梦想和问题解决能力)。】

阅读理解(共5分)

参考文献:略。

1、请问“雌小鬼被教训后”,读者实现了几个需求?

答:故事开篇铺垫杂鱼缺乏的5大需求,到结局就全部满足了。

不受欢迎的杂鱼和雌小鬼说上了话(被骂,缺乏尊重需求,不一定缺乏社交需求)。

懦弱的杂鱼被雌小鬼威胁了,还有把柄在她手中(缺乏安全需求,缺乏尊重)。

杂鱼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缺乏自我实现,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接着——忍无可忍的杂鱼经过努力(自我实现)赢得了尊重,获得了安全感,接受了雌小鬼的道歉,并享有雌小鬼一辈子的友谊——只有雌小鬼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言归正传,对于五行缺爱又长期不得尊重的人群来说,没有什么比教训傲慢小鬼更好玩的了,尊重需求更是精神健康的刚需。

即便生不如死,失去梦想和面对现实的勇气,精神的死亡也不属于死亡。对于这部分人群,抗拒死亡的不再是自由的灵魂和钢铁的意志,而是残留的理性和身体上的疲劳。我管这叫“劫后余生的喜悦”,也是我最爱的安眠药。

结局既隐喻,沦陷于虚假成功,或者死亡。即便侥幸挣脱泥沼,也犹如行尸走肉。

我的梦想和勇气健在,但也许就像《愤怒的公牛》。一个富有天赋的拳击手最后变成了大腹便便的脱口秀演员,他登台演出前的自嘲是:“我本可以出名,而不是变成现在这样的废物.......”

我目前解决的方案是,停止享受“劫后余生的喜悦”。当一个人承认他所遭受就是他所享受,那他的理性和行动力就会速速回归,迫使自己赚钱和锻炼身体。

了解“卡普曼戏剧三角”。

这里一共有三个立场,分别是保护者、迫害者、受害者。当你扮演其中一角,旁人会自动扮演对应的角色。

不过,没有谁可以固定下来,这个三角关系是轮换的。就像我们和父母的关系:父母保护我们,也会伤害我们,我们会伤害父母,但我们也会保护父母。

没有人能提供永恒的保护,没有人一辈子都是受害者。即便是假想敌,也有洗白的时候。

单亲家庭也一样,不论是缺了哪一角,总会有人填补空缺。可能是亲属伙伴,也可能是我们的幻想朋友,奥特曼或彩虹小马。

子女离开与父母眼中的错误

父母在长达数十年的奉献生涯中,不知不觉间固化了立场,化身“无私而伟大”的保护者

有什么错是一顿饭无法解决的?不接受,就没饭吃。

当一个孩子需要庇护,又得同时让父母满意+通过考核——“无私”就先丢了,“伟大”也谈不上了。更别说飘忽不定的及格线也是考核的一部分,即便通过考核,定标准的人随时都能决定是否满意。

有朋友可能会问:如果父母一直在伤害我们,那我们是怎么长大的?

答:大概是学会了自我保护,能独自生活,离得远远的,仅保持最低限度的沟通。

那这些父母又在想什么?

答:他们普遍认为子女辜负了自己的爱,让他们的期待落空。子女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不论有意无意。

从子女辜负父母的爱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就不再是自己了。没有多少人能承受爱被辜负,更别说陪着一个不知感恩辜负者长大。嫌弃是正常现象,这是父母们一退再退,不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的表现,这已经是他们的极限。

(按我的规则,最开始辜负爱的人,是我。毕竟我不是龙凤,不能当兵,不能考一百分,情商欠费,还瞎掺和。)

附录:雌小鬼与杂鱼的常见关系

亲兄妹

如果父母也在身边,那雌小鬼和杂鱼的关系还会变得更糟。逆转这个关系,或是引导兄妹之间的冲突,就是整个故事的看点。

堂兄妹/表兄妹

二人没有完全熟悉对方,初始关系比亲兄妹要好一点,随着隔阂减少,二人的关系会慢慢改变。

叔侄关系

二人有一定的年龄差距,杂鱼曾经遭受的磨难,就是雌小鬼现在面临的困境。

需要注意的只有一点。同居过后,世界不会再有机会让雌小鬼展露真实的自我,等杂鱼发现真相,雌小鬼已经疯了或者死了,又或者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

没有血缘关系

1、失足少女落难。

2、傲慢小鬼得到教训。

3、雌小鬼抱憾终身。

血缘关系只是让杂鱼多了一层保护色,方便杂鱼获取雌小鬼的信任和情报。没有血缘关系,会让杂鱼离真相更远,让这出悲剧或制裁——显得合情合理。

注:让雌小鬼抱憾终身的故事与常见的故事有很大不同。雌小鬼在故事中的定位更像“父母”,而不是受害者;杂鱼的定位更像“子女”而不是人渣。主题是爱情,但杂鱼没有发现爱,雌小鬼的伪装也很棒。雌小鬼从定位上来说,她应该阻止悲剧发生,但她认为自己是保护者,即便在不经意间伤害了杂鱼,也依然是个保护者。杂鱼经过努力和尝试,渐渐放弃了思考。

扩展阅读

“成功瘾”的出处

zhihu.com/question/2699

“爱是拖累许可”的出处

zhihu.com/question/4197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