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在元、清两朝亡天下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11-20 17:57
阅读量:
1

你真的想知道原因吗?可能会震碎你的三观!

先给你一个思路做一个考虑:

为什么元,清出现在宋之后?而宋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比如魏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包括秦汉时期的匈奴等,包括南北朝的北朝,少数民族政权都无法统一天下?

而只有汉人才能够统一,比如隋朝是来自北周-西魏-北魏(三个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他们拥有那么多“猛人”依然做不到统一。难道真的是生产力?那清朝和元朝的生产力超过了明,宋?

取得天下从来不仅仅靠军事!更是靠利益分配!

不要去看“史书”,而是要看史书背后的“人性和利益”。

史书讲的是“忠臣良将”,是“君君臣臣”,是“君臣庆会”,是“一派祥和”。好像各个都是“道德楷模”,是“阴沟里蹦出个棉花球”,是“大仁大义”。

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如果用现在的说法,这叫“英雄史观”。难道历史就是这些“伟光正们”左右的吗?封建王朝的文臣写史书难道会把农民造反称为“革命”,而不是逆贼?

道德这个东西,是表演给老百姓看的,是用来“愚民”的;若用来做事,那是百无一用!

什么是永恒的,是“人性”和“利益”?

那么,是人性中的光辉还是阴暗?又是谁的利益?皇帝的,百姓的,武将的,还是文臣的?

皇帝的目的是“中央集权制”,只有集权他才能够“均衡各方利益”,才能够实现“权力均衡”和“利益的再分配”。

集权制度下的权力均衡能够把实现完全掌控和绝对统一,利益再分配才能够保障底层的利益,才能保障社会基本的稳定。

正如《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对未来的万历讲: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数。

不要觉得封建王朝中,皇帝是一言九鼎,完全一人堂!做过领导的都知道,如果你下面的人都不听你的,你这个领导就是个摆设,就是个吉祥物。

这就是系统的执行能力,否则都是阳奉阴违,皇帝的诏书连紫禁城都出不了!!!

而且历史上的皇帝都是短命鬼,即使和平年代,也是各种莫名其妙的暴毙,什么原因呢?

可以说至少一半以上的封建帝王是说话不算数的,这个时候是外戚,后宫,权臣,文官集团说了算,皇帝属于被架空的状态。

而中国封建王朝的矛盾,从始至终其实就是两个矛盾:

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外戚后宫宦官的权力来自皇权,所以只能是百分百依附。而文官的权力来自科举,来自对生产资料的掌控,所以个人是依附皇权获得权力,但是文官利益集团却并非依附皇权。

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虽然皇权从未改变,但相权一直在变。汉朝是丞相,代表的是勋贵尤其是军事贵族的利益;魏晋至唐朝是丞相-宰相,代表的是士族门阀的利益;到了宋朝变成了士大夫(科举贵族);明朝则进一步成为了东林党,一直到清朝(江南士绅)。

到了宋明清,其实本质就是皇权和江南士绅的矛盾;因为这两者的利益是不同的。皇权要的是天下,士绅要的是特权。

既然不是利益的共同体,那就不会是力量的集合体,甚至还是皇权力量的对抗体。

2-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这很好理解,就是利益分配问题。因为在封建王朝,最大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谁掌握了土地,谁就拥有了财富。

而文官集团通过科举制度的特权,以商养官,以官促商,实现了经济和商业的垄断。通过经济特权实现经济垄断和优势,通过经济优势实现教育优势,通过教育优势实现科举优势,进而实现政治优势,最终反哺经济和仕途(荐官制度和承袭制度),这是一个闭环。但士绅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仅仅只是为了维系其自身利益,而非国家利益。

具体表现为:土地兼并和盐铁茶酒官营。本质就是地方官僚集团在经济上与中央的斗争。当然还表现在税收制度上。(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

也就是说,文官集团逐渐实现了对基层的经济和政治掌控(土地兼并,皇权不下县)。

如此,中央财政势必枯竭,要知道干什么都是需要用钱的。打仗,赈灾,保障最底层生存防止其造反。底层如果没有保障,结果就是造反!

明白了这些,你就知道为什么宋明两朝亡天下的原因!

以文官集团为首的士绅阶层,通过掌握相权和地方与皇权一直进行着“斗争”,进而在政治和经济上逐渐架空皇权和中央。而当皇权想进行变法改革改变局面时,遭到文官集团的疯狂反击和报复,最终失去天下!

比如宋朝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就是被江南士大夫出卖给了赵宋;而赵宋王朝也被文官集团出卖给了金朝。王安石和范仲淹的变法和新政也都是失败收场。南宋岳飞的北伐失败也是以秦桧为首的文官集团的疯狂打击,最终被害。

所以宋高宗赵构讲: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这就是皇帝无法实现集权的无奈)

明朝的东南倭患本质就是江南士大夫支持的军事走私集团;明朝也是被江南士绅和山西土财主出卖给了满清。而张居正的改革和雍正皇帝的新政,本质还是向江南士绅下手。结果张居正给抄家,雍正的历史名声一直很差。

所以崇祯皇帝最后的绝望是:文臣皆可杀!(最终发现文臣才是最大的卖国贼,无君无父,有家无国)

当然崇祯皇帝看到的是“文臣”,其本质是:江南士绅文官利益集团。

这群人有家而无国,见利而忘义!

当时间来到今天,就是“个人资本利益集团和文官集团”(想想曾经某位刘姓证-监-会-主-席上台期间,多少江浙沪企业上市,你就明白了)。

但靠道德和自我约束(自我革命)能约束他们吗?

是制度可靠,还是道德可靠?是自我革命可靠,还是人民监督可靠?

而且最近二三十年这群人又抬头了,想想为什么以房产税和遗产税,资本利得税,离境税这些就是做不到?

从人民视角和中央视角,不得不防!


2024-11-20

没想到评论有这么大的反应!其实,如果你常读史书你会发现如下规律:

1-对皇帝而言,所谓“私德”不是那么重要的,不是说你是“道德完人”就能做好皇帝。

对于道德的“宣扬”,无论是忠臣传,贰臣传,孝子贤臣等,这是“统治需要”,是维系稳定之需要,是凝聚人心之需要。(这就是人道之社会)

2-伦理道德,尤其是以军臣-父子的伦理道德-即食君禄,君即尔父,相比较西方的“神的子民”,更为天然。

那么作为最高统治者只要把“皇帝”等同于“父亲”,把“皇帝”等同于“天(天子)”,就可以实现“逻辑”的闭环。

即:服从皇帝就是顺应天命,对皇帝忠心就是对父母孝顺。

这就是后世儒家不断构筑的“思想和道德”体系。从董仲舒到宋明理学,做的就是这件事。

3-国家内的斗争,从来不是个人的私人恩怨,而是一个集团和另一个集团的恩怨,是一个阶层和另一个阶层的恩怨,是一种制度和另一种制度的恩怨。

而在一个集团,一个阶层,一种制度背后的是“一群人的利益”。

举个例子:

唐朝的宣武门之变和安史之乱。李世民的背后是陇右勋贵,而李建成的背后是山东-河北士族(非行政单位山东河北)。

魏征本来是太子李建成的太子洗马,是太子党;但是后来投靠的李世民。魏征是“巨鹿人”(现在的河北邢台)。再比如太子的心腹王珪是山西祁县人。

而陇右勋贵和山东河北士族最大的矛盾就是“用人”之权,或者说做官的权力。可以这么说山东士族是看不上陇右勋贵的,包括李唐本人,这就是老钱对新钱的态度。

所以唐初虽然是科举制度,但是还是“世袭和荐官”制度,也就是陇右勋贵掌管了官僚体系,要知道在古代做官也就意味着掌握了一切,无论你是从商还是土地,没有权力的庇佑,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山东河北士族的“底蕴”太厚了,科举制度下,陇右完全没有赢的可能。

那么以陇右勋贵必然打击山东士族,就是在科举制度上。你可以考试厉害,但是我可以世袭。(具体就是荐官和荫封制度)

最具代表的就是“高适”(边塞诗人),他就是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为什么他会去“边疆”立功,去幽州节度使作幕僚,因为正规渠道没有他的机会。

而安史之乱的背后就是山东河北士族的支持。打仗打的是钱粮,尤其是正规军最先需要解决的是粮草问题。

当然,最终是山东河北的士族赢了。标志事件就是“杨炎的两税法改革”,最终结果是杨炎被贬,然后赐死。(杨炎727-781,属于唐(618-907)的中后期)

杨炎是陇右集团的,而唐朝的税收制度“租用调制”是对山东-河北士族比较友好的,因为其基础是均田制,而均田制一定对人口密集区域有利,恰好山东-河北地区是人口最密集地区,人多也就意味着可以获得的田多,经济自然发达;而“两税法”是以户税地税为基础,即以人的资产为对象征收(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那么对山东河北士族而言,这就是冲着我来的。

那么,怎么可能让你活着?利益的斗争或者说政治斗争只有“你死我活”。

从此山东河北士族占据绝对优势,唐朝的国运也就开始一落千丈,再无翻身之可能。

当然士族和勋贵的斗争中,士族赢了。那么其对百姓的盘剥也就更加“刮地三尺”,而在科举和政治上更是形成了垄断,于是底层也就完全失去了机会。

最终天降猛人“黄巢”,“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