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练越不敢打架?

发布时间:
2024-11-28 18:04
阅读量:
10

我十九岁高三,巅峰时期遇到同班哥们被小混混堵了,情急之下忘了收力,对面人多也是为了下马威镇住对面。

一个大摆拳把对面带头的门牙几乎全打没了。倒不是我这拳多猛,是那孙子天天抽烟喝酒牙龈都萎缩了。

有一颗牙还从他上嘴唇扎出来了。

幸亏我哥们家不差钱。不然我爹能直接把我扫地出户。

不过那一拳是我人生打的最爽的几拳之一,练过的不可能让我打那么瓷实。

大概赔了六万多。

零九年的六万多。

在我家这穷地方半套房子没了。

我是我们散打队数一数二的菜,力量技术都不突出,只有抗击打突出。

我这种人和别人打架可能是最吃亏的,力气比一般人大,一个没打好就得赔钱。

别人打我,玩儿命打我几下我都可能验不出伤来。

所以后来我成年后跟人动手都是用一根棒球棍,大头敲膝盖下面的麻筋,不用多大劲对面就得躺地下学驴叫,而且清脆的一声当,威慑效果拉满。

小头捅胳肢窝或者肋骨下面的隔膜肌,也是不用多大力,一捅就岔气。

棒球棍是我的挚爱,世界上竟然有这么适合打架的东西。

其实传武还是有用的

粘一下网上找到的擒拿麻筋位置简述

学了的兄弟们不要滥用滥试啊,要走正道。

麻筋部位

  人体各筋络所司之运动,既如上述,每一筋点被拿,皆足影响关节之活动,自不待言,此外有数筋点,尤适擒拿,且影响人体极巨,中有九点,即三十六要穴之九麻穴也,详述如后:

  手部麻筋

  手部麻筋,共有三支,第一支位于食指与中指之间。属伸筋,邻附神经,拿之伸而不曲,极为麻痛,影响全臂活动。每支有二筋点,拿之尤易制敌,一在手背中间,一在指之围端,骨节陷入处。

  此外另有“虎口”一穴,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手背处,属曲筋,邻附神经,拿之曲而不伸,麻痛难当,影响全臂活动,穴点位于拇指与食指*口处至腕的中间,轻拿敌即失抗,重拿可致昏晕倒。

  臂部麻筋

  臂部麻筋,以肘节麻筋为主,肘节乃联络大小臂,使之连接,而司其转动,实为大小臂间的重要关键,此节被拿,直接影响全臂活动能力,其部位在上臂骨下面末端,与尺桡二骨上面一端结合之中间,肘曲时,骨即外突,臂直时,则其处有小线窝,名曰曲尺穴,属要穴,拿之足制止肘部活动;此外曲尺外侧有一筋点,属伸筋,拿之敌臂不但麻痛,且影响其全臂伸而不屈;曲尺内侧又有一筋点,属曲筋,拿之则影响其全臂曲而不伸,麻痛自不待言。此三穴点,轻拿足使敌麻痛被制,重拿可使敌痛极而晕倒。

  肩部麻筋

  肩部麻筋,可分三部述之:第一部为前肩部,位于扁肩胛骨与锁骨相接处的中间,有一凹陷处如臼状,名曰“肩井穴”,即俗称肩窝,此筋点位两臂联络躯干之重要关键,在人体各要穴中亦为大穴,如气血流行,正达此穴,而被点拿,虽不足以致人死命,但亦足以戕害其肢体而成残疾。即使拿之轻,亦可使被拿者臂部,受其影响,发生巨痛,而失去原有活动能力。

  第二部为后肩部,位于扁肩胛骨,附于背部上部的两侧,实为肩部最要之主骨,而司全肩活动,其形如蝶翅,较宽之部分,接近脊骨,而较狭之部分,则与锁骨相衔接而构成肩膀,即俗称反匙骨,其筋点属前锯肌,斜方肌之腹及尾部,与肩胛骨狭端下面之骨缝。此部名为“凤尾穴”,一说属肾经,实肺部之末稍,故此部位被拿,不但酸麻,而使其臂肩完全失去活动能力,不能反抗,如用力过甚,伤及正穴点,足以影响内脏,而成内伤。

  第三部为外肩部(即肩尖突出之处)为肩胛骨、锁骨及上臂骨等三骨相衔接之各筋点。骨缝参差,筋络包附,即俗称大臂。此部为肩臂两部之重要关键,司臂部屈伸转动之总枢。此部如受伤,则全臂完全失去活动能力,惟此关键,密接吻合,构造巧妙,无以复加,但机关愈巧妙,损坏愈容易,故肩臂关节,一受外界震动,易脱臼而出,擒拿法对此特别注意,可利用此弱点。至此部位之筋点,则以腋下中央之筋点为目的,此筋点被拿,酸麻巨痛影响肩臂活动尚在其次,用劲稍重足使敌晕倒。

  颈部麻筋

  颈部可分为左右即后三部,唯此部下手多在前后两部,以前颈项言,完全为软骨,并无骨骼支撑,多系皮肉与筋络所组成,其内部则气管与食管相附,皆为重要部分,人之所以生存,全在呼吸、饮食,呼吸必经气管,饮食则全靠食管,两者若受伤,足以使人丧失性命,故前颈一部,非常重要,在擒拿法中,是致命要部。然拿法可分数种,如拿喉结、闭气管、拿筋等等,颈筋最易拿,而影响大者,为耳部垂斜接胸前锁乳突肌,经左右皆有,此处被拿,虽不至死,但极易昏晕,因此筋附有神经直达大脑。虽未扼其气食二管,势必受到压迫,气运不舒,神经受压迫而昏倒。

  腰部麻筋

  腰肋各部,要害分部极广,在擒拿法中,对于胸、肋、腰等部,可拿之处极少,以胸背所占之部位,因不易三指掂取。惟腰部、肋部,尚可施拿,但并不能制敌使其失去反抗,而出手即致人死命,故此部筋点,以不拿为佳,即万不得已而用时,落手亦亦从轻;以敌人受伤为度,切勿过份,擒拿部位,在左右肋骨之最尾端之软腰处,俗名腰眼穴,又名笑腰穴。筋头为外斜肌,附有神经,拿之腰肌疼软,半身受影响,活动不灵,如重手伤及内部,可致刺激神经大笑不止,面唇青白,额出冷汗。因腰后两旁,乃肾脏所在,腰前上部,为右肝脏,左为胃脏,皆要害。

  腿部麻筋

  腿部麻筋,分胯节筋点,大腿筋点,腿弯筋点,小腿筋点,足腕筋点及足部筋数部。

  胯节,即大腿骨与骨盆接合之处,此节在全身数骨介中,为最巨之部分,因而拿此部位,实较拿别的关节为准,非指功精深者,不足以奏效。但拿此处筋点,则较为容易,因此骨节之衔接,有无数巨大之筋附有神经,缠络其外,尤其内侧一面,神经丛极密,探手可得。功效极大,非但一腿失力,且足使全身受其影响。

  大腿,为一极大管骨所支柱,上起于腿介胯节,而下迄于膝盖的上部,其中间为一整骨,即无小骨歧出,又无骨缝可寻,惟腿骨之外,包被筋肉极厚,筋之要者,为转股筋,此筋骨有内中外三部,除中转股筋,无关于擒拿外。其内转股筋(在大腿之内侧,斜缠于全腿)及外转股筋(包于大腿上下的外部)皆可单拿,其效虽不如胯节之巨,然亦可制敌于一时。其筋骨点在膝盖上部五寸上下之内外侧。

  膝弯,为膝部紧要之处。正居于大小腿骨接合处的背面,有宽大的骨缝,可兹错节。有伸筋屈附于膝的内外两侧,便于分筋,单拿及擒拿皆极便利。筋点在膝弯的两侧中部,以指捏之有痛感处便是,致弯之正中,为骨缝。错拿亦足制敌。

  小腿部筋,不及大腿厚实,然较诸别部,则已超过数倍,故其筋络,亦深隐于内,表面不易看见,主筋居于后部中央,与腓骨相并行,此部自膝部下起而迄于踝骨的上端,为胫骨与腓骨组合的支柱,胫腓上下两端皆并头衔接,中部则离开而成狭长空隙,与小臂部分略似。此部可分筋,亦可错骨;分筋之筋点,在膝弯下约四寸处中部。锁骨则以在上下五寸之迎骨面两侧骨缝为宜。不论分筋或错骨,都能使该腿不能活动,失却反抗能力,而受制于我。

  足腕,即踝骨关节,其位置在胫骨与跖骨之间,上接于胫而下连跖。其骨为数小骨组成,左右两侧,各突出圆骨,其居于内侧者,稍稍内骨踝,居于外侧者,则为外踝骨,在两踝骨之后部的下方,各有小凹陷,其中即骨缝之结合处,为踝部紧要之处,而前部下方,即胫骨跖骨相接之处,有一极粗之筋联络其间,邻附于两骨结合空隙之中,此部被擒拿,足使全腿受影响而失却抵抗能力。

  足部,底背各有一要点,在足底之中央,(足掌中心)有要点,名“涌泉穴”,此穴在人身各穴中,为死穴之一,是气血所系,百脉中枢,神经从直过脑际,惟以其在足底,终日帖地,且有鞋底保护,无从点拿,然不拿则以,若被拿住,力能透入者,被拿之人,必觉筋痛骨软,纵不受伤,亦必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但在亥正时候,切忌使用拿法拿点此穴,因此时气血注于该穴,被伤心死,无法救治,此说即使夸张,但其使人酸麻无力,甚至残及肢体,则属事实。

  至于足被之筋点,不止一二,其位置与手背略同,中以大指之后面,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中间之中点为主脑,易拿效著,此点名“太冲穴”,位在骨缝前端,此穴在足部虽占重要地位,然非死穴,但施之拿法,亦足使敌立刻昏厥,失去反抗能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