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渴望情绪价值是不是一种「精神陷阱」?
你要搞清楚一个道理,对于情绪价值的需求只不过是种欲望而已。
欲望本身并不是什么盖着草席的阴暗茅坑,没有那种冷不丁踩一脚下去就身心俱残的情况。
欲望不可怕,谁都可以涉足。
但欲望是一种不应该过度思考的东西。
诸位理应明了,这个世界上相当数量的一部分人群即便骨骼已经发育成型,但仍然蜷缩在虚幻的羊水中打着嗝,他们的自我概念是模糊的,灵魂是懵懂的,生命的存在感是抽离的。
换句话说,他们还在从子宫挤出脑袋的探索当中。
所以太惶恐,且恐惧着试错。
他们的一切形迹都需要遵循某种意义上的心理正确,例如用mbti的人格分类来计划自己的社交,用情绪价值的概念来判断关系的良劣,用互联网上各类心理学博主的言论来模拟自己。
某种意义上这照葫芦画瓢的方法也不错,可问题在于我们使用工具的前提是,应当提前知晓要拿工具去做什么。
但许多拿着情绪价值这个词汇当作信条供奉的人类,他们自个儿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情绪价值。
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有对于情绪价值的欲望,但对此一无所知且完全迷茫,凭借着逻辑的判断,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去努力思考这种需求。
通过大脑活动去把这种需求给具体化出来,然后一条一条写在备忘录上。
接着以此来考验人际关系当中的每一个人。
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是空洞的,是残缺的,但又说不上来到底怎么回事,于是只能够罗列出条条框框来从行为上死板地判断对方是否真挚。
他们的朋友,家人,恋人,必须要和备忘录上面的这些形迹吻合,必须要不违逆,要正确。
如此一来才让他们心底里松了口气,产生了我终于得到了情绪价值的幻觉。
可满足感真的如此贴合着空洞边缘,像躯体的隧道里涌现出原滋原味的血肉来生长吗。
其实不可能的。
因为你越是去思考欲望,便越远离真实的渴求。
你究竟是缺爱,还是缺乏理解,亦或者想在这个由哺乳动物所组成的社会体系里被驱散孤独感等等。
也许确实有很多人至今无从知晓。
毕竟终将在死亡后迈向虚无的生命,在活着的时候对于自我感受充斥着迷茫这很正常。
可我曾经对诸位揭示过,并非所有的疑惑都需要去思考,也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拥有答案。
在这个疲惫的生活模式里,把注意力蜷缩进感受中就够了。
你只需要感受。
感受着和谁相处时会焕发出愉悦与安宁,感受着某一刻从心底里迸发出的欢喜与聚集。
去思考谁应该通过什么样的行为来为你带来情绪价值这毫无意义,你只需要意识到谁是能为你带来情绪价值的人。
至于这激发情绪价值的渠道是什么,那行为是否有复制性,你又到底被触动了什么,涌现出了什么。
都不重要。
温顺的绵羊无需在咀嚼肉食时,从嘴角淌下去的鲜血里领悟施暴所指向的愉悦,沉默寡言的人也无需弄明白逗自己开心的三言两语,究竟蕴藏着什么魔力,那些细微的肢体动作,寻常的行为举止,乃至于微妙的脸部表情,其背后到底牵引了你的何种缺陷,并不需要去思考。
感受就好了。
在虚幻的游乐园里骑着气喘吁吁的木马,在无人注视下的阴天里大声高歌着这样的幸运,能够遇到给与我们情绪价值的事物就是一种幸运不是吗。
许多人只是弄错了顺序。
因为面对这样的事物只需要珍惜,而不是探寻。
过度地思考情绪价值就是过度地思考欲望,而过度地思考欲望就意味着要无限地探索自己。
那通常只会带来更深的迷茫以及虚无主义。
不要做装在套子里的人。
往往不穿衣服裤子裸奔的傻子,才更知道阳光的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