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对外交流项目被披露长期造假,伪造外国教授签名、邀请函等,涉案金额百万以上,如何应对?
一家独大、只手遮天的高校就是这样的。更离谱的是,知乎上热搜的相关问题已经没了,浙大的工作转板如果拿出删帖的劲头来调查,事情早就水落石出了。
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捂盖子。
不捂不行,因为它绝非某个经办老师偷懒或失误,而是打着大学招牌向学生圈钱的“假研学”活动。
可见,当错误的代价由别人承担时,不仅犯错误变得容易,而且坚持错误也很容易。
从学术交流到权力寻租:浙大老师伪造赴英邀请函,致学生被拒签十年
❶ 被拒签10年的博士生
2024年12月17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发布情况通报称:
12月6日,学院接到学生报告,该院赴英一项联合论坛活动申请签证被拒,学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立即组成工作专班,深入核查相关情况,全力维护学生权益。
据此前爆料信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外交流项目中,浙江大学负责该项目的教师并未直接与剑桥大学联系,而是通过中介机构处理签证事宜,并涉嫌使用伪造的剑桥大学邀请函。
事件曝光后,参与此项目的同学们遭到了英国签证中心的严肃处理:
在今后十年内拒签。
由于这批交流学生以浙大博士研究生为主,辅以少量硕士及高年级本科生。因此英国签证中心的处理意见,实际上截断了他们今后赴英留学的道路——和区区几千块钱的费用相比,这才是对学生最不利的影响。
据悉,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向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交了深造申请的同学。
问题来了,负责这项国际交流事项的浙大老师,为啥失心疯地不找对方大学要邀请函,而是找到中介运作、伪造函证,最终闹到不可收拾呢?
答案很简单。
这并非浙大老师图省事找了个不靠谱的中介酿下苦果,而是浙大经院根本没有通过正常的外事渠道联系剑桥大学——自始至终,这就是一个打着大学招牌圈钱的“假研学”活动。
❷ 蹊跷的名校交流
(一)看上去很美
2024年10月,浙大经院官网上发布了一则通知,将选拔学院学生,参加名为“数字经济与全球创新”的“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有意者请联系学院王老师。
作为竞争中国高校“Top3”的存在,浙大通常以“东方剑桥”自诩,这次东西剑桥合璧,也成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
公允地说,这个项目对于囊中羞涩的学生相当友好:
项目费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支付,确定名单后支付对方学校,包括:交流讨论会与讲座费、剑桥学术访问费、认证费、茶歇费(不包括:国际机票、食宿费、交通费、签证申请费和其他个人费用)。
而且,关爱学生的浙大经院还体贴地指出:
入选的同学除了项目费由学院支付,还可以申请机票报销,每人6000元左右(人民币)。
这意味着,为期一周的剑桥访学交流项目,与会的学生仅需要承担食宿等费用,折算下来只需要:
6000-8000元。
学生们看了激动不已:学校不远万里与世界名校一起,举办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论坛,参会学生有“水”一篇英文论文的机会,还可以把这段履历写入学生简历当中,成为今后学术与就业中的一枚砝码。
好滴狠呀,好滴狠!
因此,这个学术活动不是“报名即得”,反而是需要符合特定条件(学院博士研究生,以及优秀的硕士及本科生),且“有英文论文者优先”。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参加此项目的学长学姐们说:
可以加浙大的实践学分。
项目都这么严肃正规了,大抵不会是骗局吧?
(二)什么学术论坛?
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意外还是发生了。
首先是浙大经院的通知中,有一个突兀的项目安排:
3、伦敦、剑桥和牛津城市游览及学生访问。
我们要明白,剑桥大学位于英国剑桥郡,牛津大学位于英格兰牛津市,两者隔着104公里。所以…
为什么“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的联合学术论坛,还涉及牛津大学的学术访问?
而且,作为正式的学术交流项目,是一定会在大学官网贴出相关通知的。但我们并未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的官网上看到任何相关信息。
反倒是在一个名为Cambridge Uni的网站上,有着详细的项目介绍。
例如它不但郑重地介绍了牛津市的city tours(城市观光)与academic visits(学术访问)。
还在日程安排上明确列出,将用整整一天时间参观:
牛津大学。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克莱登大学联合清华大学举办学术论坛活动,然后抽出一天参观北京大学…
这个清华大学的逼格得多low,才会答应这个条件?说好的“TOP2”并列,以后就单列为TOP1和TOP2了吗?
事实上,剑桥大学官方名称是University of Cambridge,官网名称是http://Cam.ac.UK。这个奇葩的Cambridge Uni,显然是个西贝货——它是一位名为Ying Sims的浙江华侨在当地设立的商业中介机构,名字就叫做:
Cambridge Uni.
该公司的业务之一,就是拉拢个别剑桥的教职员工,以该员工的名义向其他学校教职工发放会议邀请函,再以校外企业的名义临时租用大学的场地,举办相关的商业活动。
而该公司的国内员工,则专门负责与各大学联系,宣称可以承接剑桥大学的研学、学术交流等外事项目,一揽子承接中介业务。
面对千奇百怪的学术交流项目,国内的大学之所以意动,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学的领导们有资源,也有意愿推动国际交流事项。
国内大学的考核体系中,有一个叫做“国际视野支柱领域”的评分项,不管你是评985/“双一流”,还是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学的排名榜,这都是分值很高的一项。
“国际视野”的参评点,包括国际合著指标(例如中外合作,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国际学生指标(例如,接纳留学生的数量及奖学金规模),还包括国际交流指标(学生交换,外事交流等)。
很显然,国际合著指标达成的难度最大,其他的内容,只要经费到位,相对好办。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大学在拼命建设留学生公寓,招录了一堆非洲酋长的子弟,为此甚至还出台了各种奇葩制度。
相对而言,国际学术交流中不但可以扩大学校知名度,还有机会收获外刊论文,是一条比较稳妥的路子。
因此,国内的知名大学有动机,也有能力去做这个事。对于学校外事部门的领导,以及各学院相关老师来说,这都是可以摆在年终总结上的:
亮点与成绩。
其次,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存在资源分配的环节,多方人士可以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你可以把学校视为一个非盈利机构,单位有一笔名为“外事交流”的经费,这个经费每年都要反映在年终终结上,花出去的要指明具体项目与效果;没花出去的要说明原因,然后在下一年度做预算时予以调整(通常是调低预算)。
因此,及时把经费花完,才是单位领导的理性选择。
但每个学校的外事禀赋并不相同(也许是学校的国际排名不太高,也许是学校没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杰出校友),通过正常渠道,得不到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意向,怎么办?
这时候,就需要掮客的存在。
在这里,掮客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例如我有个本科同学,早年留学美国某大学,然后留校做外事方面的行政工作,主要负责与中国高校的国际合作,以及留学相关事项,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但问题在于,这片小众的市场被做出来之后,要求在碗里捞食吃的人就变多了,而且还是八仙过海、泥沙俱下的:
软饭硬吃。
例如有的能人两头撺掇,在国外以研学的名义,向大学申请各种商业活动;在国内以学术交流名义,把商业活动包装为学术交流活动,利用信息不对称唬人、牟利。
而更奇妙的是,国内高校中也存在一帮能人。他们或是长期虎踞高校行政位置的中坚干部,甚至干脆就是血统纯正的“学二代”(例如父母是该校教职工,或者恩师是该校领导),他们接触并掌握了某些资源分配的能力——例如国际交流的项目,哪个行哪个不行?例如交流项目的落地方式,是走正式渠道还是外包渠道?
可以想象,在攻略与被攻略过程中,方方面面的打点与交易空间很大。
在经济学上,我们通常把这种没有从事生产活动,利用垄断社会资源而进行的寻利活动,称之为:
Rent seeking.
(寻租)
所以你明白了吧?表面上,它是一个联络人玩忽职守造成的悲剧,但其实,它是一门牵涉方方面面的寻租生意。
❷ 寻租与变现
如果说,近年来因为高校排名的指标体系原因,导致了高校外事部门的地位崛起,那么长期以来,中国高校最牛气的部门,必然包括传统三强:
后勤、基建、招生。
它们恰巧是权力最大、寻租最严重、变现途径最容易的地方。
例如最近20年来,中国民办高校的建设方兴未艾,成为一门“严重盈利”的大生意。这其中,高昂的学费只是cover成本而已,学校真正的赢利点是后勤——大量民办高校都位于郊区,对食堂、小卖部、商店的垄断性专营,才是利润的源泉。
2023年6月,江西某公务人员为何光着眼睛说瞎话,公然为“鼠头鸭脖”背书?因为相关涉事企业的母公司,经营者全国700多个高校食堂,从事着一门大生意。
关于高校的基建处…哪个学校不年年把路面挖了修、修了挖,铲了小树种大树?至于高校合并期间的大基建,那自然是最吼的。
而高校的招生部门,由于掌握着“一分定生死”的权柄,历来就是一言九鼎的存在,也成为落马的重灾区。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在2006-2013年期间,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招生贪腐金额:
或达数亿。
事实上,关于“降分录取”的造假鬼故事,已经突破了普罗大众的想象力。
例如2024年3月,在武汉大学里读书4年的一批学生,在毕业时没有领到学位证书,甚至没有学籍。
这则惊悚故事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与正常的在校生同院同班,一起上课,并分配有校内宿舍。
显然,这不是单独一个的招生办,可以办到的“瞒天过海”之计。
而广为流传的,还有东南某省某985大学的某校区,曾招了一批类似的学生,他们可以查到学籍等资料,但毕业时在学信网上查不到相关信息——因为该校区招录的几个班,是某领导“先招生再办学”,违规办学招录的。
只可惜,某领导盘算的“先上车后补票”计划,由于后续种种原因,最终阴差阳错地没有拿到教育部的学位设置。于是,这帮特殊的学生就成为了:
历史遗留问题。
总之,这些都市传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故事的脑洞之大,让网络小说作者来了都不敢想、不敢写。
因为这种权力的寻租与XX,已经自上而下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
(此处省略241字)
相比之下,浙大经院“邀请函造假”的故事,已经简单得多。显然,这绝不是负责此事的王老师见识不足地找外包,以至于受到外包中介的蒙蔽,从而导致的签证悲剧。
王老师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浙大经院的最新通报还说:
将在上级外事等部门指导下,多方位多渠道进行交涉,力争消除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坚决维护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
我觉得这一段说得特别好,充满了人文关怀,就是如何落实,值得深思。
众所周知,签证造假是严重的外交事件,驻外大使馆等外交代表机构又享有治外法权,因此浙大完全没有对等的谈判地位,哪怕“唬骗”+“交涉”技能10级都没用。
要真正“力争消除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唯一的做法是刀刃向内,向警方报案,积极配合警方让真相大白,然后汇集形成备忘录,向英国驻华签证中心报备,中心思想就是一个:
这是个人层面的、偶发的欺诈行为,不是系统性造假。
可惜,从逻辑与现状看,这一前景不太乐观。
例如,尽管剑桥大学发邮件说不存在这个项目,但浙大还是承认的;又例如工作组的调查重点,还是集中于王老师及中介机构层面。
工作组的同志们,任重而道远呐。
当然,我们的老朋友、在某事务所打工的、很久没有出境的狗蛋同学,对此有不同见解。这位颇具吟游诗人气质的同学认为:
当错误的代价由别人承担时,不仅犯错误变得容易,而且坚持错误也很容易。
欢迎阅读原文:
当学术交流成为一门生意:浙大老师伪造赴英邀请函,致学生被拒签十年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