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沉迷手机?
说一些个人观点,见仁见智。
题主提问说到“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笔者也在身边和媒体听过见过诸多此类的情况。
当前很多人将孩子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归咎于手机或者手机游戏,很多人建议取缔游戏。
这就像笔者就学时很多家长将孩子学习差归咎于电视,记得当时很多家长不买电视或者故意停电,唯恐影响孩子的学习。
为此,笔者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在手机和电视尚未发明、甚至连电都没有的时代,那个时候同样也有许多孩童的学习成绩很差,他们的家长又该向谁抱怨呢?
事实上,外界的诱惑一直存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只不过现在发展为电子产品而已。
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外面的诱惑作斗争的过程。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习是一种超级反人性的事项。人类的本性就是惰性,表现为“少付出、多回报甚至不付出、有回报”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恰恰学习是一件必须持续关注、持续投入的事情。
有时候很多学科付出了100天的努力,但成绩不会在第100天即时显现——回报曲线与付出曲线的轨迹不能时时保持一致。
甚至很多时候付出了100%的投入成本,回报却少的可怜,连50%都不到。
基于上述,很多孩子就被外面的诱惑一招呼就走了。
那些诱惑,比如游戏,那可是付出即见回报的。
笔者没有打过孩子们现在玩儿的游戏,但是听很多人说过。
那些迷人的游戏,都是将“吸引”二字做到了极致,整个游戏进程步步为营、伴随着每个环节,将孩子们逐步诱导深入,呈现着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设计和宏大的视听觉冲击。
每一个或每个系列的操作动作都会带来全身心的体验感,这就是回报,注意,这里说是每个。
—— 你只要付出动作,游戏随即赋予一个全新的体验感,可能是音乐,可能画面,可能是过关。
这就像我们吃瓜子,剥开一个瓜子皮,就有一个美味的瓜子仁儿供你品尝。
—— 同样,你只要做出剥的动作,瓜子绝不骗你,保证给你一个回报。
其付出与回报的时间间隔都是秒级,甚至毫秒级。
前文说了,学习不是这样的,付出和回报不是连续动作,中间有着断点,这个断点如果用时间衡量,那就有长有短了。
个性化差异使得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方法不同。
笔者向来反对天赋之说,不反对有天赋的存在,但天赋不表现在应试下的学科学习上。
笔者向来同意方法论,这要依据个性属性指定不同的学习方法。
制定学习方案一定将“付出-回报”模型考虑进去,尽量缩短断点的时间,越短越好,连续才好。
既要清楚的认知“付出-回报”两条曲线存在着事实上的错位,又要想方设法的将这个错位进行一番调整。
只要在学习上付出了,就能见到回报,或者可以预见到回报的周期,就成了。
以上,但愿对您能有帮助。
贴几张图,回顾一下笔者观点。